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在贵阳召开》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11-19
  • 本站讯 11月11日,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讲话、治水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交流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成效和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省长尹力出席会议并讲话,贵州省省长谌贻琴到会致辞,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水利部副部长陆桂华主持会议,委员会秘书长、长江委主任马建华作工作报告,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副省长吴强宣读《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贵阳倡议书》。 尹力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上游七省(直辖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取得了显著成绩。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逐年下降,5年累计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比2011年减少了3.19万平方公里,减幅达11.4%;退耕还林还草面积不断扩大和巩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2.5%;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整体步入良性循环。 尹力深入分析了新时代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目标和要求。尹力强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讲话、治水重要讲话精神,对做好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作为重要政治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持之以恒抓好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努力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要深刻把握新时代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坚持统筹谋划、系统防治,坚持综合治理、放大效益,坚持依法监督、严格管控。要切实推动当前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工作落实,加大执法监管、重点工程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智慧水保”建设的力度。要努力构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齐抓共管大格局,进一步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加强协作合作,完善政策机制,增强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 陆桂华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会议对于做好新时代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意义重大。七省(直辖市)水利部门要按照此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治水总基调,大力推动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紧紧围绕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水土保持监管;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紧紧围绕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定位,着力解决坡耕地水土流失突出问题;紧紧围绕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科学完备的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支撑体系。陆桂华强调,做好新时代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任务十分艰巨繁重,需要广泛凝聚工作合力。有关省(直辖市)和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引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形成联动共治格局,提升综合防治水平,为推动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马建华在报告中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上游七省(直辖市)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的进展与成效,深入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针对下一步工作,马建华提出,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系统治理、两手发力,补齐水土保持短板;要强化监督,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稳定水土保持队伍,提升人员能力,动员全社会建设美丽长江。 会议组织学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讲话、治水重要讲话精神。七省(直辖市)发出了《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贵阳倡议书》,号召全社会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绿色长江。倡议提高政治站位,护航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勇担主体责任,构建最严格生态保护机制;坚守生态红线,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廊道;坚持以民为本,创建和谐共生的美丽长江;全面强化监管,提升水土保持社会管理水平。 云南、贵州、四川、甘肃、湖北、重庆、陕西等七省(直辖市)在会上交流了经验,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和单位在会上发言。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有关部委、七省(直辖市)的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相关报告
  • 《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3-26
    • 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简称上游水文局)隶属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该站点由上游水文局编制,通过对长江巫峡以上干流和主要支流下游的水文测验、河道地形测量、水文水资源勘测设计、水环境监测与分析评价、水文情报预报、测报自动化仪器设备研制及水政监察工作。收集了长江上游主要江段多年的系列资料,为国家的水利工程建设、防汛抗旱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料。
  • 《 水土保持篇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08-10
    • 来源:长江水利网  时间:2015年12月29日 这个用来记录和显示点击数: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获国务院批复。《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蓝图和重要依据,是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的行动指南,这是我国首部国家级水土保持规划。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在刚发布不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里明确了要“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越加凸显。长江水利网记者就《规划》获批对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影响等有关焦点问题,采访了长江委水土保持局局长廖纯艳、副局长冯明汉。 长江水利网:长江流域“十二五”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那些显著成效? 廖纯艳:重点回顾一下“十二五”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效。在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水土保持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点防治提速增效。五年来,全流域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08万km2。其中,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51万km2,完成中央投资100.81亿元,国家投资比“十一五”期间增加1.15倍。目前,流域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坡耕地治理试点工程、石漠化治理项目、丹江口水库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稳步推进,革命老区水土保持工程启动实施,云贵鄂渝世行贷款水土保持项目通过了世行的评估验收,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已覆盖了流域14个省(区、市)、417个县(市、区),水土流失治理速度明显加快,投资倍增。 二是监督管理依法强化。各地以贯彻落实2011年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为契机,监督管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全流域已有15个省(区、市)出台了省级水土保持实施办法或条例,455个县(区、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达标通过验收,水土保持配套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依法行政、监督检查已成常态,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得到落实。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全流域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超过4万个,1.15万个项目按照水土保持“三同时”的要求,开展了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流域机构和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对7.38万个生产建设项目开展了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了一批水土保持违法案件,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近30亿元;生产建设单位投入水土保持资金1200多亿元,防治水土流失面积6万多km2。 三是基础工作不断夯实。《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分别获国务院批复,《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南方崩岗防治规划》已先后实施并取得成效,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专项普查工作,全面查清了流域水土保持基本情况;启动了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持续开展,五年共发布省级以上水土保持公报43份;流域及各省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建成,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四是科技支撑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及使用管理等专题调研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嘉陵江流域水土保持防治成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防治技术等专题研究,完成了流域(片)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分工作,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推广应用;已建成的25个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和6个中小学生水土保持社会教育实践基地,水土保持示范、科普、宣传、教育和科研推广作用日益凸显。 