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签订绿氢氨醇项目!年产60万吨绿色甲醇+40万吨绿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9-11
  • 9月11日,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风科技)发布关于签署投资开发协议并开展申报工作的公告。

    公告称,9月10日,金风科技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金风科技乌拉特中旗3GW风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签订投资协议并开展申报工作的议案》,同意公司基于内蒙古风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申报政策要求,进行项目申报及获取项目开发权。

    同时,金风科技全资子公司乌拉特中旗金风润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进行化工侧项目备案以及出具《落实投资承诺函》,同时公司拟与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签订《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投资开发协议书》,计划在巴彦淖尔市辖区内投资建设风电制氢氨醇项目,总投资金额约为189.2亿元人民币。

    公告显示,乌拉特中旗3GW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总投资约189.2亿元人民币。项目总体规划建设3GW风电,所发电力80%以上用于电解水制绿氢,通过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取绿色甲醇60万吨/年、制取绿氨40万吨/年。

    金风科技表示,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完善公司业务布局,拓展业务发展空间,公司拟签署投资开发协议,利用巴彦淖尔市丰富的风光资源和生物质资源,充分发挥公司自有资源和技术创新优势,进一步打造公司在风电加绿色化工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本次对外投资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 原文来源:https://h2.in-en.com/html/h2-2443705.shtml
相关报告
  • 《隆基签约40万吨风光氢储制绿甲醇一体化项目》

    • 来源专题:现代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8-28
    • 近日,据乌拉特后旗人民政府网站消息,乌拉特后旗与隆基绿能集团举行项目签约。 旗人民政府副旗长李青来代表乌拉特后旗人民政府和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站业务中心副总裁虞立涛签订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按照项目协议,隆基绿能乌拉特后旗年产40万吨风光氢储制绿甲醇一体化项目。计划建设1.05GW风光发电项目,年产5.4万吨绿氢,所制氢气直接用于合成年产40万吨绿色甲醇。 另据乌拉特后旗人民政府网站2024年8月16日消息,隆基乌拉特后旗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投资业主是乌拉特后旗隆富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配套新能源规模为105万千瓦,同时配套建设储能15.75万千瓦/31.5万千瓦时,设计制氢能力5.4万吨/年。项目计划投资69.74亿元,计划2025年开工建设,2026年投产。
  • 《总投资286亿元!8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招标》

    • 来源专题:现代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7-10
    • 7月4日,辽源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高新区天楹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土石方工程项目招标公告。 公告信息显示,本次招标的天楹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土石方工程项目计划开工日期2024年8月3日,计划竣工日期2024年10月30日,总工期88日历天。 天楹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聚焦“氢动吉林”“醇行天下”等行动,利用辽源的风光资源优势,叠加中国天楹领先的技术优势,打造集发电、消纳、储能、应用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体系。项目规划风电、光伏新能源装机容量2.639GW,年产绿氢15万吨、绿甲醇80万吨,助力辽源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和产业生态,进一步推动辽源由传统煤炭基地向现代零碳高地转变。 据辽源日报报导,2024年4月12日,天楹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首期年产15万吨绿甲醇项目开工。项目规划风电、光伏新能源装机容量2.639GW,年产绿氢15万吨、绿甲醇80万吨,一期项目建设制氢56000Nm3/h,绿色甲醇15万吨。 据介绍:该项目通过利用辽源的风光资源优势,叠加我们自主研发的风光储氢氨醇离网系统等技术优势,保障新能源制取绿色氢基产品的连续稳定运行,实现绿色能源生产与就地消纳的良性循环,助推辽源构建完整的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与产业生态。项目首期绿甲醇年产量为15万吨,并预留了甲醇至下游化工产品、新材料的产线,以延伸更为丰富的氢基下游产品链,旨在保障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和高附加值转化。 在十几年前,中国天楹就在辽源市建设了东北三省第一家垃圾焚烧发电厂,基于良好的合作基础,此次我们将总投资286亿元的天楹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落户辽源。项目分三期建设,今天开工的是首期年产15万吨绿色甲醇项目,是自主研发风光储氢氨醇离网系统,在大电网接入受限的情况下实现独立自主的可靠电力供应。 更多推荐 来源:现代煤化工 ※辛苦看完文章的您在文末点一下【在看】, 这样我们就能出现在您的常读订阅号列表里,让您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动向!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业内人士投稿,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所有文章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