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金陵晚报 作者:于飞 发布:鄱湖人家2017/2/20 7:12:54
▲南京湿地生态越来越好,成为鸟类栖息地。 金陵晚报记者 张华 摄
江苏省日前发布全省湿地校正最新结果,记者获悉,截至2016年,江苏湿地面积为282.19万公顷。
值得警惕的是,目前江苏多个城市人工湿地面积已普遍大过自然湿地。
南京人工湿地大于自然湿地
记者了解到,江苏自然湿地目前有195.32万公顷,其中近海与海岸湿地98.61万公顷,河流湿地38.91万公顷,湖泊湿地55.11万公顷,沼泽湿地2.69万公顷,而江苏省的人工湿地面积为86.87万公顷。
据悉,南京目前湿地总面积为9.73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4.6万公顷,人工湿地5.13万公顷,这也是人工湿地面积增长首次超过了天然湿地。记者注意到,这种局面在城市普遍存在。
专家认为,“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相比,其生态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自然湿地具有强大的防风固岸、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降解污染物等生态功能,人工湿地则大打折扣。另外,人工湿地承载了人们的主观目的性,考虑的更多是经济效益”。
江苏省林科院专家告诉记者,“湿地资源调查时,我们把人工湿地分为5个类型:库塘、人工湖、水产养殖场、水稻田、盐田。除了库塘具有部分自然湖泊属性以外,其他4类人工湿地基本不具备自然湿地的生态功能。”据了解,新增的人工湿地中,人工湖类型最多。
人工湿地不能替代自然湿地
“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不能互相替代。”专家表示,虽然修建的水库和人工库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然属性会越来越明显,接近自然湖泊功能,但是与天然湖泊毕竟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很大差别。
“自然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而人工湿地的物种相对单调,例如鱼塘只有养殖的鱼种,水稻田只种植作物,物种较单一化。”他说,自然湿地的大面积萎缩,带来的不仅仅是水面的缩减,还有物种的消亡和生态的恶化。
值得庆幸的是,南京但对湿地的保护也愈发收到重视,建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保护措施正在广泛施行。去年南京对自然湿地保护率提升到了47.2%,湿地恢复面积也达到了3844亩。
推荐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