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将发布5.5G芯片,再次证明中国的5G技术领先优势》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3-03
  • 在高通发布了全球最先进的5.5G芯片之后,日前消息指有家中国芯片企业也将发布5.5G芯片,凸显出中国在5G技术上的深厚积累,以及在芯片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中国芯片企业和美国芯片企业在5G芯片方面展开较量。

    其实在5G技术上,中国科技企业更具优势,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拥有的5G专利占全球5G专利的比例近三成,高居第一名,中国最大的科技企业华为还是5G专利第一名,这都说明了中国在5G技术上的领先优势。

    在5G技术商用中国,中国同样居于领先地位,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多的5G基站,占全球5G基站的比例近六成;中国的5G用户数已突破10亿,占全球5G用户数的比例更是达到七成,5G商用的快速推进,巩固了中国的5G技术领先优势。

    中国在5G芯片方面也曾居于领先地位,中国的科技企业率先发布了全球第一款集成5G基带的5G手机SOC芯片,首款支持NSA、SA技术的5G芯片,中国也率先将5G芯片的无线数据传输速率达到全球第一。

    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最大的科技企业自从2020年9月15日之后,芯片代工厂不能在为它代工,由此导致它的5G芯片可以设计出来却无法量产,由此陷入停滞,这为美国芯片企业提供了赶超的机会。

    早前美国芯片企业高通就发布了全球最先进的5.5G芯片X75,采用台积电3纳米工艺生产,支持十载波聚合,可以达到史无前例的10Gbps无线数据传输速率,由此高通终于在5G芯片技术上夺回了第一名。

    不过就在高通志得意满的时候,中国传来消息指有中国芯片企业也将发布5.5G芯片,显示出中国的芯片企业仍然具有很强的芯片技术研发实力,不过由于芯片生产的问题,估计这款芯片可能会采用国产的14纳米工艺生产,在芯片工艺方面不如高通。

    业界人士指出中国的这款5.5G芯片以14纳米工艺生产,可能导致功耗过高,因此将不适用于手机,可能会应用于汽车上,支持当下正火热的自动驾驶技术。5G技术已成为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支持,它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更低的时延。

    国产5.5G芯片的推出,证明了中国芯片行业仍然具有不输于美国芯片的技术实力,而且这也将进一步增强国产芯片的自主研发能力,避免过度依赖美国芯片,由于手机行业过度依赖美国芯片,高通已不断提高高端芯片的售价,给手机行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国产5.5芯片将有利于制衡美国芯片,促使美国芯片合理定价,帮助中国企业争取利益。

    为了限制中国芯片的发展,美国可谓竭尽全力,然而5.5芯片的推出,证明中国芯片行业正逐渐打破桎梏,国产芯片的辉煌将再度回归,可以说美国的做法真的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导致了如今美国芯片业绩持续下滑,而中国芯片却在加速发展。

相关报告
  • 《国产芯片崛起,展锐5G芯片即将发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2-25
    • 2月21日,据外媒路透社称,紫光展锐即将在MWC巴塞展上推出其首颗5G芯片,将采用12纳米,支持2G/3G/4G/5G多模,且已与多家终端厂商有了合作意向,将支持全球第一波5G智能终端的上市。 在此前国内媒体的采访中,紫光展锐也曾透露过:展锐将在2019年推出两款5G芯片,第一款5G芯片将采用12纳米,可支持Sub-6GHz频段以及SA和NSA。今年1月,展锐的5G回片也已曝光,由此看来,展锐在5G的推动上全面提速,似有抢占先进,冲击第一梯队的决心和举措。 随着5G商用时间的逼近,无论是全球的运营商、手机终端厂商,还是芯片厂商,都在摩拳擦掌蓄势待发,而本届MWC 2019无疑将成为一个硝烟弥漫的5G“战场”。与以往2G、3G时代不同,在5G这个全新的赛道上,中国厂商不仅取得了和全球厂商共同竞争的资格,甚至还将影响到全球的5G格局。紫光展锐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在全球公开市场上参与竞争的芯片厂商,其未来在全球5G格局中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不管是从公司实力,还是技术研发实力来看,展锐的表现都值得期待也是潜力十足。
  • 《联发科技5G先发制人:发布全球首个5G SoC芯片》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9-07-24
    • 近期“2019年IMT-2020(5G)峰会”的一张芯片厂商5G测试情况图引起了业界的讨论。海思、联发科技支持SA/NSA网络模式,并分别完全完成测定、室内测试;高通完成NSA测试。参与5G标准制定的联发科技通信系统设计部门资深经理傅宜康博士表示,联发科技位处5G技术领先群。 联发科技5G芯片不仅在终端低功耗技术和上行增强技术以及最高峰值速率方面具备优势,而且还是全球首个发布5G SoC芯片的厂商。 对于近期争论许久的NSA和SA组网方式,由于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明确表示“明年1月1日开始,5G手机必须具备SA模式,NSA的手机就不可以入网了。”引起了业界不小震动。 因为除了华为之外,其他手机厂商均采用的高通X50基带芯片,仅支持NSA模式。中国移动的意外之举让芯片厂商有些措手不及,高通也加紧了下一代支持NSA/SA的X55发布节奏。 而此时联发科技却“意外压对方向”。傅宜康透露,联发科技在5G芯片初期规划底层能力之时,就希望可以实现全球通用,因此考虑了支持NSA/SA组网模式。据了解,在4G发展初期2014年的时候,联发科技就启动了5G方面的研究。 在5G芯片设计上,联发科技对NSA和SA的上行开发了覆盖和速率的增强技术。联发科技NSA模式的上行覆盖提升技术可以带来平均28%的上行速率提升;而联发科技SA模式的上行覆盖提升技术给UL上行控制信道预编码技术带来30%-60%覆盖提升。40% UL高功率终端带来40%上行覆盖提升,约等效25%上行速率提升。 除了5G上行增强技术之外,在低功耗上一直是联发科技的强项。由于更大的带宽,更高的速率和更低时延,5G终端功耗高于4G。在终端电池容量依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让实现终端低功耗关乎着用户的使用体验。 联发科技以“无数据传输时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功耗”的技术理念,研发出BWP方案,也就是带宽分段的节电方案,通过动态调整终端带宽,在保持传输性能同时最大化节电的效果,让终端的电池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据了解,联发科技的这项BWP方案已经被写入了3GPP Rel-15的标准里面。 在速率方面,Helio M70具备业界最高Sub-6GHz 频段传输规格4.7Gbps, 为目前业界最快实测速度,华为Balong 5000在Sub-6GHz频段实现4.6Gbps,高通X50在Sub-6GHz频段的速率是2.3Gbps。 而在5G芯片技术成熟度方面,“2019年IMT-2020(5G)峰会”上公布了目前5G芯片测试情况:海思、联发科技支持SA/NSA网络模式,海思完成了室内和室外测试,联发科技完成了室内测试;高通完成NSA测试。 所以,联发科技5G芯片不仅在终端低功耗技术和上行增强技术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在5G最高峰值速率方面也是最快的。 “可以说,联发科技的5G芯片技术不输大家认为的最强芯片。”傅宜康表示。 相比4G的稍稍落伍,联发科技在5G方面先发制人,走在了5G领先行列。据透露,OV已经开始考虑联发科技和三星5G基带芯片。 此前消息称联发科技最新5G SOC单芯片采用了7纳米制程,今年Q3向主要客户送样,首批搭载5G SOC的终端将于2020年一季度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