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5日,《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水中含盐量的升高会给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等)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如果不采取公共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个由维克-加泰罗尼亚中央大学和巴塞罗那大学组成的国际科学家研究团队对此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包括农业和资源开采(煤、矿物、天然气等)在内的人类活动使得水的含盐量越来越高,这对于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具有负面影响。例如,咸海的渔业正面临崩溃,孟加拉恒河三角洲的安全饮用水极度缺乏。另外,越来越多的盐碱含水层和耕地难以用于种植某些作物(例如,埃布罗谷地(Ebro valley)就是如此),这就导致粮食生产和饮用水供应等难上加难。这些都会迫使越来越多的家庭移居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欧洲南部,这种情况最为严重。除此之外,水含盐量的增高也会增加经济损失。因为随着生态系统服务性能的降低,处理人类用水的成本会不断升高。
研究还表明,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关注用水时要控制含盐量,而忽视了保护水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在有些国家,比如澳大利亚和美国,基于生态标准控制含盐量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保护的力度仍然不足。
因此,科学家们呼吁采取全球性的解决方案和防范政策,同时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防止水生态系统的盐分含量增加,确保我们的后代能够获得这些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科学家们提出,利用技术能够降低淡水区的盐浓度。比如,他们主张采取一些新的农业技术,在种植作物时可以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他们也提出应该限制一些企业向江河湖海中排放含盐量高的污水,这样就能根据水域的承受稀释能力来控制盐分的浓度和稀释时长。目前澳大利亚就采取了这种做法。
另外,正如该项目的联系人米格尔·卡内多·阿奎列斯(Miguel Cañedo-Argüelles)所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盐分总量的规定只是建议,而不是法律约束,同时这些建议也没有对不同离子(比如说氯、镁、硫、碘等)的浓度进行区分。”由于不同离子的毒性不同,因此科学家们呼吁应该专门立法来规定江河湖海中每种离子的浓度上限。
科学家们认为现在采取适当的防范和管理措施,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还为时不晚。
(编译 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