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核磁共振光谱仪落户德国哥廷根》

  • 来源专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知识集成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魏韧
  • 发布时间:2021-03-16
  • 全球三大功能最强大的高分辨率1.2GHz核磁共振光谱仪之一落户哥廷根。该设施重8吨,价值1250万欧元。它凭借其磁场强度,为高分辨率核磁共振(NMR)光谱设立了新的标准:28.2T–比地球磁场强近60万倍。目前这种高性能仪器只有三台,除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在哥廷根运行的这台外,另外两台由佛罗伦萨大学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管理。设施将使研究团队进一步扩大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研究,哥廷根NMR专家还希望在癌症和感染研究中获得新发现。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管理层决定提供资金支持这项购置计划,此外还得到了德国研究基金会(DFG)和下萨克森州的混合融资。购置高性能设备的理念是由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与哥廷根大学医学中心(UMG)合作提出的,而且与神经变性生物结构成像中心(BIN)的定位相匹配。这种独特的先进仪器将提供生物分子的结构和运动的全新见解,也为开创性研究奠定基础。它将进一步加强哥廷根校区位置优越性,促进创建先进的成像产品组合。

    NMR光谱学能够在较广的时间跨度内观察分子中原子的迁移率,与现有的950 MHz仪器相比,测量灵敏度至少提高60%。

    他们19个月内新建了高性能仪器大厅,以满足不使用钢材、稳定的工作环境等特殊要求。厚实的地基可确保内外部的振动不会干扰高度敏感的测量。由于要求对极小的温度波动也做出反应,因此还必须满足加热和通风系统的高要求。

    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几周的准备。首先必须将NMR光谱仪的氦气和氮气储层的绝缘屏蔽抽出,形成所需的真空环境,这大约要三周时间。磁体将分两步进行冷却,先将液氮冷却至-196°C,然后将液氦冷却至最终温度-271°C。只有在这种低温下,NMR光谱仪内部的超导线圈才能支持高电流、高电流密度以及高磁场。大约四个星期后可以开始充电。哥廷根NMR磁体配置后就可以测试光谱仪、探针,并进行首次测量。

  • 原文来源:https://www.mpg.de/15191397/0721-bich-056839-eines-der-drei-staerksten-hochaufloesenden-1-2-ghz-nmr-spektrometer-weltweit-steht-nun-in-goettingen?c=2249
相关报告
  • 《韩国研发超高分辨率单次测定“核磁共振分析法”》

    • 来源专题:先进材料
    • 编译者:李丹
    • 发布时间:2023-11-12
    • 来源:科技部合作司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开发出仅需单次测量就可获得超高分辨率碳原子核磁共振信息的分析法,可用于分析分子结构复杂的天然物质结构。研究结果刊登在《Angebante Chemi》上。   这种“超选择性异种核分极传达法(UHPT)”可在短时间内选择性分析碳、氢原子及它们之间的连接信息,仅需一次测量即可在碳原子核NMR信号中找出与特定氢原子核连接的碳,实现数赫兹(Hz)水平分辨率的碳原子信号。与传统分析法相比,该分析法具有快速、准确和经济性。与超高磁场NMR设备相比,仅用约为五分之一的检测时间,即可获得同等水平的NMR信号解析能力。在天然物质生物产业领域,该技术可用作查明新材料有效成分及规格化的标准分析技术。
  • 《通过量子存储器的时频处理器实现光谱超分辨率》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2-15
    • 光谱是研究物质和光的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所有最先进的方法,如基于光栅的和傅里叶光谱仪的分辨率都存在理论极限。在成像环境中,需要修改或利用光源、照明的相关性质才能突破瑞利极限,这通常是不可能实现的。此外,尽管瑞利极限最初是在光谱仪的背景下制定的,但超分辨率光谱很少,并且仅限于激光光谱仪。然而,荧光光谱截然不同:一个经典发射器在每个光谱空间模式中只提供一个小的光子数,这样才满足量子增强的条件。有研究人员发现量子Cramér-Rao界(Q-CRB)可用于识别光场中可用的最大信息,并在时域达到量子极限。将该方法应用于光谱存在诸多困难,尤其是在需要使用窄带光信号的情况下。然而,在核磁共振(NMR)光谱中,当用钻石色心进行感应时,量子存储器可以提高分辨率。 近日,波兰华沙大学量子光学技术中心的Mateusz Mazelanik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波尔学院的Michal Parniak联合研究团队将受到量子启发的超分辨率方法引入到光谱领域,并演示了一种能够以低于傅里叶极限的精度解决两个发射器频率差的设备。他们的方法利用具有内置时频处理能力的梯度回波存储器(GEM),通过编程实现脉冲分割时间轴反转(PUTTAI)干涉仪。该系统在超窄带域中运行,实现了15 kHz的分辨率,同时超分辨率增强因子为s=20±0.5,这意味着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实现与直接光谱相同的分辨率所需的光子减少了约20倍。该工作不仅建立了一种新的超分辨率光谱方法,而且提供了高光谱分辨率的绝对值。从根本上说,这种超分辨率方法利用了光中已经存在的光谱信息,不需要光源的特定属性。通过使用自旋波量子存储器从光场中完全提取相位和振幅能够达到以上效果,这是由于记忆的长相干时间使得能够捕捉、处理和释放光线,从而实现最佳检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