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蛋白偶联受体作为新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靶点》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 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6-01-12
  • G蛋白偶联受体(GPCR)中的肠 - 脑 - 胰轴是代谢和食物摄取的餐后控制的主要调节者。许多位于肠的受体都与摄取营养物质有关,胰岛和神经系统的很多GPCR在激素和神经递质的释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受体和一些有潜在疾病靶点的GPCR超家族,这些受体是研发药物的重点目标。本文概述了当前和未来潜在的针对GPCR所研发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

相关报告
  • 《离子通道作为1型糖尿病的治疗靶点》

    •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9-11-01
    • 离子通道是在几乎所有参与肌肉收缩和营养运输的活细胞中表达的整合蛋白。它在神经系统可兴奋组织的正常功能中起关键作用,并调节动作电位和收缩活动。编码离子通道蛋白基因功能失调会破坏离子通道蛋白,导致多种疾病,包括1型糖尿病(T1DM)。因此,了解离子通道受体的复杂机制对于促进诊断和治疗很有必要。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参与T1DM的重要离子通道的机制以及在胰岛素分泌调节中的作用以及离子通道作为治疗靶标的局限性。此外,我们也讨论了调节β细胞中离子通道的机制的最新研究,毕竟离子通道积极参与了胰岛素分泌调节。
  • 《Nature | 痕量胺受体TAAR1的配体识别和G蛋白偶联》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1-13
    • 本文内容转载自“BioArt”微信公众号。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IeXQQn3PDEQx2wbo7RNkAw 2023年11月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邵振华/颜微和山东大学孙金鹏/于晓联合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文章Ligand recognition and G protein coupling of trace amine receptor TAAR1。 痕量胺相关受体(Trace amine-associated receptors,TAARs)被鉴定出来能够识别一类ETAs, 更重要的是,这类受体能够被安非他命(AMPH)类神经活性物质激活,调控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和血清素神经环路。近年来,TAAR1已成为治疗精神类疾病潜在靶点,与靶向多巴胺受体DRD2的抗精神病药物不同,靶向TAAR1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均表现出积极作用。处于临床三期试验的TAAR1激动剂SEP-363856(Ulotaront)曾于2019年被美国FDA认定为突破性疗法。因此,理解多种类型配体与TAAR1识别的药理机制和信号转导机制为设计新型靶向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在该研究中,团队首先对内源性生物胺、临床抗精神病药物以及神经活性药物安非他命激活TAAR1多种G蛋白信号的药效能力进行了系统性表征。并基于生化与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手段,结合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探究了内源性配体3-碘甲状腺素(T1AM)和药物(SEP-363856、RO-6889450、安非他命)与人源hTAAR1和鼠源mTAAR1的药物作用机制,发现了TAAR1受体中药物识别口袋的可塑性;基于新机制,筛选获得靶向TAAR1的新配体;结合受体突变实验,阐明了TAAR1激活Gs/Gi信号的不同途径,该研究为靶向TAAR1的药物开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