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米!电气风电再破国内海上风电叶片纪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07
  • 7月5日,由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自主研发的S112超长海上风电叶片顺利下线。该叶片长达112米,是目前国内最长海上风电叶片,其下线标志着电气风电迈上了海上风机大风轮时代的新台阶。

     

    风能捕获 稳定性高

    采用高升阻比/低粗糙度敏感性的翼型族,叶片具备优异的风能捕获能力。

    对复杂的环境具备高鲁棒性,能保证叶片在生命周期内具有高稳定性。

    平台化设计 平衡最优

    采用平台化设计方法,运用自主开发的数字化技术,使整机效率和载荷达到最优平衡。

    设计创新 安全可靠

    采用弯扭耦合设计技术,将柔性叶片的变形耦合作为关键设计考量,保证叶片发电量和安全高可靠性。

    按照国际最新标准IEC61400-5设计,对叶片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校核。

    通过结构创新,将叶片重量降至最轻,使整机的成本及可靠性能达到最优。

    材料优势 模块化设计

    采用碳纤维叶片设计技术,充分发挥碳纤维材料的比模量高、比强度高等优势,使机组更加轻盈高效。

    采用面向制造的模块化设计和界面融合技术,为未来提升批量制造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全生命周期极致打造

    依托DFX way®工程师思维,叶片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海上大叶片的生产、运输、安装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努力打造出这款极致的风电叶片。

    “技术创新驱动,开发高竞争力的叶片产品,使叶片全产业链持续降本”是电气风电叶片设计团队的使命坚守。面对海上风电的蓬勃发展与激烈竞争,作为国内领先的海上风机制造商与服务商,电气风电始终追求变革、不断创新,致力于以更优的解决方案满足海上风机对高可靠性的要求。

    通过技术领先,为客户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通过极致研发与设计,努力为客户实现需求、成就自身,这是“精于风”的电气风电的使命与前进方向。

