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机床瞄准下一个“制造大国”印度》

  • 来源专题:工程机械与高端装备
  • 编译者: Hazel
  • 发布时间:2025-01-15
  • 日本的机床厂商正在印度扩大业务。这是因为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增长,从中长期来看,对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有望扩大,零部件加工等不可或缺的机床市场也将随之增长。能否在倡导“印度制造”、试图成为制造大国的印度胜出,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日本各厂商的增长。

     “将把印度的月产量从100台提高到200台”,如此干劲十足的是津上。津上涉足用于汽车和电子设备的小型零部件加工的自动车床。2024年4月,在印度的首家铸件工厂开始投产。如果自主生产作为机床零部件的铸件,将有助于提高品质和改善收益率。

    津上的印度业务受前期投资增加的影响,目前处于亏损状态。即便如此,除铸件工厂之外,还将于2025年4月启动新的加工组装工厂。两家工厂投资36亿日元。作为主力的中国业务正在恢复,但在印度也不会放松投资的脚步。

    日本工作机械工业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会员企业的印度订单额为511亿日元。最近10年扩大至近3倍,占海外订单额(1.0096万亿日元)的5%。按国家来看,虽然与排在首位的美国(2820亿日元)和第2位的中国(2740亿日元)相比仍然很小,但已是能与德国(565亿日元)匹敌的第4大规模。

    2024年1~10月受美欧低迷的影响,海外订单额同比仅增长2%,但印度订单增长32%,达到536亿日元,强劲势头显得突出。

     美国苹果将iPhone的生产委托给印度企业,铃木的印度子公司和当地企业塔塔汽车等正在增加汽车的销量。日本工作机械工业会的会长稻叶善治(发那科会长)表示,“由于来自信息技术(IT)、汽车和半导体等广泛产业的需求,印度的机床需求今后还将继续增长”。

    在2025年将在印度举行的机床展览会“IMTEX2025”上,日本工作机械工业会将首次设立汇聚日资企业的展示馆。主办IMTEX的印度机床工具制造商协会(IMTMA)的总裁Jibak Dasgupta强调:“日本的机床对印度制造业的发展来说日趋变得不可或缺”。

    日本各机床厂商的投资动向正在扩大。12月,兄弟工业在南部班加罗尔市近郊投资约25亿日元,启动了新工厂,瞄准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等的需求。将印度定位为仅次于日本和中国的重要市场,提出2025财年(截至2026年3月)实现500台的生产目标。

    日本最大机床企业的DMG森精机将提高委托给当地企业Lakshmi Machine Works(LMW)的产量。7月起追加委托机型,2025年产量将达到约100台,比目前增加7成。DMG森精机看好工程机械和铁路等零部件加工方面的需求。

    利用射出成型机瞄准商机的是芝浦机械。投资约40亿日元,于7月在印度开设了新工厂。生产将加热后熔化的塑料材料等注入模具之后成型的机械,预计将用于纯电动汽车(EV)零部件等领域。从产能来看,与现有工厂合计将扩大至3倍。

    充实销售和服务的企业也在不断增加。8月,Star精密在印度成立了机床销售子公司。以作为手表零件加工机械而诞生的瑞士型CNC自动车床为中心,寻求在医疗行业销售。此外,另一家日本机床企业远州也决定从10月开始向当地派遣管理人员,扩大销售网。

    机床制造商专注于印度市场的背景是日本国内市场增长放缓。据日本工作机械工业会的数据,截至10月,日本国内订单额连续26个月同比下降。据悉,以中小企业为中心,设备投资需求走弱,很多企业在翻新旧机床的基础上长期使用。进入印度的机床制造商的高管透露,“面向日本的增产难以指望”。

    日本企业在技术实力方面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则以价格优势领先。IMTMA等的统计显示,印度从日本的进口额截至2021年度一直占据首位,但从接下来的2022年度开始,中国跃居首位。日本降至第二位。2023年度从日本的进口额比上一年度增加5%,达到3.88亿美元(约600亿日元),另一方面,从中国的进口额大幅增加22%,达到5.35亿美元,差距有所扩大。

    帮助日本制造业进入印度的MiraIndia(东京港)公司的高级顾问阿查尔·纳特(音译)表示,“在技术实力方面,日本产品具有优势,但中国企业通过积极的销售活动提高了存在感”。

    回顾历史,在中国等地,日本的机床渗透后,机器人和自动搬运装置等工厂自动化(FA)相关的需求随之扩大。如果机床在印度提高存在感,或将成为发那科、安川电机和大福等工厂自动化相关企业在印度不断增长的突破口。 


