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A:《植物修复盐碱土壤的优势》》

  • 编译者: 张毅
  • 发布时间:2024-11-21
  • 植物可帮助盐碱土壤增加碳封存和水储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侵蚀,并提高植物生产力。植物修复还包括利用微生物重建土壤环境并促进植物在劣势环境中的生长。盐碱地区在进行植物修复时,需要选择现有土壤条件能生长和成长的植物物种,包括本体物种和适应性强的非本地物种,并且考虑该地区的综合环境条件以及区域的最终预期用途。
相关报告
  • 《ASA:《盐碱土地的形成与分类》》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4-11-21
    • 本报告介绍了盐渍土/盐碱土在土壤分类学中的分类方法,以及在盐碱土地管理中的作用与局限性。随着人类的活动和生产逐渐远离流动水源正上方的区域,草甸植物和荒漠植物的高度和产量都在不断增加。这些受到盐碱影响的土壤区域会逐渐扩大。在管理盐渍土的时候,需要注意某些黏土种类比其他类型容易发生分散。盐碱土层的不同深度可以为管理方法提供线索,例如,盐碱土层越浅,对土壤管理的限制相对越大。
  • 《土壤修复菌剂在盐碱地治理上显现独特优势》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4-11-21
    • 世界农化网发布《2024生物制剂专刊》指出,土壤修复菌剂是指富含胞外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的菌剂,能够有效修复重茬土壤、酸性土壤、盐碱土壤和次生盐渍化土壤,并且高效讲解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和除草剂残留等。 作为微生物肥料领域的新品类,我国从2018年至今颁发的有效土壤修复菌剂登记证共133张。登记的产品剂型包括粉剂、颗粒和液体,粉剂和颗粒剂型产品相对较多。粉剂不需要经过高温处理,可最大程度保持菌种活性且施用方便,颗粒剂型有效果持久,不易流失的特点;而且液体剂型虽然见效快,但液体容易流失,保持性较差,且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土壤板结。 土壤修复菌剂登记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有效活菌数、胞外多糖、有机质含量,有效活菌数最高指标为25亿/g,有机质最高指标为40.0%,胞外多糖最高为2.0mg/g;有效活菌数最低指标为2.0亿/g,有机质最低指标为10.0%,胞外多糖最低为1.0mg/g。统计数据显示,枯草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等是登记数量排名前5的菌种。在土壤改善方面,适用酸性土壤调剂的产品最多,其次是盐碱土壤和碱性土壤,最后是次生盐渍化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