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集团拟转让旗下首座抽水蓄能电站运营公司61%股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wukan
  • 发布时间:2018-06-08
  • 近日,从北京产权交易所获悉,三峡集团拟转让内蒙古呼和浩特抽水蓄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呼蓄公司)61%股权。

    据悉,呼蓄公司运营了内蒙古第一家抽水蓄能电站,而该电站也是三峡集团第一座抽水蓄能水电站。当地政府官网介绍,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是内蒙古第一个抽水蓄能电站,2006年8月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主要承担蒙西电网的调峰填谷等任务,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然而,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从立项到建成,其过程漫长。项目公司2005年就已经成立。直到2014年,这个建设历时近10年、投资67亿元的项目的两台机组才并网发电。

    抽水蓄能电站主要是为了解决电网高峰、低谷之间供需矛盾而产生的,是间接储存电能的一种方式。在用电低谷时,其用过剩电力将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储存起来,然后在用电高峰时将水放出发电,并流入下水库。

    作为内蒙古第一家抽水蓄电站,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颇受风电公司青睐。呼蓄公司前十大股东中,除了持股61%的三峡集团,其他股东是包括华能、大唐、龙源在内的电力巨头旗下风电公司。但呼蓄公司近两年业绩并不理想。挂牌公告显示,公司去年营收为5.13亿元,净利润亏4134.49万元。今年前4月,公司营收为零,净利润亏1.68亿元。

    不过,此次股权转让似乎并不妨碍三峡集团发展抽水蓄能电站的步伐。就在呼蓄公司股权转让前,三峡集团还在投资发展抽水蓄能电站,正在浙江建设的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是中国单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

    长龙山电站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境内,为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规划安装6台单机容量35万千瓦的单级单转速立轴混流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10万千瓦。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是三峡集团继呼蓄电站之后,投资开发的第二座抽水蓄能电站。三峡集团高管2016年9月曾称,长龙山电站的工程、技术、环保等各项指标要全面超过已建成的抽水蓄能电站。

    三峡集团对于抽水蓄能领域似乎颇为重视。去年12月,三峡集团还与山东省政府签订支持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战略合作协议。这次合作项目中,三峡集团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投资建设燃气热电联供项目、抽水蓄能电站和电力市场改革。

