《新冠疫情过去两年已致近1500万人病亡》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2-05-10
  •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5月5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发布报告称,从2020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新冠疫情直接或间接导致约1490万人病亡。此前,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有624万人病亡于新冠肺炎,这一数字没有包括新冠疫情导致的间接病亡人数。

      WHO总干事谭德塞称这一数字“令人警醒”,不仅表明了新冠疫情带来的严重影响,也表明各国应加大投资,比如创建更有弹性的卫生系统(包括更强大的卫生信息系统等),提高应对未来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

      在疫情肆虐期间,计算新冠病毒究竟导致多少人病亡一直存在问题,因为这些数字只是新冠病毒造成破坏的一小部分。此外,有些国家检测有限,而且,各国计算与该病毒相关的病亡人数的方式存在差异。

      在最新研究报告中,WHO官员计算了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间,全球各地与新冠疫情相关的病亡人数。研究人员将每个国家的病亡数据与在同一国家进行的科学研究获得的统计数据结合起来。此外,他们还使用了一个统计模型来解释可能被忽视的病亡人数。然后,研究小组估计了如果新冠疫情没有暴发全球可能的病亡人数,将这两个数字进行比较,他们得出结论称,新冠疫情或许已经导致1490万人病亡,包括新冠病毒直接造成的病亡以及间接造成的病亡,比如因为医疗系统不堪重负而造成的病亡。

      数据显示,大多数病亡事件发生在东南亚、欧洲和美洲,如新冠病毒已导致约100万美国人病亡。而且,男性的病亡人数多于女性,分别为57%和43%。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5日报道,WHO给出的数据引发了一些争议,例如,印度认为该机构提供的数据远高于印度官方公布的数据。新报告称,印度新冠疫情暴发期间未统计的病亡人数介于350万到650万之间。

