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计量局(BIPM)举办计量与数字化论坛(FORUM-MD),探讨数字化转型对测量科学的影响》

  • 编译者: 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5-04-29
  • 在数字化转型迅速发展的时代,计量学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随着全球各地的行业将人工智能、自动化和数字基础设施相结合,对于精确、可互操作以及可信的测量数据的需求变得前所未有的迫切。

    近日,在国际计量局(BIPM)举办的计量与数字化论坛(FORUM-MD)上,全球专家们深入探讨了数字化进步对测量科学的影响。

    讨论强调了一个基本事实:计量学不仅在适应数字化时代,还在塑造其根基。

    构建数字化计量框架

    数字化的核心是数据。然而,在互联世界中,测量数据若要有用,必须遵循FAIR原则——可查找性、可访问性、互操作性和可重复使用性。论坛上的专家强调,结构化、机器可读的格式对于确保数据能顺利整合进人工智能驱动的系统、国际监管框架和工业流程中至关重要。

    这一转变需要全球认可的数字标识符和标准化格式,以实现测量结果的跨国界可比性。若缺乏这些保障措施,数字生态系统将面临碎片化风险,这将危及从精密制造到医疗技术等众多领域。

    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变革测量科学

    最重要的发展之一是从传统的纸质校准证书向数字校准证书(DCCs)的转变。

    DCCs 提供安全、防篡改且机器可读的记录,确保校准数据的准确性,并能无缝集成到数字基础设施中。通过消除手动转录错误并增强可追溯性,DCCs 正在为全自动、实时测量系统铺平道路。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驱动的工具成为测量科学的核心,论坛专家强调了强大的数据质量标准的重要性。人工智能模型的可靠性取决于其训练数据的质量——这意味着测量数据中的任何错误、偏差或不一致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后果。计量学对于支撑人工智能的国际协议至关重要,并能确保人工智能应用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展望未来:数字计量的全球挑战

    随着计量学迈入数字化时代,有一点显而易见:合作是关键。向完全数字化测量生态系统的转变,需要国家计量研究所、政策制定者、行业领导者和人工智能专家之间的协作。

    2025年计量与数字化论坛的讨论强调了对统一数字测量标准方法的需求——这将确保各行业的互操作性,促进全球贸易并支持新兴技术的发展。

相关报告
  • 《国际计量局(BIPM)完成首个青年计量学家2050+愿景计划》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4-12-06
    • 近日,国际计量局(BIPM)自豪地完成了其首个青年计量学家2050+愿景项目,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倡议,旨在捕捉和激发下一代计量领导者的创新想法。这个计划旨在邀请未来的计量学领导者参与前瞻性练习,以寻求他们对未来计量学的看法。通过这种练习,可以帮助识别新兴趋势和技术,预测新的挑战和机遇。这次活动的成果将补充国际计量大会(CIPM)的2030+战略。 这一激动人心的项目由国际计量局(BIPM)的Chingis Kuanbayev和Kangyoung Song与11位地区代表共同协调,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380多名年轻计量学家,分享他们对计量未来的看法。 全球合作与参与 2023年底至2024年中期举行的区域在线研讨会是该计划的基石,为21岁及以上的年轻计量学家提供了平台,讨论他们的领域到2050年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1个参与的区域计量组织(RMO)都举办了自己的研讨会,与会者来自AFRIMETS、APMP、COOMET、EURAMET、GULFMET和SIM。这些会议不仅引发了引人入胜的对话,还鼓励了跨区域交流,这对计量学的全球未来至关重要。 Kuanbayev先生分享说,这些研讨会收到了绝大多数积极的反馈,年轻的专业人士很感激有机会与同龄人联系并探索不同的观点。一位参与者指出,“这很有趣,是学习和分享的好来源”,而另一位参与者则表示,他们“发现听到与我不同背景的计量学家的观点非常有见地。” 对未来的展望 研讨会结束后,该计划的年轻计量学家就一系列主题提供了意见,包括加强合作、技能发展和科学创新的必要性。对一份问卷的170多份答复帮助塑造了2024年7月的巩固会议,会上突出了前五位年轻贡献者的杰出提案。 以下这些年轻人分享了可能推动计量学未来的愿景: Diana Wong博士(澳大利亚)专注于生物计量学和公共卫生, Maksim Klunin(白俄罗斯)强调可持续性和加强教育, Frankie Haymes(英国)探索了用于地球观测和太空的光学辐射测量, Aisling O'Rourke(爱尔兰)讨论了科学怀疑论的伦理学, Cristhian Paredes(哥伦比亚)深入研究了感知计量学。 重点领域 研讨会和巩固会议期间的讨论揭示了关键的行动领域,特别是在提高计量能力和促进不同国家计量研究所(NMI)之间的合作方面。该小组确定了发展跨学科技能的重要性,包括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和IT,以及加强跨地区的研究合作。 展望未来,计量学家强调量子技术甚至太空探索等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该计划的一个关键发现是,“数字化已经改变了游戏规则,需要具备新技能和思维方式的计量学家。” 这里收集的宝贵见解将为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的2030+战略做出贡献,并将在国际计量局和《米制公约》150周年庆祝活动的特别会议上发表。 前方之路 随着年轻专业人士的积极参与,BIPM的《青年计量学家》报告将成为塑造全球计量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会者的热情和新想法表明,下一代已经准备好掌舵,确保计量学在快速技术进步的同时继续发展。
  • 《国际计量局(BIPM)成立150周年:九项杰出科学海报揭晓》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5-05-30
    • 近日,国际计量局(BIPM)揭晓入选“150周年科学会议”的九项科学海报作品,该会议将于2025年5月21-2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总部举行。 这些杰出作品从全球近400份投稿中脱颖而出,聚焦现代计量学最紧迫的挑战领域——涵盖量子技术、数字化转型、健康医疗、教育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等前沿议题。 每份获奖海报均由BIPM海报评审委员会从九大核心主题领域中遴选而出,充分展现了全球计量学界创新实践的广度与深度。 入选海报项目及作者 1. Dorothy Mringie 《铷原子"光指纹"在精密原子钟中的应用》 2. Kai Fuu Ming 《同位素测量技术在低碳燃料能源转型中的应用》 3. Chiara Giangrande 《神经退行性疾病生物标志物测量标准化:NEUROBIOSTAND项目》 4. Adrian Pegoraro 《创新纳米塑料标准物质推动食品与饮用水安全革命》 5. Oijai ONGRAI 《亚太地区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协同计量研究》 6. Sarah Hill 《通过计量学实现电子废弃物中关键技术元素的循环利用》 7. Daniel Schwabe 《医疗可信AI质量保证之路:系统性评估医学训练与测试数据的METRIC框架》 8. Martina Marzano 《基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欧姆简便实现方法》 9. Elizabeth Benham 《培养新一代计量人才:国际单位制(SI)教育与科学素养提升的150年展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Cristhian Alfredo Paredes Cardona的海报作品《感知计量学:人类福祉的未来新前沿》入选了150周年“青年计量学者”特别单元。 这九项入选作品的第一作者将受邀于2025年5月21日,在凡尔赛会议宫举行的现场海报研讨会上展示研究成果,该活动是150周年纪念科学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有入选海报现均已作为电子海报在BIPM150官网上线(网址:https://thebipm150.org/posters-online/)。BIPM鼓励浏览完整系列,以探索计量科学如何助力解决各领域的重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