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大型血统网络揭示了阿瓦尔族群的社会习俗》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4-29
  • 2024年4月24日,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杂志发表了题为Network of large pedigrees reveals social practices of Avar communities的文章。

    从公元 567-568 年阿瓦尔时期开始,来自欧亚草原的人口在喀尔巴阡山盆地定居了约 250 年。通过对考古基因组学(424 人)和同位素的广泛取样,结合对四个阿瓦尔时期墓地的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背景的分析,研究人员得以详细描述这些族群的基因组结构及其亲属关系和社会习俗。

    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组利用古代 DNA 重建的大型世系,跨越九个世代,包含约 300 个个体。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严格的父系亲缘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父系和女性外婚是常态,多生育伴侣和叔娶嫂制结合很常见。没有近亲结婚的现象表明,这个社会世世代代都保持着对祖先的详细记忆。这些亲缘关系习俗与以往历史资料和人类学研究中有关欧亚草原社会的证据相吻合。对按血统 DNA 连接的身份网络分析表明,族群之间的社会凝聚力是通过女性外婚来维持的。最后,尽管没有出现重大的祖先变迁,但研究人员分析的分辨率使我们能够检测到因其中一个地点的族群更替而造成的遗传不连续性。这与考古记录的变化相吻合,很可能是当地政治调整的结果。

相关报告
  • 《Nature | 古代基因组揭示了奇琴伊察的仪式生活》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6-15
    • 2024年6月12日,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Ancient genomes reveal insights into ritual life at Chichén Itzá的文章。 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奇琴伊察古城是古典晚期和古典末期(公元600-1000年)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玛雅人定居点之一,它仍然是中美洲研究最深入的考古遗址之一。然而,关于其仪式空间的社会和文化用途,以及其人口与其他中美洲群体的遗传联系,许多问题仍未得到解答。 该研究展示了从64个亚成年个体中获得的全基因组数据,这些个体可追溯到公元500-900年左右,这些个体是在奇琴伊察仪式中心的神圣天然井(天坑)附近的一个地下集体埋葬中发现的。遗传分析表明,所分析的个体均为雄性,有几个个体亲缘关系密切,包括两对同卵双胞胎。双胞胎在玛雅和更广泛的中美洲神话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体现了神和英雄之间的二元性(5),但直到现在,他们还没有在古玛雅的殡葬背景中被确认。与该地区现代人的遗传比较表明,除了与人类免疫有关的某些遗传位点,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物,与奇琴伊察古代居民的遗传具有连续性外,这表明由于殖民时期传入该地区的传染病而产生的适应信号。
  • 《Nature丨一个人类神经网络模型揭示了NPTX2在ALS和FTLD中的病理》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2-20
    • 2024年2月14日,苏黎世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A model of human neural networks reveals NPTX2 pathology in ALS and FTLD的文章。 神经变性的人类细胞模型需要可重复性和长期性,这对于模拟年龄依赖性疾病是必要的。这种系统特别需要用于TDP-43蛋白病变,它涉及人类特异性机制,不能直接在动物模型中研究。 为了探索TDP-43病理的出现和后果,研究人员通过人工选择神经前体产生了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集落形态神经干细胞(iCoMoNSCs)。单细胞转录组学和与独立神经干细胞的比较表明,iCoMoNSCs具有独特的同质性和自我更新性。分化的iCoMoNSCs形成了一个自组织的多细胞系统,由突触连接和电生理活跃的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成熟为长寿的功能网络(称之为iNet)。 iNets的神经元和胶质成熟与皮质类器官相似。野生型TDP-43在iNets内的少数神经元中过表达导致蛋白质的渐进式断裂和聚集,导致部分功能丧失和神经毒性。单细胞转录组学揭示了TDP-43过表达神经元和TDP-43蛋白病变患者中一组新的错误调控的RNA靶点,这些患者表现出核TDP-43的缺失。最强烈的失调靶标编码突触蛋白NPTX2,其水平由TDP-43结合其3'非翻译区控制。当NPTX2在inet中过表达时,它表现出神经毒性,而纠正NPTX2的错误调节可部分拯救tdp -43诱导的神经变性神经元。值得注意的是,NPTX2在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和额颞叶退行性变患者的神经元中持续错误积聚,病理为TDP-43。该研究工作直接将TDP-43失调与NPTX2积累联系起来,从而揭示了TDP-43依赖的神经毒性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