  • 原文来源:https://cn.nikkei.com/industry/manufacturing/57571-2024-12-24-05-00-00.html
相关报告
  • 《HRL将目标瞄准在制造第一个W波段N极GaN低噪声放大器》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20-11-07
    • 为了雷达、电子战(EW)和通信能力方面进行颠覆性的改进,美国的HRL实验室将要发展首款W波段、氮(N)极氮化镓(GaN)低噪声放大器(LNA),启动新一代面向国防的电子应用,其W波段的输出功率可能比HRL现有技术提高四倍。 HRL表示将设计新放大器,以扩大传感器和高频接收器的范围和灵敏度,使其远远超过现有规格。由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ONR)赞助的初始项目旨在演示N极GaN毫米波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和功能测试,该电路将启用首个使用GaN的W波段放大器。 HRL首席研究员Dan Denninghoff博士说:“数十年来,HRL一直处于高速GaN电子产品的最前沿。我们展示了世界上最快的GaN晶体管,并且正在努力将这些专业知识应用到新材料上。我们有能力从气体一直延伸到电路,制造世界上性能最高的集成电路。我们希望这款放大器能再创纪录。” HRL团队的目标是改进接收器放大器,与现有仪器相比,它有可能使雷达等平台获得更好的性能。飞机可以增强通信能力,从而提高空中安全性。据估计,远洋平台也可能从这项技术中改变游戏规则,从而使美国海军增加兴趣。 Denninghoff又表示:“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ONR希望看到我们能制造出更好更多的集成电路。以前的演示是在小型设备上进行的,没有人演示过用N极GaN材料制成的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我们期待展示这技术能带来令人兴奋的结果。”
  • 《增材制造》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5-05-15
    • 增材制造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摇滚演唱会 上周,黑色安息日摇滚乐队在法兰克福的表演带给德国摇滚歌手极大震撼,就在同一时间,另一支乐队也在法兰克福会展中心的一个大型会堂里准备自己的演出设备。实际上,这支乐队在此之前还没有接触过自己要演奏的乐器;这是因为他们所使用的乐器是在演出前一天才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 当时,欧洲模具展也在法兰克福会展中心举行,该展会是一个全球性展会,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模具制造、机床制造和准备开设工厂的工程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欧盟模具展已经举办了20年,不仅展出传统生产技术设备,如焊接、机械加工和注朔成型技术设备,新近出现的3D打印技术设备也出现在了本届展会上。3D打印技术又被称为增材制造技术,是指利用添加材料的方法来制造实体物品的技术。根据欧洲模具展公布的信息,3D打印设备已经有20种不同的方式打印方式,使用的打印材料除了朔料、金属之外,越来越多的其他材料也能被用与3D打印。 大卫·阿杜·阿毗基和其他乐队成员在欧洲模具展上表演所使用的电吉他、电子琴和架子鼓都是使用3D打印技术设备打印出来的,这他们的表演最吸引人观众的地方。大卫他们的表演想人们展示了3D打印技术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势。第一个趋势:人们利用3D打印技术,不用花多少钱就能成为一个生产商。 使用3D打印机来制造乐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此前,在位于新西兰奥克兰的梅西大学,有一个名叫奥拉夫·迪戈尔的机电一体化教授,他喜欢弹吉他,曾使用3D打印机制造了一些乐器。随着奥拉夫·迪戈尔的设计乐器的品质不断提高,奥拉夫·迪戈尔将自己制造的乐器图片发表在了自己的博客上;不久就有人联系奥拉夫·迪戈尔,表示愿意购买这些乐器。在2012年,奥拉夫·迪戈尔成了一个叫做“ODD 吉他”的公司,进行小规模地制造乐器。ODD吉他公司每一把吉他都是按照买家的要求定制,因此,每一把吉他都是独一无二的。ODD吉他公司在销售了20多把吉他后,奥拉夫·迪戈尔将销售定制3D打印吉他的业务转给了一个名叫“3D系统”的美国公司,正是3D系统公司为大卫·阿杜·阿毗基他们制造了在欧洲模具展上表演用的乐器。 “沃雷斯联盟”是一家3D打印技术行业资讯公司。在沃雷斯联盟主办的一次展会上,奥拉夫·迪戈尔声称:“销售3D打印技术制造的产品,几乎不会遇到资金危机。”3D打印机能按照买家要求打印吉他,因此,制造厂商不会有任何库存问题。此外,3D打印机电整个制造产品的过程都由电脑软件控制,如果要对产品进行修改,直接用电脑软件修改即可,无需调整价值不菲的生产设备。例如,一些吉他买家告诉奥拉夫·迪戈尔他们想要在电吉他上嵌木板,以保证吉他声音的纯正,奥拉夫·迪戈尔随即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了调整,虽然在奥拉夫·迪戈尔看来,在吉他上嵌不嵌木板,发出的声音根本没有任何区别。 第二种趋势:将传统加工技术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奥拉夫·迪戈尔对此解释道:“你能用3D打印机打印出所有东西,但所有东西都要用3D打印机来制造,这就有点过了。”因此,奥拉夫·迪戈尔制造的吉他、架子鼓和电子琴都使用了一些使用传统技术制造的零件和电子元件。(虽然3D打印机也能打印出电子元件。)奥拉夫·迪戈尔的想法是用当前最好的加工方法来制造乐器。奥拉夫·迪戈尔制作了一把名叫“蒸汽朋克”的电吉他,“蒸汽朋克”的内部装满了转动的齿轮;“蒸汽朋克”这种精细的结构如果使用常规机床制造,将是十分困难。 在欧洲模具展上,人们还见到了将传统技术和3D打印技术相结合的其他应用领域。德国DMG Mori Seiki公司是一家在德国和日本都有生产基地的工业机床制造商,该公司在本次欧洲模具展上,想人们展示了他们制造的融合3D打印技术和传统加工技术的混合加工技术机床原型,该机床自身能存储金属粉末,利用激光将金属粉末融化,并将融化后的液态金属一层层地焊接在一起;除了这种激光打印设备,该机床还配有多轴联动铣削头,能将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去除掉,从而加工出高精度零件。 3D打印技术看起来还不错吧?大卫·阿杜·阿毗基对此已有了深刻印象,但大卫·阿杜·阿毗基认为要是对3D打印机还做一些改进,做出的乐器会更好。不论怎样,这些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乐器足以让奥齐·奥斯本和其他黑色安息日摇滚乐队的成员大吃一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