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改革方案将落地成品油行业迎来新篇章》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7-11-17
  •        据了解, 目前油气体制改革方案已经获得通过, 不久将发布实施。 为了适应我国的新型经济形态, 国家早在2014年就对能源领域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 但由于油企改革涉及面广, 并且影响多方利益, 对于具体的实施方案分歧较大, 因此在巨大的阻力之下, 油气改革的步伐缓慢。经过整整三年时间的酝酿筹划, 油气体制改革方案终于迎来突破, 接下来, 成品油行业的改革进度将明显提速。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透露, 在油气体制改革方案公布之后, 国家相关部门将研究制定勘探开采、网管运营等方面的配套文件, 以及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专项改革实施方案, 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工作。 破除垄断及混改成主要措施垄断程度较高的上游环节成为改革的第一大重点任务众所周知, 我国油品行业的上游板块历来是国有企业占据绝对垄断的地位, 行业内的竞争环境持续处于不平衡状态。在2014年之前的高油价时代, 国有企业在这种绝对优势以及庞大的供销体系支撑下, 发展迅速, 中石化、中石油均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并名列前茅。

           但近几年在低油价形势的冲击下, 国企效益尤其是上游勘探遭受重创。在此倒逼下, 破除垄断和混改成为变革市场竞争秩序的主要措施。随着油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预计上游领域将最终走向完全开放、金联创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其一、国企油田及输油管道实行混改并引进民资、其二、建立大型石化基地、其三、国企销售板块整合上市。 成品油定价机制有望继续完善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道路是循序渐进式的早在10年前, 发改委拟定了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 将当时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 开启了定价机制的改革之路。2009年, 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 可相应调整国内汽、柴油价格。之后于2013年再次对这一规定进行完善, 将计价周期缩短为10个工作日, 这一举措进一步加大了国内油价与国际原油的接轨程度。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最近一次的调整是在2016年年初, 国家发改委将油价调控的下限定为每桶40美元。 成品油定价机制要朝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政府干预度减少是第一要素。去年曾屡次传出消息说, 国家有意选择山东、广东作为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的试点地市。山东、广东分别作为成品油的生产、消费大省, 如果作为定价机制市场化的试点区域, 能更好地发现推广工作中的诸多问题。 若2017年一季度如期出台油气体制改革方案, 将为推进缓慢的油品行业市场化指明突破口, 高垄断性的板块将稳步放开, 成品油上下游产业链有望遵循公平原则。随着市场化的稳步推进, 行业竞争形态将更加健康, 进而实现国企、民企共同公平发展的新形态。

相关报告
  • 《油气改革方案将落地成品油定价机制有望继续完善》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7-11-17
    •        油气改革方案将落地成品油行业迎来新篇章据了解, 目前油气体制改革方案已经获得通过, 不久将发布实施。 为了适应我国的新型经济形态, 国家早在2014年就对能源领域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 但由于油企改革涉及面广, 并且影响多方利益, 对于具体的实施方案分歧较大, 因此在巨大的阻力之下, 油气改革的步伐缓慢。经过整整三年时间的酝酿筹划, 油气体制改革方案终于迎来突破, 接下来, 成品油行业的改革进度将明显提速。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透露, 在油气体制改革方案公布之后, 国家相关部门将研究制定勘探开采、网管运营等方面的配套文件, 以及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专项改革实施方案, 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工作。破除垄断及混改成主要措施垄断程度较高的上游环节成为改革的第一大重点任务众所周知, 我国油品行业的上游板块历来是国有企业占据绝对垄断的地位, 行业内的竞争环境持续处于不平衡状态。在2014年之前的高油价时代, 国有企业在这种绝对优势以及庞大的供销体系支撑下, 发展迅发展迅速,中石化、中石油均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并名列前茅。
  • 《油气改革方案出台在即三桶油参股广东天然气管网》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7-11-28
    • 油气改革方案出台在即, 中石油历时五年多终于决定入股广东天然气管网, 广东天然气管网也因此成为国内首个由三桶油共同参股的省级天然气主干管网。同时, 除了股权调整, 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管网的运营方式也做了重大调整, 将采用 "统筹调配" 和 "代输" 相结合的方式。 分析师表示, 中石油入股广东省天然气管网,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东省天然气市场化进程。而运营方式的调整也打破了传统天然气市场中统购统销、垄断经营, 是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 近日, 中石油决定入股广东天然气管网, 持股比例为23%。 这意味着历时五年多的《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运营模式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终于落地, 广东天然气管网成为国内首个由三桶油共同参股的省级天然气主干管网。 2008年3月份, 中海油、中石化与粤电集团共同出资、注册成立了广东天然气管网, 负责规划、建设和运营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管网, 三方的股比依次为40%、30%和30%。 到2011年, 广东省公布上述方案, 广东天然气管网由代表广东省政府的粤电集团相对控股, 其股比原则上保持不变其它股东原则上以供广东气量为基础确定股比, 并建立相应的股比调整机制。调整后, 中海油为第二大股东; 中石油和中石化并列作为第三大股东粤电集团、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的股比分别为28%、26%、23%、23% 。 据了解, 广东省一直都是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先锋之一, 2016年广东省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171.57亿立方米, 仅次于江苏省, 排名第二。广东省内的天然气以进口LNG为主, 2016年的LNG进口量为113.99亿立方米, 中石油输入到广东的管道气量为41亿立方米, 中海油的海气为32.5亿立方米, 此外还包括12.2亿立方米的省外调入LNG。 卓创资讯分析师国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此次中石油入股省网, 进一步扩大了中石油管道气下游管网覆盖区, 中石油西气东输管道气自此可以进入广东省网向下游用户供气。广东省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 中石油入股省网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广东省稳定的气源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