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检验非转基因局部RNA干扰技术在昆虫防治中的市场前景,分别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以及比利时进行相关“支付意愿(WTP)”调查,以了解消费者在以下两种抗虫害水稻品种的购买中是否需要相应的溢价或优惠政策:1)在传统水稻基因序列中加入苏云金芽孢杆菌基因(Bt)的转基因水稻;2)使用局部RNA干扰喷雾的非转基因水稻。此次调查设计基于MPL格式,以便被调查者可以选择自己更能接受的在水稻中的昆虫防治技术,例如:常规的利用苏云金芽胞杆菌基因的转基因技术以及不同价位的非转基因RNA干扰技术。利用区间回归模型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以生成针对每个可控人口变量的国家的“支付意愿”的溢价或优惠。此外,调研了消费者意愿消费的分别由转基因技术和RNA干扰技术生产的食物,并且利用McNemar配对法对每个国家的支付意愿的差异进行检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购买传统生产的水稻,在购买局部RNA干扰技术生产的水稻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的消费者仍需要一定的优惠政策(p<0.5);(2)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以及比利时的消费者在购买Bt转基因水稻时比购买局部RNA干扰技术生产的水稻需要额外30%~40%的优惠(p<0.5);(3)所有被调查国家的消费者都对局部RNA干扰技术生产的水稻更有购买意愿(p<0.5)。这些结果均表明:了解了这两种不同的生物技术,相比于转基因杀虫剂,消费者更偏向于利用RNA干扰技术来控制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