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精创5万吨高选择性齐聚制α-烯烃装置开车成功》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3-04
  • 近日,广东中捷精创化学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化工研究院聚烯烃催化技术与高性能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发建设的我国首套乙烯高选择性齐聚制α-烯烃5万吨/年工业装置实现催化剂一次投料开车成功,在工业级负荷下贯通全流程,成功产出超高纯度1-辛烯和1-己烯产品。
    本次开车成功,标志着中捷精创成为国内首家掌握5万吨级乙烯高选择性制1-辛烯全流程成套工艺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单位,意味着我国在光伏能源等前沿应用领域的核心基础原材料得到了进一步的自主国产化保障,有望对下游高端聚烯烃材料产品提质增效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是我国在高端聚烯烃材料领域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成果。
    通过乙烯高选择性齐聚法生产1-辛烯的自主国产化曾被业界视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捷精创作为聚烯烃催化技术与高性能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产业示范基地,与重点实验室团队共组攻关团队,瞄准行业技术难题,本着敢为人先,敢于挑战,厚积薄发的创新精神,攻克了系列重大技术难题,探索并成功实践了产学研融通创新的新模式,是黑马企业勇攀科技高峰的经典案例。
    据了解,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一套5万吨/年α-烯烃装置、1套1000吨/年1-辛烯应用评估装置(主要为α-烯烃装置主产品1-辛烯配套的应用评估装置)及罐区、仓库、公用工程、控制室等配套设施,主要产品规模为年产34269.92吨1-辛烯为(α-烯烃装置年产34608吨,其中338.08吨作为1-辛烯应用评估装置的原料)、9400吨1-己烯、1000吨乙烯/1-辛烯共聚聚乙烯(主导产品为耐热聚乙烯PE-RT)、副产品规模为年产1467.2吨(亚)甲基环戊烷(环碳六)、2956.85吨混合烯、1199.84吨燃料油和880吨聚乙烯(主导产品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
  • 原文来源:https://www.chemall.com.cn/news/show-207752.html
相关报告
  • 《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又一装置开车成功》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4-27
    • 4月22日,山东裕龙石化60万吨/年ABS装置全流程一次开车成功,实现PBL聚合、HRG聚合、凝聚脱水、SAN聚合、掺混挤出五大单元的完美联动,在短短两周时间内完成了从SAN聚合进料至掺混挤出产出合格ABS产品。 据悉,该项目由浙江智英自主研发,依托瑞智控股集团“技、贸、工、服、投”全产业链优势,攻克了ABS聚合反应控制、分子量分布调节及杂质脱除等多项核心技术难题。装置采用一步法+两步法PBL聚合、酸法与盐法凝聚+干法挤出和湿法挤出的组合式工艺技术,为业主提供了从通用ABS粒子到高端特殊ABS粒子的产品布局,为裕龙石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固保障。 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4000万吨/年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山东省产业蝶变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工程、新旧动能转换的标杆工程。项目实行总体规划,分两期实施,一期项目主要建设2000万吨/年炼油,300万吨/年乙烯,300万吨/年混二甲苯,以及汽油、柴油、航空煤油、丙烯、丁二烯、丁烯-1、乙二醇、丙烯腈、LLDPE、HDPE、LDPE、UHMWPE、PP、ABS、EVA、顺丁橡胶和溶聚丁苯橡胶等下游深加工装置。
  • 《全球首套千吨级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示范装置开车成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07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3月4日发布消息称,由大连化物所和珠海市福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全球首套1000吨/年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中试装置,近日在山东邹城工业园区开车成功,生产出符合国VI标准的清洁汽油产品。 二氧化碳加氢转化制液体燃料和化学品,不仅可实现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还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储运。但是二氧化碳的活化与选择性转化极具挑战,国内外技术路线多集中于合成低碳化合物,若能利用该过程选择性生产高附加值、高能量密度的烃类燃料,将为推进清洁低碳的能源革命提供全新路线。 3月4日,该技术在上海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评价专家组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成果属世界首创,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7年,由大连化物所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创新特区研究组孙剑、葛庆杰、位健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技术,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并被《自然》(Nature)杂志选为研究亮点。 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孙剑介绍,该技术历经实验室小试、催化剂吨级放大制备等过程,于2020年在山东邹城工业园区建设完成了千吨级中试装置,装置累计完成各项投资四千余万元人民币,并陆续实现了投料试车、正式运行以及工业侧线数据优化,2021年10月,正式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现场考核。 孙剑表示,该技术可实现二氧化碳和氢的转化率达到95%,汽油在所有含碳产物中的选择性优于85%,显著降低了原料氢和二氧化碳的单耗,整体工艺能耗较低,生成的汽油产品环保清洁,经第三方检测,辛烷值超过90,馏程和组成均符合国VI标准。 目前,该技术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生产成套技术,这为后续万吨级工业装置的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