相关报告
  • 《海上风机叶片进入“百米级时代”》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16
    • 风电叶片是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重要部件之一,素有风力发电机“灵魂”之称。近日,东方电气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B1030A型风电叶片在山东制造基地下线。该叶片长度103米,是目前我国已下线的最长风电叶片。 今年2月,长度达102米的10兆瓦-SR210型叶片,在江苏盐城基地实现发货交付,它既是世界上最长的10兆瓦风电叶片,又是国内首款百米级超长柔性碳纤维叶片。自此以后,多家整机制造企业陆续宣布百米级风电叶片下线。在业内人士看来,我国海上风机叶片“百米级时代”已到来。随着风机叶片不断刷新长度,风电市场也对叶片原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 叶片大型化趋势明显 一直以来,大功率风机是风电降本的主要手段,随之而来的,则是叶片尺寸的不断增加。“叶轮直径越长,扫风面积越大,发电量越大”,这已是业界普遍达成的共识。 据行业研究数据,我国风机叶片大型化趋势已十分明显,新增风电机组平均风轮直径已由 2008年的65米提升至2018年的120米。近两年,叶片长度的增长更是让风轮直径进一步增加。 今年2月,中国船舶集团宣布10兆瓦海上风机正式下线,配套叶片长度达102米,这也是我国首个长度超过100米的风机叶片。随后,9月,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发布消息称,长达102米的海上风电叶片问市,今年11月,东方电气集团宣布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长达103米的叶片正式下线,再度刷新我国叶片纪录。 叶片长度的“成长空间”远不止于此。截至目前,明阳智慧、通用可再生能源、维斯塔斯等整机制造商也已陆续发布研发规划,宣布将推出更高单机功率和更大叶片尺寸的海上风机。根据明阳智慧发布的消息,该公司正在研发单机功率为1.6万千瓦的海上风机,预期叶片长度为118米。今年10月,国际整机巨头维斯塔斯宣布将推出单机功率为1.5万千瓦的海上风机,预计风机叶片长度能够达到115.5米。 叶片材料急需轻量化 有测算显示,叶片重量增加与叶片长度的立方成正比,叶片长度的快速提升就意味着叶片重量的快速增长。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风机、叶片等设备尺寸的提升,实际上已经大幅提高了风电运输成本,尤其随着风电走向深海远海,叶片等大型零部件的运输更是一大难题。 记者了解到,风机叶片主要原材料包括树脂基、粘接剂、芯材以及增强材料等,而玻璃纤维是目前市面上主要的增强材料组成。在业内人士看来,传统的玻璃纤维材料亟需轻量化材料替代,而碳纤维是目前最具潜力的材料之一。 碳纤维是一种碳主链结构的高性能纤维材料,含碳量超 90%,具有质量轻、高强度、耐腐蚀、抗疲劳等优异性能,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工业应用等多个领域。 “将碳纤维应用于叶片中,将能够有效减轻叶片质量,增加叶片强度,尤其在海上高盐高湿的环境下,叶片中碳纤维材料也能够提升耐腐蚀性能,更加适用于恶劣的气候条件。”一位叶片制造从业人士告诉记者。 碳纤维国产化进程加快 “百米以上的风机叶片不得不用到碳纤维,但实际上,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不断涨价,这也包括了碳纤维。在过去的一年里,碳纤维价格涨幅已超过30%。”某风电从业人士指出。 市场研究机构民生证券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风电风机材料成本占比在95%以上,其中叶片占风机材料成本20%左右。对于国家补贴即将退坡的海上风电行业来说,降本压力已蔓延至全产业链,碳纤维的经济性成为未来叶片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 此前,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实际上,我国碳纤维市场供应仍较为依赖进口,除了碳纤维本身的性能外,影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还有胶和树脂的配方,并且涉及复杂的生产过程和固化工艺。“国际碳纤维生产厂家交付能力跟不上需求,而国产碳纤维则面临着大规模生产性能不稳定等难点,这一现状很可能对大尺寸叶片批量化生产带来挑战。但近年来,碳纤维国产化进程已逐步加快,现阶段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已十分迅速,与美日等国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商业化产品的整体性能预期将有所提升。” 上述风电从业人士则指出,风电叶片对碳纤维的应用需求将为国产碳纤维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如果国内碳纤维行业能够与风电行业形成良好的互动,将有助于推动碳纤维在风电行业的批量应用,形成良性循环。
  • 《双瑞风电产能版图再升级——东营基地建成投产,首支叶片成功下线》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6-16
    • 6月13日,双瑞风电东营基地迎来里程碑时刻——首支叶片成功下线,这片“空中巨擘”长108米,扫风面积超3.8万平方米,相当于5.3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其成功下线标志着东营基地已具备百米级以上大型叶片的规模化制造能力,彰显了双瑞风电在大型风电叶片领域高效、规模化制造能力的持续突破,为满足客户对大型化、高可靠性风电装备的需求提供了坚实的本地化交付保障。 以客户为中心 构建本地化价值交付体系 双瑞风电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理念,精准布局全国风能资源富集区,构建了东北、西北、渤中、东南沿海四大协同发展的战略制造基地群。作为环渤海区域的核心制造与服务枢纽,东营基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开发区,占地350亩,拥有10万平方米现代化厂房,具备年产超300套百米级以上叶片的生产能力,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紧邻优质港口,可满足客户更广阔的海上风电项目“临港制造 + 便捷交付”需求,显著缩短对环渤海地区重点客户的交付半径和响应时间,实现大型风电叶片的“就近生产、就近交付”。这不仅有效降低客户物流成本,更能大幅提升项目执行效率,敏捷响应环渤海风电场群的规模化开发需求,为客户创造显著的时效与成本优势。 行业领先测试平台 为客户提供系统性的质量保障 除了具备大兆瓦叶片的生产制造能力,东营基地承载着双瑞风电强化技术创新根基、构建叶片可靠性体系的核心——这里运营着全球领先的大型风电叶片全尺寸静动态测试平台。 东营基地具备测试150米级别大尺寸叶片的能力,搭载了先进的多点协同高精度加载系统,可精确模拟叶片实际运行中的极端载荷,完成极限、疲劳等严苛测试,其测试精度、加载复杂度和工况覆盖范围均达行业顶尖水平,是创新技术研发与验证的强力引擎。 作为国内风电叶片行业的标志性实验验证基地,该平台为双瑞风电各型叶片提供了全面的全尺寸验证环境,极大缩短了新产品研发验证周期,为交付给客户的叶片产品的设计可靠性与结构安全性提供坚实保障,是构建“双瑞可靠性体系” 的基础。它持续夯实双瑞风电在大型复合材料结构件领域的研发功底,以及在前沿材料应用、新技术开发、新工艺探索、智能制造升级及新产业拓展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为进一步满足客户更高效、更可靠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双瑞价值。 聚焦客户价值 驱动区域产业升级 双瑞风电在东营基地的持续投入和产能升级,是其“以客户为中心,布局贴近市场”核心战略的坚定实践,通过优化全国产能布局,强化东营基地作为环渤海核心市场的制造与交付中心地位,提升本地化响应,大幅缩短供应链,实现更快速、更灵活的客户项目交付;依托行业领先的测试平台构建完整测试验证体系,确保产品可靠性。 东营基地产能与测试能力的双重价值,不仅将有力提升双瑞风电服务和保障客户的能力,更将直接服务于山东省及环渤海地区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区域绿色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百米叶片下线到全国产能网络成型,双瑞风电正构建以东营基地为代表的“海陆交付能力 + 可靠性验证能力” 双轮驱动优势,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从研发到交付的全链条解决方案。随着四大基地群产能弹性持续释放,双瑞风电正加速推动 “双碳” 目标下的产业革新,让绿色能源的叶片在更多风场扬起 “中国智造” 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