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荧光碳纳米粒子,通常被称为碳点(CDs),通过微波辐射、水热条件或室温下的溶液化学等不同的缩聚方法合成,并进行化学功能化。将CDs沉积在TiO2薄膜上,作为钙钛矿光电转化的电子传递层和光电化学水分解的阳极进行探测。不含氧的氮镉导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增加了约50 mV。所有类型的CD在水分裂过程中都产生了改善的光电流,特别是巯基和丁基链功能化的CD。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在连续操作下是稳定的。电极的其他电化学特性,如伏安图形状、起始电位和开路电位,在cd沉积时几乎保持不变。只有入射光子对电流的转换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吸收范围向更长的波长扩展约20 nm。本研究为提高n型半导体在光伏电池和光电化学制氢中的性能提供了机理和电极布置方面的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