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这项研究确定了将血浆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DNA掺入鼻咽癌(NPC)管理中的潜在陷阱。
方法:
分析了208例无远处转移的NPC患者,他们接受了根治性治疗,并在放疗后的第8周和第26周进行了EBV DNA检测。比较每个时间点的预后和预测值。
结果:
按治疗前的风险分层未能确定不良预后组。放疗后8周和26周可检测到的EBV DNA均与5年无病生存率显着相关(HR 0.30,P <.001和HR 0.03,P <.001)和总体生存率(HR 0.27,P = 0.009和HR 0.03,分别为P <<。001)。百分之八十的患者在复发时可检测到EBV DNA(仅局部为53.3%,仅局部为100%,远距离衰竭为100%)。
结论:
治疗后EBV DNA,特别是放疗后26周,具有较高的预后和预测价值。建议使用监视内窥镜检查/影像学检查来检测局部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