  • 原文来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2-05/09/content_534783.htm?div=-1
相关报告
  • 《全球新冠死亡病例近30万 德法疫情反复影响“解封”》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0-05-13
    •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5月13日8时32分,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超425万例,累计死亡近30万例。专家警告美国疫情未完全受控;德法疫情反复,为欧洲“解封”敲响警钟;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确诊;韩国多地对娱乐场所下达聚集禁令;非洲各国继续调整防疫举措。 美国会拟完成新纾困提案,福奇警告美国疫情未被完全控制住   目前,美国新冠确诊病例已超136万例,累计死亡逾8.2万例。美国国会众议院民主党议员计划于当地时间12日完成一项新的纾困提案,总额约3万亿美元,预计将于15日进行投票。当天,美国著名传染病学家福奇在参院听证会上表示,新冠病毒在美国造成的实际死亡病例数肯定高于官方统计。他表示,目前,新冠疫情还没有被完全控制住,如果仓促重启经济,将面临疫情再次大暴发的可能。此外,白宫发言人麦肯尼称,在副总统新闻秘书米勒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后,副总统彭斯决定接下来几天与特朗普保持距离,“是他(彭斯)个人做出的决定。至于要保持多少天,由副总统自己决定。” 德法疫情反复,敲响警钟,俄总统新闻秘书确诊   截至当地时间12日,意大利新冠确诊病例累计221216例,累计死亡30911例。新冠疫情应急委员会特别专员称,自5月4日部分解除封锁措施以来,意大利疫情没有出现反弹,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然而,德国和法国疫情出现反复,引发关注。自5月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及各联邦州宣布下一步“解封”措施后,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数据显示,新冠病毒人均感染指数连续回升并突破1,给欧洲正开始解封的国家敲响一记警钟。而在法国,近期聚集性感染病例频发,布列塔尼大区的一家医院已有46人感染。截至当地时间12日晚,法国累计确诊140227例,累计死亡病例逼近27000例,死亡病例数已经超过西班牙,仅次于美国、英国、意大利。此外,英国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当天承认,英国经济衰退“已经在发生”。苏纳克表示,政府正在尽力挽救更多的企业,目前已经决定,把向750万无法工作的民众提供疫情薪资补助的期限,继续延长到10月份。俄罗斯截至12日累计确诊232243例,累计死亡2116例。当天,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和其妻子纳夫卡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已入院接受治疗。此前,总理米舒斯京、建设和住房公用事业部部长亚库舍夫、该部副部长沃尔科夫等均被感染。 日本将部分解除紧急事态宣言,韩国多地对娱乐场所下达聚集禁令   目前,日本新冠确诊病例超1.6万例,累计死亡678例。14日,日本政府将决定,在部分县解除基于新冠病毒特措法向全国发布的紧急事态宣言。近来,马来西亚疫情保持在较平稳状态。马来西亚12日新增确诊病例16例,系近两个月来的最低值;累计确诊6742例,累计死亡109例。自5月4日马来西亚将行动限制令放宽,恢复大部分社会经济活动以来,单日新增确诊数均保持在两位数。与此同时,韩国确诊病例累计已有10936例。日前在韩国首尔梨泰院夜店发生的聚集性感染病例,引发关注。目前,该夜店相关确诊已有102例,韩国12个市和道政府已对当地娱乐设施下达“群体聚集禁令”,严防类似事件重演。印度新冠确诊病例累计73981例,死亡病例累计2408例。总理莫迪称,印度将推出总额为20万亿卢比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同时将再次延长全国封锁措施。南亚其它一些国家的疫情似乎也没有好转迹象:12日,尼泊尔新增57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系单次报告新增病例数最多的一次;孟加拉国新增969例,累计已达16660例。 埃及确诊病例超万例,非洲各国调整防疫举措   截至当地时间12日晚,土耳其新冠确诊病例累计141475例,累计死亡3894例。其中,在凡省奥尔坦贾居民区举办的集体吊唁活动,已导致101人感染。而伊朗累计确诊110767例,累计死亡6733例。伊朗采取多种措施阻止疫情传播,同时不断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非洲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12日下午,非洲地区累计确诊68102例,死亡2340例。多国政府继续调整防疫举措:乌干达在边境点开始使用快速检测病毒机器;安哥拉正在制定一套评估方案,将逐步恢复某些生活商业活动;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市11日宣布,再次封锁首都,禁止进出首都的行动。值得注意的是,埃及累计确诊病例已超1万例,达10093例,累计死亡544例。当天,埃及开放了连接加沙地带的拉法口岸,让数百名因疫情滞留在埃及的巴勒斯坦人能返回巴勒斯坦。
  • 《新冠疫苗能够迅速消除全球疫情吗?》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10-16
    • 自3月13日世卫组织(WHO)宣布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至今已逾7个月,全球疫情进展怎样了呢?截至北京时间10月14日晚10:14分,WHO报告全球共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3800万,其中死亡病例超108万。更为严峻的是,确诊病例总量仍未见顶,疫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图表1) 疫苗被认为是控制疫情的根本解决办法。面对百年不遇的世界公共卫生危机,全球制药企业、研发机构和政府投入了大量人才、资金进入疫苗和治疗药物研发中。据Cortellis数据库统计,截至9月底,全球共有763项针对新冠病毒的研发项目,其中包括179项疫苗项目。又根据The 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10月14日报告,全球已有11款新冠疫苗进入III期临床阶段,有6款被批准紧急使用或有限使用,尚无疫苗获得正式完全批准。(图表2) 目前有四款新冠疫苗在美国处于III期临床阶段,尚无疫苗获得紧急使用许可或完全批准,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表示将在总统选举(11月3日)前推出疫苗。舆论担心政治压力将会导致疫苗的批准不够科学严谨,近期阿斯利康和强生先后因为疫苗的不良反应导致临床试验暂停,更增加了民众对疫苗安全有效性的忧虑。 然而,即使新冠疫苗获得了世界各国药监机构的完全批准,疫情的控制和解除仍然是一个长期过程。新冠疫苗难以迅速消除全球疫情! 新冠疫苗的审批要求宽松 回顾历史,人类战胜任何一种大规模流行病都需要漫长的过程。1980年,世卫组织第33届大会正式宣布人类已经彻底消灭天花,这距1860年代牛痘苗正式出现已经过去了约120年。其他疫苗,如针对结核病的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从获得批准到有效控制均经历了较长的时期。 