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打造不依赖中国的芯片供应链》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1-02-25
  • 据日经报道,美国总统乔·拜登(JoeBiden)将于本月初签署一项行政命令,以加快与日本和韩国等盟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打造不依赖中国的芯片和其他具有战略意义的产品的供应链。

    该文件将命令制定国家供应链战略,并有望为不易受到诸如灾难和不友好国家的制裁等破坏之害的供应网络提出建议。日经指数获得的一份草案显示,措施将集中在半导体,电动汽车电池,稀土金属和医疗产品上。

    该命令指出,“与盟友合作可以建立牢固,有弹性的供应链”,这表明国际关系将是该计划的核心。华盛顿有望与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在芯片生产以及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亚太经济体中寻求稀土伙伴关系。

    美国计划与盟国在重要产品供应网络上共享信息,并将寻求利用互补性生产。它将考虑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共享这些物品的框架,并讨论如何确保库存和备用制造能力。可能会要求合作伙伴与中国的生意减少。

    由于今年芯片短缺,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紧迫,这严重打击了汽车制造商。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称,近几十年来,美国在全球半导体制造能力中所占的份额直线下降。1990年为37%,现在已降至12%。

    尽管它要求中国台湾(产量最高的中国台湾为22%)提高产量,但那里的工厂已经全面运转,短期内很少有增加供应的选择。

    同时,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获得24%的市场份额,在全球约1000亿美元的政府补贴的帮助下,他们将位居世界前列。他们认为,重要产品过于依赖中国会带来安全风险。

    美国从中国进口了大约80%的稀土,并依赖该国生产90%的某些医疗产品。

    重组供应链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尤其是在半导体领域。由于全球顶级芯片制造商的数量有限,因此这些公司具有决定是否效仿美国的领先优势。这样做将需要其他政府的理解与合作。

    日本政府消息人士说:“据我所知,美国目前将对其供应链进行深入审查,以弄清它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哪个国家生产半导体和稀土。”“此后,它将与盟国一起消除对策。”

    华盛顿已经开始打基础,自去年秋天以来,呼吁与台湾,日本和澳大利亚等拥有宝贵技术或资源的经济体一道,与中国脱离供应链。

    台北特别迅速作出回应。美国和台湾高级官员在11月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以促进在七个领域的技术合作,包括半导体和第五代无线技术以及“安全,可靠和可靠的供应链”。

    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TaiwanSemiconductorManufacturingCo.)去年春天同意在亚利桑那州建立制造厂,这很可能成为这种双边关系的象征。该芯片制造商将对该工厂投资120亿美元,该工厂将为军方生产半导体,计划于2024年投入生产。美国政府正在为该项目提供补贴。

    自去年以来,日本经济产业省一直在努力吸引台积电进入日本,不仅建立更牢固的三向供应网络,而且还为日本提供了可靠的未来尖端芯片来源。。日本政府已预算2000亿日圆(合19亿美元),为铸造厂铺开红地毯,以期与日本公司进行可能的合作。

    这似乎正在取得成果。日经指数本月获悉,台积电正在计划在日本建立一个耗资200亿日元的研发中心。

    在稀土领域,美国正在与澳大利亚合作,围绕中国的统治地位开展工作。澳大利亚稀土矿商Lynas在美国国防部的财政支持下,正在德克萨斯州建立加工厂。

    电动汽车电池是另一个需要采取行动的领域,因为松下和韩国的LGChem输给了中国竞争对手。

    但是在其他领域(例如5G)中,新的供应链对于美国和日本公司而言可能会变得昂贵,因为它们却无法获得像华为技术公司这样具有成本竞争力的中国供应商。

    美国议员:我们不能让中国在芯片生产方面领先于我们

    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克·舒默周二表示,他正在指示主要的参议院民主党人起草两党立法,以投资颠覆性新技术,以挑战中国。

    预计细节将如所提议的那样浮出水面,但该法案将花费大量资金用于重新投产于美国制造半导体,而半导体是全球短缺以及其他制造和供应链漏洞的核心。

    “我希望这项法案能够解决美国保护半导体供应链的短期和长期计划,并使我们在AI,5G,量子计算,生物医学研究和[数据]存储等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舒默说。周二,他补充说,他们的目标是今年春天提出一项两党法案。

    “我们需要迅速将这样的账单送到总统的办公桌上,以保护美国的长期经济和国家安全。”

