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模型预测北大西洋变暖速度加快》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18-09-11
  •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at UC San Diego)的研究人员发现,北大西洋的升温速度比先前预测的更快,这可能会扰乱海洋周期,并影响全球的气候系统。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气候杂志》(Journal of Climate)上。

    研究人员根据未来可能的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率建立预测模型。模型模拟了未来气溶胶的减少和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持续增加。气溶胶冷却效果约为目前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升温效应的50%。然而,从人类活动中释放的气溶胶是污染物,它们导致的健康问题引发了全世界为减排效力。气溶胶的下降可能引发一个有趣的难题:由于它们具有冷却效应,这种下降将加速海洋变暖,而海洋变暖是由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引起的——最引人注目的是北大西洋气候变暖。

    随着时间的推移,聚集在北半球的冷却气溶胶减少,海洋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其中,北大西洋可能从6%增加到约27%。

    北大西洋升温速度的加快可能会影响一个关键的海洋环流——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作为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AMOC是一个庞大的洋流系统(如墨西哥湾流),它将热带水从热带地区拉向北大西洋,冷却后沉入深海,再次向南流动,最终水被拉回到海面变暖并完成循环。AMOC在维持全球气候模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调节北欧和北美沿海地区的气候尤为重要。

    事实上,AMOC可能在过去十年中已经开始减弱,这可能会对气候和天气模式产生广泛影响。尽管后果仍不明确,但目前能肯定的是,海表面水温升高可能会引发更强烈的飓风。

    (冯若燕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s://scripps.ucsd.edu/news/research-highlight-climate-model-predicts-faster-warming-north-atlantic-ocean?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相关报告
  • 《研究发现不断变化的北大西洋中有着稳定的海洋环流》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20-12-08
    • 由于全球变暖,海洋垂直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否与海洋环流同步尚不得而知。现在,来自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SCSIO)、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和德国基尔GEOMAR-Helmholtz海洋研究中心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这项研究中,他们采用了近30年的北大西洋副热带和副极地水文剖面,并结合卫星测高数据、全流域阵列观测和同化模型数据。该最新研究发现,海洋环流变化的速度和海洋内部性质变化的速度可能与之前的认知有所不同。尽管十年来海洋内部性质发生了深刻变化,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翻转环流在十年尺度上仍然保持稳定。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认为,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主要由一个向北流动的上分支和一个向南流动的下分支组成,他们分别携带了暖而咸和相对冷和淡的水体。与AMOC相关的大量净热通量和淡水输送对区域和全球气候至关重要。高纬度地区的水文变化一直被认为与AMOC变化密切相关,但从观测角度来看,过去几十年中,AMOC是否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仍不清楚。不过该最新研究中发现,最近几十年来,不仅从表层到中层(即从表层到2000米左右)的AMOC水在温度、盐度和溶解氧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且在2000米以下的更大深度上的水域也出现了显著的盐化现象。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期间,北大西洋副极地的AMOC和亚热带的AMOC之间并没有存在明显区别。这些结果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对比,但也表明海洋内部性质的变化和AMOC的变化可能不会以先前提出的速度发生,这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来加深研究者们对它们的理解。 相关论文链接: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48/eabc7836 (郭亚茹 编译;於维樱 审校)
  • 《北大西洋自然气候振荡与格陵兰冰盖融化之间的联系研究》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cancan
    • 发布时间:2018-10-29
    •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知道全球气候变暖正在融化世界第二大冰盖格陵兰冰原。然而,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现有两种气候模式可能暂时增加或减少融化速度:北大西洋涛动(NAO)和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MO)。 这两种模式都可能对区域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NAO以亚速尔群岛和冰岛之间的大气压力差来衡量,可以影响西风风暴路径的位置和强度。该研究发现,当NAO处于负相位(意味着格陵兰岛的空气压力较高)时,它可以在夏季引发格陵兰岛的极端冰融化。同样,AMO改变了北大西洋的海面温度,当它处于暖相位时会引起重大的融化事件,从而提高整个区域的温度。 本文的合作者、WHOI的气候科学家Caroline Ummenhofer表示,如果全球气候变化以目前的速度继续下去,格陵兰冰盖最终可能会完全融化,但它是否会更早还是更晚遭遇这样的命运也许取决于这两种振荡。根据AMO和NAO的相互作用,过度融化可能比预期提前20年发生,或者比本世纪晚20年发生。 “我们知道格陵兰冰盖融化的部分原因是气候变暖,但这不是一个线性过程,”Ummenhofer说,“有些时期它会加速,有些时期则不会加速。” 实际上,用十年的尺度预测环境状况并不容易。几周时间内NAO可以在正位相和负位相之间切换,但AMO可能需要50多年才能完成整个周期。自19世纪后期科学家首次开始追踪气候以来,只记录了少数AMO周期,因此很难确定可靠的模式。更复杂的是,WHOI科学家需要弄清楚与人类相关的气候变化导致了多少融化效应,以及有多少归因于AMO和NAO。 为此,该团队依靠区域地球系统模型的大型集成数据,这是一套在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进行的大规模气候模型。从那个起点开始,研究人员观察了该模型40个不同的迭代,涵盖了20世纪和21世纪的180年,每一次都使用略有不同的初始条件。虽然所有的模拟都包括相同的人为因素,例如两个世纪以来温室气体的增加,但他们在开始时使用了不同的条件,例如特别寒冷的冬季,或强大的大西洋风暴季节,这导致了结果的明显变化。然后,研究小组可以将这些结果相互比较,并从统计学上消除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让他们把AMO和NAO的影响分离开来。 “使用大量的模型输出,我们的研究结果在统计学上更具稳健性,”该论文的主要作者Lily Hahn说,“它提供了比单个模型运行或单独观测更多的数据点。当你试图研究像大气-海冰相互作用这种复杂的东西时,这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