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将与中国签订1亿吨煤炭供应协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25
  • 俄罗斯能源部对外经济合作和燃料市场发展司司长谢尔盖·莫哈尔尼科夫周五宣布,俄罗斯和中国正在就1亿吨煤炭供应量制定协议。

    莫哈尔尼科夫回忆说,俄罗斯和印度于2021年10月签署了一份关于向印度供应4000万吨煤炭的备忘录。“现在俄罗斯正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一项政府间协议,这个数字是1亿吨,”他说。

    “在未来几年,消费者应该得到他们需要的尽可能多的煤炭,”莫哈尔尼科夫说。

    莫哈尔尼科夫还指出,由于全球煤炭供应减少,俄罗斯煤炭出口前景非常好。此外,据他介绍,在过去的5-6年里,亚太市场一直是俄罗斯的优先出口目的地。“到 2030 年,我们有很好的出口前景,俄罗斯应该在这个不断增长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他补充说。

    从莫哈尔尼科夫的介绍来看,2021年俄罗斯煤炭在亚太市场的份额为12%。同时,自 2010 年以来,这一数字增加了8%—从4%增加到12%。

相关报告
  • 《俄罗斯1700亿美元资产不保?抓紧向中国卖资源,欲签1亿吨煤炭》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25
    • 俄罗斯金融的优势及劣势 话说,自从乌克兰危机以后,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急转直下,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俄罗斯采取了苏联解体以后最狠的制裁,即便是有心里准备,俄罗斯的经济还是受到极大影响,卢布创纪录贬值,此后五年GDP平均增长只有1.2%,其中2015年更是负增长。 这一次俄罗斯真正意识到了经济、金融制裁带来的危害,因此这些年来除了增加自己的金融硬实力(外汇储备提高到了6300亿美元水平,占2021年GDP36%)以外,就是改变过度依赖欧洲的经济模式,因此在能源、金属、农场各类大宗商品领域加大与东方的接触,尤其是中国,现如今已经是我国第二大石油进口来源国。 但是要论到最狠的,而且是最直接的,就是“去美元化”,要知道在以前俄罗斯的经济几乎与美元密不可分,因此在克里米亚危机来临以后俄罗斯被全方位重创,要不是本世纪以来十几年的底子在,早就发生严重经济危机了。 从目前的效果来看,俄罗斯政府“去美元化”比较成功,美债只剩24亿美元,相比于2013年底的1386亿美元缩减了近58倍,最终结果是俄罗斯央行的资产结构中美元从排名第一到现在的第三,不及欧元和黄金。 为了避免“去美元化”风险,俄罗斯对外贸易结构方面做了重大调整,前年的时候非美元结算的比例已经超过50%,其中欧元和人民币是俄罗斯的首要选择。 不过在整个俄罗斯的银行系统中,美元资产的比例还是很大的,根据俄央行的数据,对外资产和负债中有1700亿美元是以美元持有了,虽然相比于2002年八成和2014年的七成已经少了很多,但这个规模还是不小的。 这里主要是俄民众和企业为了海外业务或突发情况而存储的,例如许多俄罗斯人喜欢将美元与其他货币一起持有,以对冲卢布贬值或通胀上升。 再看乌克兰危机 自从去年美国渲染乌克兰危机以后,俄罗斯再度面临制裁的风险,现如今俄罗斯已经先发制人,美国随机也宣布了制裁措施并计划再度扩大,于俄罗斯而言其他方面的制裁相对好过一些,但金融制裁必然会更加头疼。 我们先看一下美国国会为俄罗斯准备的“菜单”: Ⅰ.对俄罗斯金融机构的制裁。至少选择三家俄罗斯金融机构为对象,并且主要目标是俄罗斯政府拥有或运营的银行。 Ⅱ.对俄罗斯采掘业的制裁。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和生产;煤炭开采、开采和生产;矿物提取和加工。