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利用大型波浪水槽揭示人类对海洋和气候的影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9-20
  • 位于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的一个篮球场大的波浪通道促进了人类污染对气候影响的研究。NSF环境化学气溶胶影响中心(CAICE)开展的海洋喷雾化学和粒子进化项目—SeaSCAPE是一项研究复杂的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新研究项目。该项目在33米(108英尺)长波浪水箱中使用最先进的设备并实时监控,复制海洋的生物、物理和化学环境,旨在了解人类污染如何与海洋排放的气体和气溶胶相互作用和反应,并最终影响云的形成、空气质量和气候。

    当海浪破碎时,会将含有盐和其他生物材料(如细菌和病毒)的海浪喷雾气溶胶发射到大气中。此外,气体从海洋中释放出来,可以反应并形成更多的气溶胶。CAICE科学家有兴趣研究海洋喷雾气溶胶-微小的生物和无机物质-以及其他海洋气溶胶如何影响海洋上空的云层形成,并在调节地球温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用Scripps码头收集的海水填充波浪水槽,使用定制的桨叶产生连续波;然后海水中加入营养物质,形成浮游植物;再利用各种先进的设备来测量在浮游植物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和颗粒的成分。清洁空气被泵入水槽,从而可以对活性气体和颗粒进行隔离研究。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了解波浪破碎、颗粒和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时发生的化学反应。

    受控设置还允许研究人员连续测量海水中的温度、溶解氧、二氧化碳和叶绿素等所有影响藻类繁殖的关键组分。随着每次波浪破碎,气溶胶和颗粒从顶部空间被吸出并进入一系列连接的仪器,包括多个用于分析和表征的质谱仪。海水以及空气中的颗粒和气体也被收集用于更详细的离线分析,例如识别空气和水中存在哪些微生物。

    SeaSCAPE研究员Michael Alves说,海洋和大气化学可能非常复杂,以至于实地研究有时只能提供一小部分信息,但这个实验是不同的。实验发现,当排出的气体发生反应时,它们会粘附在预先存在的颗粒上,或者可以制造新的颗粒,这些过程会改变海洋大气的成分。

    CAICE主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大气化学学院杰出主席Kim Prather希望这项实验能够帮助确定人类活动中的哪些污染物,例如汽车尾气或野火引起的烟雾,对于寻求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制定者来说,对环境最重要的信息是最不利的。她说,希望这项研究能够改善气候模型,因为目前的计算机模拟并没有充分说明海洋的影响。

    未来对海洋和大气的研究将通过由NSF资助的Scripps海洋大气研究模拟器(SOARS)来完成,该仪器预计于2021年完成建造,届时将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度模拟海洋,在实验室环境中捕捉海面上的风、波浪、微生物海洋生物和化学的相互作用。

    (傅圆圆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

  • 原文来源:https://scripps.ucsd.edu/news/research-highlight-scientists-bring-ocean-lab-study-human-impacts-ocean-and-climate
相关报告
  • 《科学家利用古海洋化石解开长期以来的气候难题》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20-01-20
    • 卡迪夫大学的科学家揭示了在 1400 万年前的最后一个 全球变暖时期地球的气候行为。在此期间,被称为中中新世 暖期,全球温度比今天的平均温度高 3~4 度,与 2100 年的 估计值相似。这个时期发生在 1500~1700 万年前,地质学家 数十年来试图解释造成全球变暖的最初原因以及后来地球上存在的环境条件,如火山爆发与增 加的碳埋藏量之间的联系。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的研究中,研究人 员使用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沉积岩长岩心中提取海洋化石的化学成分,以识别中中新 世暖期生物曾经生活过的海水温度和碳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哥伦比亚洪水玄武岩的大规模火 山喷发将 CO2 释放到大气中,并导致海洋 pH 值下降。由于全球温度上升,海平面也上升,淹 没了大片大陆。这创造了理想的条件,可以埋藏沉积物中的大量的碳,并将火山碳从大气中转 移到海洋。我们知道当前的气候变暖要比中中新世暖期快,因此我们无法依靠这些缓慢的自然 反馈来抵消全球变暖。但是这项研究仍然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处于温暖模式 时的工作方式。 相关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3792-0 (杨娅敏 编译;於维樱 审校)
  • 《科学家表示之前的研究可能低估了海洋酸化的影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7-03-31
    • 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PML)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为了更好地理解海洋酸化(OA)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应该在实验中使用更真实的情景。 海洋酸化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如燃烧化石燃料)引起的海洋pH值的持续下降。海洋基础化学的改变可能对海洋生物有着广泛的影响,特别是那些需要碳酸钙来构成贝壳或骨骼的生物。过去15年里,科学家们对海洋酸化进行了很多研究,通常是通过改变海水的pH值(或CO2浓度)来模拟未来的海洋条件,从而确定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是什么。 近期发表在《自然-生态和进化研究》( 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上的研究提出,这类以往的海洋酸化实验并未完全考虑到物种对其环境变化的自然恢复能力,特别是在沿海地区高度可变的环境中,pH/pCO2水平比在开放海域波动更大,研究由智利康塞普西翁大学领导。 过去的研究中一般使用的是未来pH/pCO2的平均开放海域预测,这可能不适用于经历了自然变异的沿海地区,并且没有考虑到除了既存的沿海海洋化学自然斑块分布以外的真实变化。所以,很可能海洋酸化对沿海生物的不同生理特性的影响被低估了。研究小组将他们的研究集中在智利海岸高度易变的环境,该地区的海水碳酸盐化学变化较大,这里的生物能够较好适应气候带来的压力和变化。 研究人员认为,海洋酸化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全球压力源,不但与气候变化有关,还与生物的抵抗力或对其影响的敏感性有关。这项新研究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以前的研究结果可能会相互矛盾,实验之间的差异可能更多的是由于实验方法不同,而并不是由于生物对海洋酸化反应之间的真实差异。这项工作强调,以前的研究中可能高估了一些生物对海洋酸化的耐受程度。沿海和海洋的生态系统都面临着变化,但两者始于不同的基线,我们需要在未来的实验中考虑这些因素。 该研究团队建议改变海洋酸化实验设计中的步骤,以更好地模拟海洋现在和未来pH/pCO2条件的状态,包括渐进性海洋酸化带来的极端情况,从而提高对不同生物特征、数量和种类灵活性变化的理解,得到能相互解读、交流和利用的实验结果。 (王琳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