过去多数疫苗通过使用灭活或减毒病毒成功开发,并且被证明非常有效。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的数据,3剂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有效性接近100%,麻疹疫苗1剂后的有效性为93%、2剂后的有效性在97%以上。 如果病原体在传播中出现变异,这就需要开发针对不同毒株的疫苗,增加了流行病防控难度和所需的时间。例如,美国CDC每年都在研究季节性流感疫苗在保护人们抵抗各种毒株方面的有效性。由于流感病毒每年都会发生变异,统计数据显示,疫苗在降低流感疾病的风险方面的有效性在40%到60%之间。 今年4月,世卫组织指出,理想的疫苗应该在至少70%的人口中建立免疫力,包括老年人。要达到群体免疫,即病毒不再传播的临界点,需要至少70%的人口接种疫苗或感染病毒后康复。此外,这一估计是基于疫苗能够诱导对病毒的长期免疫力的假设做出的。然而,美国FDA在6月发布指导文件称,为了确保广泛部署的新冠疫苗是有效的,安慰剂对照疗效试验的主要疗效终点估计应至少为50%。新冠疫苗的审批要求与完全消除疫情的标准有明显的差距。 新冠疫苗获批后面临真实世界评估 疫苗通常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涉及成千上万人的临床试验过程。疫苗只有在证明其安全性并至少达到有效性的最低标准后,才能获得药监机构的批准。然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条件仍然不够全面多样,在疫苗上市并且被大量使用后,有效性和任何罕见的副作用或安全性问题将会变得更加明显。 假设首款获得完全批准的新冠疫苗的预防效果为70%,这意味着每10个接种疫苗的人有7个会得到保护,另外3个不会。虽然对于受保护的7人来说是好消息,但问题是无法预测谁会获得保护。推测疫苗有可能减轻剩下3人的疾病严重程度,包括减少住院和康复时间等。监管机构关注的是疫苗能否预防疾病,但是有些疫苗在不预防感染的情况下可防止接种者发病,接种者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作为无症状携带者传播病原体。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新冠疫苗能否帮助人体建立长期免疫力。疫苗的保护作用能够持续多久,是会持续数年,还是类似于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注射。根据历史数据,一些导致普通感冒的冠状病毒毒株无法产生持久的抗体,而从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和MERS(中东呼吸系统综合症)等致命的冠状病毒疾病中康复的患者,产生的抗体可以持续2-3年。 那么人体对新冠病毒(SARS-CoV-2)的免疫力会持续多久呢?发表在《Natur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抗体水平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仅仅2-3个月就下降了。类似的,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9月的一份报告指出,新冠肺炎康复者的抗体水平在几个月内迅速下降。报告还指出,从疾病中康复的人可能会在一年内失去任何抗体。 在更深入的了解新冠肺炎康复者的免疫状况之前,仍有许多事情未知。抗体计数减少是否意味着免疫力消退?当再次接触病毒时,这些抗体会有何反应?在严重感染的人群中,抗体水平是否较高?此外,新冠病毒是否可能导致二次发病?由于围绕感染康复者的免疫状况存在诸多未解之谜,新冠疫苗的真正功效将更加不确定。 此外,目前大多数候选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仅在成年人中进行,而推迟在儿童和特殊人群如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中进行。这可能意味着这些群体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方面的滞后,使儿童甚至是一线医护人员的接种变得复杂,其中许多人是育龄女性。 获批的新冠疫苗可能受产能制约 疫苗的生产制造很复杂,以赛诺菲巴斯德的灭活疫苗为例,整个制造过程共包括11个环节,包括培养、收获、纯化、灭活、效价组装、制剂、装填、冻干、包装、批放行和运输。整个生产过程耗时6-36个月,70%的时间用于多达数百项测试的质量控制,任何测试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从头开始生产。(图表3) 制药企业声称在新冠疫苗正式获批之前就已经在生产疫苗。然而,拥有充足的疫苗原液供应并不意味着制药商拥有充足的包材,如玻璃瓶、注射器等。有限的生产线能力,如在严格无菌条件下生产疫苗需要的特殊设施,很可能会妨碍获批疫苗的及时应用。许多候选疫苗必须在较低温度下运输和储存,这增加了复杂性。 在疫苗被制造出来之后,还面临着复杂的分发问题,主要为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公众接种的优先级问题。以美国为例,美国CDC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已经发布了一个框架,说明谁应该优先接种最初的新冠疫苗。此外,美国各州和地方的卫生部门对于物资的发放也有发言权。许多候选疫苗的接种计划包括2剂,间隔几周,这将进一步减缓分发的覆盖速度。 新获批疫苗的公众接受度问题 对于疫苗的长期安全性问题,在国外广泛存在着一些质疑,甚至存在反疫苗运动。即使新冠疫苗符合美国FDA和世卫组织的批准标准,证明收益大于安全风险,要获得公众的认可仍需要时间和教育。 今年5月,美联社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只有不到50%的美国人计划接种获批且可得的新冠疫苗,这与著名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也在5月进行的一项民调结果类似。7月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普通民众(调查中为患者patients,但患者接种预防性疫苗无意义,应该是指普通民众更加准确贴切)和医护人员在何时及是否接种新冠疫苗的问题上存在分歧。54%的医护人员愿意在新冠疫苗获得FDA批准后即接种,而仅有23%的普通民众愿意。53%的普通民众和较多的医护人员(28%)都认为新冠疫苗需要更加深入的安全性测试。这项由RoberPearlMD.com网站进行的民调在《美国医疗每月沉思》(Monthly Musings on American Healthcare)杂志10000+订阅用户中进行。(图表4) 结 语 全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发新冠疫苗,多数专家、组织认为并推动新冠疫苗在2021年正式获批。然而,一个事实被选择性的忽视了,腮腺炎疫苗作为迄今最快成功开发的疫苗也耗费了4年,其他的所有疫苗都需要更长的时间。新冠疫苗不到2年的计划研发时间对现有的科技水平、监管制度提出了重大挑战。不同国家在新冠疫苗研发进度上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分配上的问题。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和世卫组织倡导建立了全球新冠疫苗协调机制COVAX,旨在保障世界各国各地区能公平获得疫苗,目前已有超过160个国家加入。 祈盼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早日问世,全世界携手战胜这场无国界的全球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