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NEDO启动驳船式漂浮平台风力发电实证研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8-09-12
  • 6月8日,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宣布在北九州市的海域开展基于新一代驳船式漂浮平台的风力发电技术的实证研究项目 ,旨在验证技术的成熟度,推动技术进步以进一步降低该技术的发电成本,使其能够达到与固定式海上风力发电相当的价格竞争力,加快浮动式海上风电的推广普及。

    本次项目采用的新一代驳船式漂浮平台是由NEDO与日立造船厂共同制造, 相比普通的半潜式漂浮平台,其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沉入水中的结构体吃水深度较浅,能设置在水深约50米的浅海区。该新型驳船式漂浮平台将被运至福冈县北九州港,在那里安装3 MW容量的风力涡轮机,随后运至距离北九州港响滩地区约15公里的海域,进行停泊和连接电缆,然后开始实证运转。在实证研究后,将根据测量数据进行设计修正,同时开发浮动式海上风力发电系统高效维护管理技术,以确立低成本高效的浮动式海上风力发电系统技术。

    编者按:浮动式海上风电致力于收集更高处的海上风力资源。因为高度越高,风速就更强,风力也就更稳定。使用浮动式风电设备,开发人员可以对更广阔的区域加以利用,以避免附近的风力涡轮机或其他风力发电场的相互干扰。目前,世界各地陆续启动了2-7 MW级别浮动式海上风力发电的实证研究,进行技术-经济验证评估。

相关报告
  • 《日本NEDO部署太阳能发电研发新项目》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09-04
    • 5月28日,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宣布启动新一轮的太阳能发电研发项目 ,旨在开发新型太阳电池技术,提高发电效率,以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本次项目将关注两大主题领域,具体内容如下: 1、低成本、高性能、长寿命太阳能发电技术开发(项目周期:2018-2019年) 依托硅异质结和背面钝化接触等先进技术开发低成本、高效率、长寿命的双面进光的硅异质结太阳电池、背面钝化接触的晶硅太阳电池,旨在到2020年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降至14日元/千瓦时、到2025年降至7日元/千瓦时。本次项目周期主要开展的研究内容包括:低成本、高效率、长寿命的双面进光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开发研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和掺杂技术提升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接触钝化和减少接触界面以抑制接触复合;低成本高性能异质结背接触硅电池小规模量产。 2、建筑一体化高效光伏发电系统开发(项目周期:2018年) 开发低成本、高功率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如屋顶光伏、壁挂式光伏等)及其维护技术,旨在到2020年基本实现新建建筑零排放目标。本次项目主要开展的研究内容包括:面向建筑一体化开发新型的住宅屋顶光伏发电技术,降低电池模块制造成本;开发双面进光太阳电池模块,及其替代玻璃安装在建筑窗户上的低成本安装工艺;改善太阳电池组件对斜射到墙壁的太阳光的收集效率,提高发电效率;标准化壁挂式太阳能发电面板(即用太阳能板替代传统建筑的玻璃板)安装流程;面向零排放建筑开发相应的光伏发电系统安装方案。
  • 《日本部署全球首个IGFC示范项目实证研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05
    • 4月17日,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宣布到2022财年将累计资助73.3亿日元,用于开展“煤气化燃料电池联合循环发电(IGFC)实证项目”第三阶段研究工作,即开展全球首个IGFC示范工程实证研究 。该示范工程项目将从煤炭气化气体对燃料电池的适用性,发电系统的性能、可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效益几个方面对配备碳捕集系统的IGFC发电示范系统进行验证,目标是在项目完成时,开发出500 MW配备碳捕集系统的商用IGFC系统,并且在该商用IGFC系统中的CO2捕集率要达到90%,大幅降低煤炭火力发电CO2排放量,同时净热效率要达到47%。 编者按:NEDO“煤气化燃料电池联合循环发电(IGFC)实证事业”于2012年启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吹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示范系统设计、建设和实证研究。于2012年启动,在大崎电站内建设了向煤气化炉供应氧气,实施燃气轮机与蒸汽涡轮联合发电的吹氧IGCC验证试验设施,发电规模达170 MW。设施于2015年开始试运行,2018年完成实证研究实验。 第二阶段:配备碳捕集的IGCC示范系统设计、建设和实证研究。于2016年开始,将从煤炭发电系统的性能、可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效益几个方面对增加配备CO2捕集设备的吹氧IGCC进行验证。旨在将CO2捕集率提高到90%,大幅降低煤炭火力发电CO2排放量。 第三阶段:配备碳捕集的IGFC发电系统设计、建设和实证研究。于2018年启动,增加燃料电池联合发电单元,旨在2025年左右开发大型商业化IGFC技术,目标是使净热效率达到55%,单位CO2排放量减少到590 gCO2/kWh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