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3-06
  • 李克强: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李克强总理3月4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经济、农业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中国过去40年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今后要进一步发展依然要靠改革。什么是改革?改革就是更大程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如何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处理好二者关系。

       李克强:该做的事政府会多做,不该做的事就不做 3月4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经济、农业界委员联组会上,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委员对李克强总理说,我们特别赞许本届政府力推的“放管服”改革:正因为政府在一些领域的“少做事”,更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但在推动人工智能方面,我们又希望政府能“多做些事”。总理当即回答,该做的事政府会多做,不该做的事就不做。

       总理说,我也当过农民,说起农业很有感情 李克强总理3月4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经济、农业界委员联组会时说,我也当过农民,说起农业很有感情。目前我国谷物虽然整体供略大于求,但有些农产品仍然依赖进口。要发展高质量农业,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作用完善重要农产品收储机制,更大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培育和壮大新动能,以“互联网+”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尽早走出一条农业现代、农民富裕、农村美丽的路子。眼下春播在即,我衷心祝福我们国家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李克强要求部门负责人要尽可能采纳政协委员建议 3月4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经济、农业界委员联组会,先后听取七位委员的建议。总理说,大家的发言讲得都很好,许多建议对政府工作很有启发。今天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也来听会了,请大家回去后认真梳理、逐一研究委员们今天的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可能采纳。

相关报告
  • 《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04-08
    •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浙江考察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从“两山论”到“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浙江余村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端和根植于中国大地,始终牢牢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具有强大的理论前瞻性和实践指导性。   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本质上说就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这种相互制约就是矛盾对立统一关系的表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者是一对矛盾,需要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去认识和把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诉求和发展阶段性要求我们必须要完成现代化进程,需要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在不断地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创新发展模式,实现有限资源下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应该是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该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不是对立的,实现协调一致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通过转变发展理念,通过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激活生态环境的自然资本属性,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而得到生态经济带来的生态回馈。   从生态经济学视角看,“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论断,科学地指出了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巨大价值。有了这个理论基础,才能实现发展从投资生态到生态回馈,才能使很多在原有的工业文明发展评价标准体系下的资源欠缺地区变成自然资本富集地区,这种创新性的变化带来的将是发展思路的创新和发展模式的演进。“许多贫困地区一说穷,就说穷在了山高沟深偏远。其实,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些地方要想富,恰恰要在山水上做文章。”“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建立起适宜自然资本禀赋和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也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关键。新时代的“五位一体”发展格局,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注入中国经济转型中,生态经济正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动力来源。生态经济是以生态技术创新为先导、以自然资本增值与持续利用为基础、以绿色生产生活模式为支撑、以完善的生态制度为保障的新经济形态,是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为生态回馈的重要路径,只要坚定信心发展适合本地区的生态经济,就一定会实现“芝麻开花节节高”。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出更加完整的理论体系、更加实用的实践路径和更大范围的价值认同。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建设模式给世界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道路选择,中国的生态现代化治理体系为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全新的理念,中国的生态现代化文化给人类携手解决共同面对的生态问题提供了全新的价值共识。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加强新能源开发和煤炭清洁利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19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15日晚在中南海紫光阁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对话会。对话会以视频方式举行。 来自施耐德电气、陶氏、ABB、松下电器、嘉吉、力拓、星巴克、大众等近30家世界500强公司负责人围绕创新发展、绿色低碳转型、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新机遇等议题发言。李克强赞赏跨国公司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作出的贡献,并同与会代表深入互动交流。 李克强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发展中市场。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激发创新理念、释放创新活力。我们将继续实施好制度性减税降费安排,包括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等,以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通过公平普惠的市场化办法支持企业创新和技术改造。通过技术创新与合作,加强新能源开发和煤炭清洁利用,在保障能源电力供应的同时努力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更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李克强指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改革开放是必由之路。我们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健全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体系,让中国长期成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欢迎各国企业继续扩大对华投资,深化各领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李克强介绍了中国经济形势,表示我们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面对新的下行压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基本面长期向好。中国有1.5亿市场主体,构成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我们将千方百计助企纾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夯实稳经济稳就业的基础。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聚众智、汇众力,扩大就业空间和增强社会创造力。继续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实施宏观政策,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通过组合式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等帮助他们减负,让更多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与会企业家感谢中国政府在疫情期间为在华外资企业正常运营提供的宝贵支持,赞赏中方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积极努力,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愿积极参与和助力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进程。希望继续加强在创新、数字经济、卫生健康、粮食安全、绿色低碳转型、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合作,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向世界发出携手合作、共促经济复苏的积极信号。 王毅、何立峰参加上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