五是国策宣传教育与时俱进。围绕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开展了形式多样、广泛持久的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五年来,各地共开展水土保持大型宣传活动200余次,在中央和省级电视台播报水土保持新闻、公益广告等252条,制作水土保持专题片20余部、印发出版水土保持宣传画册、科普读物逾百万份(册),水土保持法制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深入人心,形成了良好的水土保持舆论氛围。 长江水利网:今年10月国务院批复了《全国水土保持规划》,水利部于10月27日召开贯彻《规划》视频会议,全面部署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请您介绍一下,当前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的现状分别是什么? 冯明汉:2013年完成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资料时间点是2011年底),实际上是全国第四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据统计,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38.47万km2,占流域总面积的21.4%,其中:水力侵蚀面积为36.12万km2,风力侵蚀面积2.35万km2。另外,有冻融侵蚀9.62万km2。 水土保持现状,从数字上看,2013年第一次水利普查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相比1999年第二次全国遥感调查公布的流域水土流失面积53.08万km2,减少了14.63万km2,减少幅度达27.6%,全流域总体上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累计达到35.85万km2。 长江水利网:在《全国水土保持规划》里,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有那些特点和亮点? 冯明汉:本次规划范围为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近期水平年为2020 年,远期水平年为2030年。虽然没有按照流域来编制规划,但对流域水土保持仍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首先是明确了水土保持分区。全国区划采取三级分区体系。一级区为总体格局区,确定全国水土保持工作战略部署与水土流失防治方略,反映水土资源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的总体格局。二级区为区域协调区,协调跨流域、跨省区的重大区域性规划目标、任务及重点。三级区为基本功能区,确定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及技术体系,作为重点项目布局与规划的基础。全国共划分8个一级区、41个二级区、117个三级区。其中长江流域涉及南方红壤区、西南紫色土区、西南岩溶区和青藏高原区4个一级区、17个二级区、40多个三级区。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应以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为基础,明确各区的水土保持的目标、任务、布局和对策措施,为分类指导、科学治理提供依据。 其次是重新划定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依据2011年颁布实施的新《水土保持法》,对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水利部公告了42个全国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进行了重新划分,本次规划划分了23个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17个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针对长江流域,长江源区、金沙江上游岷江、嘉陵江上游、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武陵山区、湘资沅水上游、桐柏山大别山等区域仍然是预防保护的重点;金沙江下游、嘉陵江及沱江中下游、三峡库区、湘资沅水中游、乌江赤水河中游等是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 第三是提出了重点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的重点项目。《规划》在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基础上,与现有水土保持重点项目的安排相协调,结合今后一段时期水土保持需求,提出了重点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重点项目。预防重点项目分为重要江河源头区、重要引用水水源地和北方水蚀风蚀交错区3大类,涉及长江流域的主要是前两类,规划的重点项目有三江源区、嘉陵江源区、三江并流和泯江源头区、清江澧水源区、丹江口库区水源地、桐柏山大别山水源地水土保持项目。重点治理项目划分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侵蚀沟(含崩岗)综合治理、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利用4大类,每类项目都列出了涉及的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县(市、区)名称及近远期治理规模。 长江水利网:遵循《全国水土保持规划》,今后长江委水土保持的重点工作有那些? 廖纯艳:按照《规划》中提出的水土保持工作总体布局和主要任务,今后长江委水土保持的重点工作有:一是全面实施预防保护,促进自然修复,强化生产建设活动和项目水土保持管理,重点突出重要水源地、重要江河源头区、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预防。二是在水土流失地区,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结合国家级水土流失区的划分,重点突出水土流失相对严重地区、坡耕地相对集中区域,以及崩岗侵蚀沟相对密集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三是建立健全综合监管体系,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完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长江水利网:结合《规划》,您对下一步特别是“十三五”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有怎样的思考和建议? 廖纯艳:第一、要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新要求。当前,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形势大好,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台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见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了“十三五”规划十大目标任务,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和战略部署为长江保护开发与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做好新常态下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的行动指南。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生态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系列论述,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新要求。 第二、深刻认识新常态下流域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挑战。经过近三十年的水土保持重点防治,长江流域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由增至减,生态环境总体向好的良好局面,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新常态下流域水土保持工作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一是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依然艰巨,目前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38.5万km2,占流域总面的21%;上中游广大山区还有1亿多亩坡耕地、4000多条泥石流沟,数万个崩岗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流域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区和生态脆弱区的预防保护任务艰巨。流失面积大、侵蚀强度大、潜在危害大、治理难度大、预防保护任务重,是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短板。二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大多是我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目前在川西地区、西南石漠化地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和革命老区还集中分布着20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贫困人口集中、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甚至恶化,不仅给水土保持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也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攻克的难题。三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矛盾依旧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全面推进,流域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提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加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潜在威胁和压力不断增大,成为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 第三、科学布局、明确目标,扎实做好“十三五”流域水土保持各项工作。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和《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十三五”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工作主要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省级以上重点预防保护区得到有效预防保护,重点防治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治理,流域生态进一步趋向好转。 具体目标是:力争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5万km2,实施预防与生态修复面积10万km2,中度以上的侵蚀强度明显下降;监督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全面落实,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与恢复,年均减少土壤流失量3亿吨,输入江河湖库的泥沙有效减少;建立和完善流域水土保持监测评价体系,继续开展流域重点支流和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充分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监管手段,逐步实现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情况的实时监控,完善流域水土保持监测本底数据库,定期发布水土保持公告,为科学评价水土保持成效和依法实行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提供支撑。 责任编辑:周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