    此举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总统拜登正在考虑其政府将如何与中国竞争,同时由于贸易记录,与邻国争端以及各种争论,中国在华盛顿面临的反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过道两旁的立法者已将中国确定为对美国的最严重的国家威胁。

    拜登的竞选平台呼吁在四年内投资3,000亿美元用于5G,人工智能,先进材料和电动汽车等新技术的研发。

    在当天早些时候的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上,专家们敲响了警钟,说美国可能在开发关键技术方面落在后面,而专家小组议员则对五角大楼没有正确投资以对抗中国在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表示担忧。

    SASC主席杰克·里德(JackReed)博士指出,中国“为削弱我们目前的技术优势而进行了积极尝试”,她补充说:“我们还必须关注我们国家研究和创新企业的实力,包括劳动力,健康状况。制造和工业基地以及支持技术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

    舒默与参议员托德·扬(R.Ind。)共同发起了一项法案,该法案旨在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某些新兴技术的研究,该技术被称为《无边疆法》。该法案是当前工作的基础,本可以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中创建一个技术局,由“类似DARPA的机构”来监督研究并授予合同。

    舒默说,新法案的主题之一将是加强美国与北约,东南亚国家和印度的伙伴关系和联盟。

    参议院民主党议员还希望立法者提供紧急资金,以实施去年国防政策法案中包括的两党制半导体计划。

    周二,舒默称半导体为“我们经济中的危险弱点”,理由是有报道称,由于微芯片短缺,汽车制造商被迫调整生产时间表。

    舒默说:“您已经看到,整个美国的汽车厂都关闭了,因为它们无法获得芯片而不能依靠外国处理器。”“我们不能让中国在芯片生产方面领先于我们。”