不过鉴于拜登政府对这种可能扰乱全球能源供应的全面制裁表示担忧,这项规定可能会被修订。 Ⅲ.对俄罗斯领导人的制裁。包括俄总统和总理在内的12名官员以及其他高级武装部队和政府官员,制裁包括银行资产、签证禁令等。 Ⅳ.与俄罗斯债务有关的禁令。禁止美国人在俄罗斯主权债务中的所有交易,包括俄罗斯政府的债券。此外,美政府处理俄罗斯政府“拥有或控制的不少于10家实体”债务的非美国人士的银行资产和旅行禁令。 Ⅴ.关于向受制裁的俄罗斯金融机构提供专门金融信息服务的制裁。阻止俄罗斯金融机构使用SWIFT消息系统,甚至将受制裁的俄罗斯银行从SWIFT消息系统中删除。 Ⅵ.对北溪-2管道的制裁。对参与北溪-2管道规划、建设或运营的人员或后续实体实施资产冻结和旅行禁令。 从美国上的这么多“菜”来看,俄罗斯经济命脉——资源受到重创的概率不大,石油、天然气、煤炭以至于铝、铜、钴等其他资源类商品,美国不可能下狠手,因为欧洲肯定不同意。 石油天然气自不必多说,就说煤炭,尽管现在欧盟在逐渐淘汰,但需要的时间至少也在10年往上,而俄罗斯向欧洲供应几乎所有的低硫含量 PCI(喷煤)和 60% 的高能动力煤。 美国肯定是取代不了,因为质量太差,而且还会带来更严重的环境污染,澳大利亚也不行,PCI基本供应不了。 俄罗斯面对金融制裁的手段 危机当下,俄罗斯财政部表态说如果美国打击俄罗斯金融业,俄将确保包括外币在内的所有银行负债都能得到兑现。此外,为应对美国官员几年前首次提出的对美元交易可能实施的制裁,俄罗斯的顶级银行互相之间开设了代理账户,允许在国内转移美元,只要有一家主要银行不受制裁影响即可。 金融制裁来临,俄罗斯的6300亿美元足以应对国内银行资产问题,但是卢布贬值压力又来了,外汇储备还要继续消耗。 想当初2014年俄罗斯花了800多亿美元才让卢布汇率稳定下来,即便如此还是贬值了134%,现在通胀问题还没有解决,再来一次卢布大贬值,俄罗斯国内经济肯定扛不住。 要知道去年大宗商品涨价,俄罗斯即便盆满钵满财政盈余也只有67亿美元,要知道俄罗斯近十年来,只有2018-2021这四年有财政盈余,所以这些钱肯定不够稳定经济,只能发债应对,但是风险如此高的情况下俄罗斯债券恐怕无人问津。 所以,如果美国金融全方位制裁来临,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可能要腰斩才能勉强守得住,更何况即便在资源方面美国、欧盟不会乱来,但不代表不出牌,所以今年俄罗斯的出口创收很可能达不到2021年的水平。 最终结果,大概率风险——卢布贬值继续,可能再出现历史新低,突破100有可能,但幅度不会过大,俄罗斯多年积累的财富(外储)会被大幅度消耗。 再看中国 众所周知,在2月冬奥会开幕之前,俄罗斯来了趟北京,然后与中国签了个近1200亿美元的大单,并且是非美元结算。 并且就在上周五俄罗斯能源部长对外称,要与中国签一个煤炭供应合同,规模为1亿吨,虽然现在没有完全落地,但是结算货币大概率是人民币,既能获取外汇收益,同时也增加了人民币在俄罗斯的资产占比。 目前看来,俄罗斯已经多渠道发力,资源类产品完全向中国倾斜,这是最稳的操作。 另外一方面,在俄罗斯面临被SWIFT排除在外的风险越来越大时,加大与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合作能够进一步降低经济风险,毕竟自己搞的支付系统最大的问题就是用户对接和认可,只有和我国联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结算难题。 尽管昨夜惊魂,美国已经出拳,但是欧盟还没有,毕竟顾虑较多,但是欧洲的英国肯定会跟随,因此俄罗斯要顶住各种制裁,必须要有硬实力,说白就是钱,最多最稳最长的来源只有向中国靠拢。
  • 《俄罗斯1625万吨煤炭来华抢市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1-25
