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军队医院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临床管理》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 蒋君
  • 发布时间:2020-03-30
  • 2019年12月,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暴发2019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且患病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在此次COVID-19疫情期间,军队医院在继续完成卫勤保障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所在地区的抗击疫情工作中,许多医护人员驰援武汉遏制疫情蔓延。全军各医疗单位分散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所在地区疫情严重程度有较大差异。为指导军队医院COVID-19疫情期间保护医护人员健康、更好地救治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医疗管理处委托全军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委员会,组织军内心血管病专家共同制订了本共识。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相关规范性文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临床处理原则的专家共识》,以及辽宁心血管专业医疗质控中心制订的《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心血管内科急性胸痛救治策略及人员防护的指导意见》,结合当前全国疫情及军队医院情况,本共识推荐COVID-19疫情期间,对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管理遵循如下原则。

  • 原文来源:;http://subject.med.wanfangdata.com.cn/UpLoad/Files/202003/1597d87dd5a04bf5b8e18b89dace55f0.pdf
相关报告
  • 《2月20日_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肺癌患者临床管理》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2-24
    • 1.时间:2020年2月20日 2.机构或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3.事件概要: 2月20日,《中国肺癌杂志》上发表了北京协和医院团队的题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肺癌患者临床管理》的文章。 专家认为复杂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下,接受抗肿瘤治疗的肺癌患者如出现发热及呼吸道症状,更需要仔细地进行鉴别诊断,评估新冠肺炎感染的风险。对于肺癌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需要进行精细化和个体化的管理,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有效防范新冠肺炎。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www.lungca.org/index.php?journal=01&page=article&op=view&path%5B%5D=10.3779%2Fj.issn.1009-3419.2020.03.02
  •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危重症患者心肌损伤的临床特点》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2-24
    • 《柳叶刀》预印版于2月19日发表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表的论文“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yocardial Injury in Severe and Very Severe Patients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尽管已有研究探讨了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但很少有人研究心脏病变标志物的改变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本研究旨在描述COVID-19感染的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心肌损伤的临床特点。 作者收集了2020年2月5日- 2月13日在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西区7楼病房收治住院的COVID-19患者。COVID-19、血细胞计数、肌酐、肝酶和心脏病变标志物由实验室联合检测。研究中包含了34名COVID-19感染患者,其中有8名危重症患者,26名重症患者。重症患者平均年龄为63岁,危重症平均年龄67岁。研究发现危重症患者与重症患者相比,危重症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 46.8ng/L [IQR: 34.2-299.8] 比重症患者(4.8ng/L [IQR: 34.2-299.8])高,并且肌酸激酶(CK)(199U/L [IQR: 77-285] vs. 88U/L [IQR: 45-125]),α-羟丁酸脱氢酶HBDB (453U/L [IQR: 347-547] vs. 245U/L [IQR: 207-275]),乳酸盐脱氢酶LDH (513U/L [IQR: 414-641] vs. 287U/L [IQR: 246-331])在危重症患者体内的含量均高于重症患者。重要的是,cTnI水平升高的危重症患者比例明显较高,其中8/8的危重症患者cTnI水平升高,重症患者仅为1/26。这表明cTnI升高可能是危重病人的一个潜在指标。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的病因可能是由于病毒的直接攻击、高度炎症和缺氧状态或代谢紊乱。确切机制仍需要继续研究。 因此COVID-19感染的危重症患者心脏损伤需要ICU医生引起重视。对于危重症患者,保护心肌损伤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临床治疗手段。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