相关报告
  • 《美国与荷兰、日本对中国先进芯片技术管制达成协议》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李衍
    • 发布时间:2023-01-31
    • 据物联网智库报道,在美东时间1月27日结束的谈判中,美国已与荷兰和日本达成协议,限制向中国出口某些先进芯片制造设备。如果协议达成,这意味着,荷兰和日本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公司,包括阿斯麦 (ASML.AS)、尼康(Nikon Corp)和 东京威力科创(Tokyo Electron Ltd)将跟随部分美国在去年10月通过的芯片出口管制条例。关于协议的更多细则尚未得知。美国白宫、荷兰外交部和日本经济产业省发言人对此都拒绝发表评论。不过,此前,一位荷兰政府消息人士透露, 在ASML对中国的半导体设备出口上,荷兰可能至少会增加某些额外限制。2019 年,在美国的压力下,ASML被限制向中国销售其最先进的 EUV 机器。目前的焦点则是,ASML旧的 DUV 机器会不会被限制出口。荷兰政府此前曾表示,其打算与美国就出口管制达成某种协议,但不会简单地采用美国的规则。上述荷兰政府消息人士称,荷兰一直在努力解决几个问题。一是确保协议对ASML的限制并不比对美国公司的限制更多;二是 ASML的竞争对手尼康的所在国日本也需要接受类似的规定;三是新的限制不会颠覆全球芯片市场,毕竟该市场刚刚摆脱 COVID-19 时代的短缺,需要中国生产,特别是对于不太先进的芯片。名成大学教授、日本前贸易管制总局局长 Masahiko Hosokawa 表示,虽然尼康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最有可能受到新限制影响的日本公司将是芯片制造机械制造商 Tokyo Electron,该公司约四分之一的销售额依赖于中国市场。他表示,协议需要在日本、美国和欧洲的利益之间达成平衡。对于荷兰和日本将与美国政府合作限制对中国出口芯片技术的相关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1月20日表示,美方出于维护一己霸权私利,一再动用国家力量,滥用出口管制,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甚至不惜损友自肥,对盟国进行经济胁迫,恶意封锁和打压中国企业,人为推动产业“转移”“脱钩”。有关行径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不仅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也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估算,科技脱钩可能导致许多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损失约5%。
  • 《印度要投资300亿美元,发展芯片供应链》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6-22
    • 印度台北协会会长戴国澜(GourangalalDas)接受日经新闻访问时说,印度将斥资300亿美元改造科技业,并打造一条芯片供应链,以免受制于外国供应商。他也不排除未来与台湾的科技业者合作。 戴国澜说,这项投资计划的目标,是提升印度国内半导体、显示器、先进化学材料、网通设备、电池及电子装置的产量。他说,印度的芯片需求每年的成长速度比全球快近一倍,「在2030年前印度的半导体需求将达到1,110亿美元,届时占全球芯片需求比重将超过10%」,印度需要确保国内的半导体需求不会受制于捉摸不定的供应链。 他说,印度希望在地生产更成熟制程的芯片,有别于美国和欧盟要让最先进的芯片生产回流。印度瞄准生产65纳米至28纳米芯片,这类芯片广泛使用于通讯芯片、显示驱动、电子产品和电动车的控制芯片。 戴国澜表示,印度内需市场大,还有充足的工程师人才库,有助吸引外国投资人,也有利改造国内的电子产业。 他说,印度对与台湾科技业者合作持开放态度。鸿海集团早已进军印度,与印度Vedanta携手在当地兴建一座半导体工厂。 印度,7600亿投向半导体 由于先前吸引外国半导体商设厂的计划,因为补贴比例过低而失败,印度政府准备加码补贴额度。根据印度经济时报报导,印度政府计划编列7600亿印度卢比(人民币640亿元)预算,在未来6年内,补助外商到印度设立逾20座半导体设计、零组件制造和显示器制造厂,此举有助于印度成为电子制造中心。 印度时报11月初报导,印度政府即将公布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生产连结补贴计划,以推动半导体在印度制造,多个部会官员正积极与台积电、英特尔、超微半导体(AMD)、富士通、联电等外国半导体厂商进行讨论。 印度一高级官员表示:「透过不同的生产连结补贴机制,印度政府试图拓广印度制造和出口的范围,而半导体政策将协助深化印度的制造基础。」 印度政府的目标包括,吸引外商设立1到2座显示器制造厂,各10座半导体设计和零组件制造厂,在全球半导体短缺之际,这将为印度成为电子制造中心铺路。 这项计划可能在本周送交印度内阁批准,之后印度电子资讯产业技术部(MeitY)将公布计划细节,并邀请有兴趣的外商申请。 印度政府在将近1年前就邀请外商赴印度设立晶圆厂,但行动宣告失败,因为印度政府提供的资本补贴最多只有40%。 包括台积电、三星电子和英特尔等半导体大厂近期都公布超过1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如果印度能吸引到上述国际大厂到印度设厂,将能降低对进口半导体的依赖,协助印度实现半导体自主。 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首席研究分析师KanishkaChauhan表示,半导体短缺已影响全球几乎所有产业的生产目标,因为从汽车、电视、桌上型电脑、耳机、甚至洗衣机,都会用到半导体,印度政府公布这项政策的时机恰到好处。如果这项政策能吸引到一些晶圆代工厂到印度设厂,这将是推动印度半导体自主的一大步。 目标:跻身半导体供应国 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Modi)今年11月在一场对话中讲述了印度的数字转型情况,并强调将以跻身半导体主要供应国为现阶段目标。 根据印度外交部发布的新闻稿,莫迪称印度正在积极推动数字转型,其中的5大方向为:打造完善的数位公共资讯基础设施、利用数字技术促进良政、发展新创企业生态体系、推动洁淨能源及生态保护,以及发展在地电信产业的5G与6G能力。 新闻稿引述莫迪说,印度有8亿人口使用网络、7亿5000万人拥有智能手机,印度政府正积极做用宽频网络连接60万座村庄。 莫迪还提到印度的太空计划和及网络资安保护能力,并称印度现阶段正聚焦于发展硬件,为发展半导体产业铺路。 他说:“我们正在准备奖励配套,以期成为半导体的重要制造者。我们的奖励生产的方案已吸引许多国内外业者前来设置基地。” 印度政府近来正积极吸引外资前往设置芯片厂,早前有媒体引述不具名消息报导,新德里正计划推出一个数十亿美元的生产补助计划,台湾厂商也是招揽洽谈的对象。 然而,有台商分析,印度不是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一环,像芯片这样的较高档产品,因要考量稳定水电供应、上下游供应链、政府效率等大环境,加上投资成本高,短时间内想吸引到外资并不容易。 台商说,以台积电为例,若要到印度设厂可能还得带上数百家协力厂商,难度颇大。目前印度的情况比较适合做电子产品的组装,至于半导体发展前景,还得看印度政府的决心及相关计划的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