    • 由于钢铁产业的繁荣,中国已连续数年拿下“世界第一大煤炭进口国”的宝座,也因如此,中国市场多年来都是各煤炭出口大国的“必争之地”。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我国煤炭进口达到29967万吨,主要来源为印尼、澳大利亚、蒙古、俄罗斯、菲律宾,占比分别为46%、26%、12%、11%和3%。 然而自今年10月市场传出我国将停止进口澳大利亚煤炭后,其他来源国的煤炭出口商便开始“蠢蠢欲动”,希望抢先一步“吃下”澳煤炭在华市场份额,其中,俄罗斯煤炭出口商尤为积极。 澳洲煤炭被停购,俄罗斯1625万吨煤炭来华“抢市场”!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1月17日消息,俄罗斯能源部在俄中煤炭领域合作工作组会议结束后发布消息称,2020年上半年俄对华煤炭出口量同比增长10%,达到1625万吨。除此之外,会议与会者还讨论了通过缩短鉴定时间、增加铁路口岸过货量等措施消除俄罗斯煤炭出口中国的瓶颈,期望加快与中国的煤炭贸易合作发展。 实际上,早在本月初,俄罗斯远东最大的对华煤炭出口地区——俄罗斯萨哈(雅库特)共和国代表人士便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表示:中国可能会禁止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这将使雅库特煤炭对华出口的机会大增。可以看出,俄罗斯丝毫没有“掩饰”想要抢占澳洲煤炭在华市场份额的心。 俄罗斯之所以对增大对华煤炭出口如此积极,与其煤炭出口战略有关。去年12月,俄罗斯能源部门曾订下目标:争取在2025年底之前出口2亿吨煤炭,跃身为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国,其中预计对华出口量将达5500万吨。目前,俄罗斯煤炭每年对华出口约为3000万吨,离5000万吨还有些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停止进口澳洲煤炭除了是俄罗斯煤炭在华扩大市场份额的“良机”,同样也是印尼及蒙古国煤炭的“良机”。先不论印尼煤炭在中国市场本就占比最高,蒙古煤炭近年来在华“存在感”也逐渐提升。 中国煤炭资源网的数据显示,9月,蒙古国的煤炭出口量达465万吨,环比增长17.2%,其中,有近96%的煤炭运往了中国市场。另外,我国目前还在建设一条从蒙古国延伸到沿海地区的铁路,该铁路明年完工后,将打通北方的运煤通道,届时,蒙古国的煤炭来华将加速。 将损失287亿!澳期望通过RCEP“挽救”被停购商品 回归到我国计划停止进口澳大利亚煤炭上,英国《卫报》曾指出,澳大利亚25%的焦煤和热煤出口都需依赖中国市场。基于此,在俄罗斯及印尼等国的煤炭出口商忙着抢占中国市场时,俄罗斯煤炭出口商也没闲着,正忙于寻找可以替代中国市场的“下家”,比如印度。 但令其失望的是,印度煤炭部部长11月9日也表示,印度正计划停止除焦煤外的所有煤炭进口。可以说,继中国市场后,印度市场也对澳洲煤炭“关上了门”。 更令澳大利亚“心焦”的是,煤炭出口尚无“着落”,其他产品的对华出口也遇上了困难。《环球时报》11月初的报道称,出于质检不过关、反倾销等原因,目前中国已默认暂停进口澳大利亚葡萄酒、龙虾、糖、煤炭、铜精矿、原木、大麦这7类产品,这对澳大利亚出口商而言,意味着将面临60亿澳元(约合人民币287亿元)的损失。 基于被停购后将面临的巨大损失,澳大利亚一直期望能“挽救”这些产品的对华出口,恰逢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的正式签署,澳大利亚贸易部部长西蒙·伯明翰(Simon Birmingham)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该协议的签署可以解决中澳近期以来贸易关系紧张的问题。 但需要知道的是,此前我国已正式回应:若要推动中澳关系早日重回正轨,澳方还需多做有利于中澳互信与合作、符合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精神的事。换言之,澳大利亚或许还需要从实际上表达诚意,而不是通过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