相关报告
  • 《总投资107亿 全球最高抽水蓄能电站获批》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27
    • 全球最高水头抽水蓄能电站获核准。 据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三峡集团)官微消息,12月23日,三峡集团所属三峡建工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获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 这标志着,天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式取得“开工令”。 天台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坦头镇泳溪乡境内,总投资107.4亿元,计划安装四台单机容量42.5万千瓦的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70万千瓦。 其中,电站额定水头724米,为全球最高;单机容量位居国内抽蓄电站之首;上下引水斜井长度483.4米,位列全国第一。 水利水电工程水头是指上游蓄水的水平面至下游(尾水)水面的垂直高度,代表了水的位能(势能)。 水头越高,位能越大,同等流量能发的电也就多。低水头即指水头差较小,可储蓄的水体的单位势能较小,同等流量能发的电也就少。 天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浙江省“十四五”期间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也是三峡建工“十四五”期间首个核准的抽水蓄能电站。 电站建成以后,预计年发电量17亿千瓦时,主要承担浙江电网的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储能及紧急事故备用等,并为华东电网提供灵活调度能力。 天台抽水蓄能电站于今年3月19日通过三大专题审查,10月29日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 该项目计划12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7月实现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27年5月实现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业内普遍认为,抽水蓄能技术成熟、综合成本低,是唯一经过长时间实践验证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也是保障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途径。 目前,国内抽水蓄能电站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仅为2.2%,建设进度滞后于电力系统需求,难以满足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直以来,地理限制及盈利能力是抽水蓄能发展的制约因素。 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有着极大的地理限制,建造要求条件严苛。同时,抽水蓄能电站的投资成本较高,一般需要30年以上的回报周期。 “十三五”时期,由于容量电价无法正常疏导和回收,抽水蓄能装机增速一路走低。 2018年,因连年巨亏,三峡集团甚至出让了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股权。 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自1996年筹建,2014年并网发电。2017年,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净亏损4134.49万元,2018年净亏损约1.68亿元。 彼时,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内唯一由发电企业独立运营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也是三峡集团以投资为主建设的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 此后,三峡能源在浙江省加大了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 今年3月,三峡集团历时五年多建设的浙江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在浙江安吉正式发电。该电站是三峡集团投资、建设、运营全过程主导的第一个完整抽水蓄能项目。 今年以来,抽水蓄能迎来多项政策利好。 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明确以竞争性方式形成电量电价,将容量电价纳入输配电价回收,逐步推动抽水蓄能电站进入市场,充分发挥电价信号作用。 7月26日,《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印发,特别强调推行分时电价的重要目的就是抽水蓄能和为新型储能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9月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投产总规模1.2亿千瓦左右。 截至2020年底,全国抽水蓄能装机在3100万千瓦左右,要实现2030年投产1.2亿千瓦的目标,意味着十年需要新增约9000万千瓦的装机量。 发电企业和地方能源集团因此加大了对抽水蓄能站点资源的布局力度,也有一些民营资本入局抽水蓄能建设。 此前,抽水蓄能电站以电网公司控股为主,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大电网公司的在运装机量占比约90%,少数由地方国企控股,其余为发电企业控股。 三峡集团是最为积极的参与者,也是获得站点资源最多的发电集团。 据《南方电网报》,日前三峡集团已经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取得了3450万千瓦抽水蓄能储备资源。 此外,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国家电投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华润电力共取得1460万千瓦储备项目。中核集团也获得甘肃黄龙、湖南道县、湖北广水等五个抽水蓄能项目。 三峡集团副总工程师李斌在今年9月举办的抽水蓄能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表示,三峡集团在三北地区布局了一批抽水蓄能项目,这里新能源资源丰富,但大多数省份用电规模有限,如果全部抽水蓄能都要在本地疏导,存在一定压力。 今年9月28,三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三峡能源(600905.SH)公告称,为获取优质抽水蓄能参股资源,拟以货币形式认缴出资3.2亿元,与内蒙古电力公司等共同发起设立乌海抽水蓄能公司。 三峡集团成立于1993年9月,是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和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截至2021年6月底,三峡集团可控、在建和权益装机达1.4亿千瓦,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元。
  • 《抽水蓄能迎来跨越式发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09
    • 2月2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载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的署名文章《坚决扛牢电网责任 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文章提出:“(国家电网)力争到2030年公司经营区抽蓄电站装机由目前2630万千瓦提高到1亿千瓦、电化学储能由300万千瓦提高到1亿千瓦。” 电能难以储存,在众多储能模式中,抽水蓄能电站被誉为超级“充电宝”——可利用电力系统负荷低谷时剩余电能从下水库抽水至上水库,将电能转化为水的势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水从上水库通过管道直冲而下,将势能转化为电能,实现“放电”。 抽水蓄能具有调峰、填谷、调频、调相、事故备用等多种功能,是目前最成熟、最可靠、最安全、最具大规模开发潜力的储能技术,对于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低碳转型压力不断增加,我国全力以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抽水蓄能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期。 政策支持利好产业发展 2021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要求,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四五”再翻一番,达到1.2亿千瓦左右。面对1.2亿千瓦这样高的装机目标,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相关负责人在当月召开的媒体吹风会上指出,从设计、施工到相关装备制造,我国都有足够的产业能力支撑起庞大的新增装机需求。 招商证券认为,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预计抽水蓄能这一细分储能品种的建设进度可能会超过预期。 中信建投证券测算,“十四五”期间,抽水蓄能年均新增装机量将达到约600万千瓦,“十五五”将进一步提升至1200万千瓦。从过往数据来看,抽水蓄能年均新增装机规模也仅为200万千瓦左右。按平均每千瓦0.5万元投资规模计算,“十四五”和“十五五”年均新增投资规模将分别达到200亿元和500亿元左右。 在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看来,《规划》中提及的“常规水电站的抽水蓄能改造”也非常重要。“由常规水电站改造的混合式抽水蓄能往往运行成本比较低,服务新能源消纳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优势明显,应该得到重视。” 抽水蓄能项目多点开花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抽水蓄能的工程项目也不断落地。开年以来,抽水蓄能项目签约、开工消息不断:1月30日,投资逾86亿元、装机120万千瓦的乌海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核准批复;2月10日,总投资70亿元、120万千瓦的晓峰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在武汉签约,落户湖北夷陵;2月10日,国投电力公司与山西省河津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计划开发12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2月14日,总装机140万千瓦的湖北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开工仪式在湖北罗田举行……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今,已有超过1亿千瓦抽水蓄能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超过2470万千瓦,成为抽水蓄能项目建设的主力军。 当前,抽水蓄能成为两大电网公司“十四五”时期布局的重点领域之一。在我国已投运的抽水蓄能电站中,国家电网公司下属的国网新源和南方电网公司下属的南网调峰调频公司占据主要份额。 2021年10月,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在南方五省区抽水蓄能建设动员会上宣布,公司将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未来10年建成投产2100万千瓦抽水蓄能,同时开工建设1500万千瓦“十六五”期间计划投产的抽水蓄能,总投资约2000亿元,可以满足2030年南方五省区约2.5亿千瓦新能源的接入与消纳。 积极描绘宏伟蓝图的同时,两大电网公司对旗下的抽水蓄能资产进行了重组。2021年11月,国家电网公司将持有的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51.54%股权全部无偿划转至国网新源集团有限公司,并将旗下抽水蓄能资产做了整合。重组后,国网新源集团公司将成为国家电网抽水蓄能业务的平台公司。 2月15日,主营水力发电的云南文山电力发布公告称,拟以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持有的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100%股权。根据此前公告,文山电力将成为南方电网抽水蓄能业务的上市公司平台。 “抽水蓄能是目前全球公认最成熟、最可靠、最清洁、最经济的储能手段,同时还可为电力系统提供必要的转动惯量、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与现有其他调峰、储能措施相比,具有较大的综合优势。”水电总院总工程师彭才德指出。 “提高电网接纳新能源能力的最优方式,显然是建设抽水蓄能或者电化学储能。不过从技术层面看,目前电网中最经济、最有效的储能方式,还是抽水蓄能。这也是当前国际社会共识。”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向笔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