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开发了新的腐殖酸生产技术》

  • 来源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监测服务-中亚研究
  • 编译者: wanglx
  • 发布时间:2016-04-07
  • 据西伯利亚科学报报道,俄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固体化学与机械化学研究所开发了固相法腐殖酸生产技术。

    腐殖酸是一种天然来源的物质,是腐殖质的主要组成部分,腐殖质通常存在于土壤、泥炭和褐煤中。腐殖酸是一种复杂的含有羧基、酚羟基等官能团的混合物,由于其复杂的分子结构,所以能够保持土壤里的营养物质。传统腐殖酸生产方法为液相法,即用碱溶解原料获得上清液后,再向上清液中加入酸,得到的沉淀物即为腐殖酸产品,但产生的废水污染环境。固体化学与机械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开发了固相反应法,以褐煤为原料,加入一种特殊的机械活化剂后,立即发生固态反应生成腐殖酸产品。目前,该所科研人员已经在实验室研磨机上进行了小批量生产,产品在新西伯利亚市运输与公路局划出的公路隔离带上进行试验,以观察土壤恢复和促进植物生长情况。

  • 原文来源:http://www.cistc.gov.cn/introduction/info_4.asp?column=222&id=89812
相关报告
  • 《穆巴达拉和俄罗斯将合资开发西伯利亚油田》

    • 来源专题:油气成藏评价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05-31
    •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据TABNinfo com网站5月25日俄罗斯圣彼得堡报道, 总部设在阿布扎比的阿联酋领先油气勘探和生产公司穆巴达拉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 (RDIF) 日前组建了一个合资企业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石油分公司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 Neft) 来共同开发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托木斯克地区和鄂木斯克地区的几个油田。 穆巴达拉石油公司和俄罗斯RDIF将获得这些油田的运营商Gazpromneft-沃斯托克公司的49%股权。穆本达拉石油公司将拥有44%的股权, 而俄罗斯RDIF将持有剩余的5%股权 相应的协议是在5月24日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宣布的。 这些油田拥有大约4000万吨 (大约3亿桶) 的探明和概算油气储量。2017年石油产量为160万吨 (大约33000桶/天)。
  • 《新西伯利亚自由电子激光器堪称世界最强红外辐射光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服务
    • 编译者:lib_yaya
    • 发布时间:2016-01-04
    • 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新西伯利亚核物理研究所启动了建造大型研究装置-自由电子激光器(FEL)三期工程。 新西伯利亚的自由电子激光器是基于一种叫做加速器-热交换器的研究设施建造而成的,其中的太赫兹辐射或红外辐射由电子束生成。该研究设施的特点在于,粒子束首先加速器内获得一定能量并向某一方向加速,然后沿相反方向运动并释放能量。由此,不但有可能获得特定的辐射,而且能把能量传递给下一粒子束。 根据俄科院西伯利亚分院核物理所学术秘书阿列克谢?瓦西里耶夫透露,该设备已成为世界上最强的红外辐射光源,这是在保持激光器现有功率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扩展波长范围来实现的。此前的激光器须在更大波长即太赫兹辐射范围内工作,而新的激光器工作范围恰好指向红外辐射。在此波长范围内这将是世界上最强的亚毫米波和红外线辐射光源。目前,自由电子激光器的工作波段为5-240微米,俄新建的自由电子激光器三期工程锁定在5-20微米波段范围。 早在上个世纪俄科学家就开发出了这项技术,但直至2003年自由电子激光器才在新西伯利亚核物理所诞生。2009年,该所又推出了激光器二期工程。此后,该项目的负责人—物理数学博士尼古拉·维诺库罗夫教授获得俄罗斯联邦国家奖。核物理所这台最新自由电子激光设备是投入大量自有资金历时多年建造而成的。按目前价格估算,其价值约为5亿卢布。年内将在新设备上进行首批实验研究,此前科学家还要进行相关调试工作。 新型自由电子激光器有助于开展基础科学特别是物理化学研究。红外辐射可作用于不同物质的分子并导致某些化学反应有别于自然条件下的反应轨迹,从而为控制化学反应过程开辟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