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孪生技术观测的海洋预报》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4-02-27
  • 近期,五个改变环境科学的数字孪生项目,获得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与英国气象局合作提供的总额为280万英镑的资助。这些项目是自然环境孪生能力(TWINE)计划的一部分。据悉,TWINE计划是2022年11月宣布的17个地球观测投资计划(EOIP)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经费总计2亿英镑。
    数字孪生试点项目将展示使用地球观测数据和新兴数字孪生技术研究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灾害等优先环境科学。这五个项目将由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国家海洋科学中心、剑桥大学、赫尔大学和普利茅斯大学的科学家领导。他们将在以下领域开发数字孪生:
    (1)沿海海洋生态系统与海洋系统模型的同化;
    (2)海洋滑翔机观测海洋模型,支持天气预报;
    (3)飞机的运行飞行;
    (4)约克郡赫尔和东里丁的水相关灾害预报;
    (5)开发波浪危险预警工具;(李亚清 编译;熊萍 校稿)

  • 原文来源:https://www.ukri.org/news/digital-twin-projects-to-transform-environmental-science/
相关报告
  • 《海洋预报》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3-31
    • 《海洋预报》系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办,海洋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海洋科技刊物。该刊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确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  该刊主要探讨海洋、气象学科的理论研究;交流预报技术方法;总结预报服务经验;报道科研成果、科技信息及国内外海洋、气象界科技最新动态及展望。
  • 《《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7-06-02
    • 日前,国家海洋局印发《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加强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海洋综合观测能力明显增强,海洋预警报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基础更加完善,海洋公共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规划》以“需求引领,改革创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整合资源,开放共享”为基本原则。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为目标,努力实现防灾减灾工作从注重灾害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的“三个转变”,健全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提升海洋环境保障服务工作主动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实现海洋综合观测能力明显增强,按照“一站多能”的总体构想,将具备条件的部分海洋站升级为中心站,同时新建、升级和改造一批岸(岛礁)基、离岸海洋观测站(点),使我国沿岸平均100公里范围内有1个海洋观测站(点),建设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海洋预警报服务水平稳步提高,近海海洋灾害预警报准确率在“十二五”基础上提高3%~5%;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基础更加完善,强化重点区域的海洋灾害风险管控,加强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海洋公共服务能力有效提升,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专业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公共服务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主要完成6大重点任务。一是加强海洋观测能力,优化海洋观测系统布局,增强观测系统运维能力。二是提升海洋预报水平,强化海洋预报业务管理,突破海洋预报关键技术,增强海洋预报支撑能力。三是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夯实海洋减灾工作基础,提升海洋减灾决策服务能力,开展海洋减灾宣传教育。四是深化海洋环境保障与服务工作,完善数据传输网络,提升海洋信息服务能力,强化专题环境保障工作。五是积极开展海洋预报减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高海洋气候监测预测水平,加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六是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壮大人才队伍规模,提高从业人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