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坝气田累计产气150亿立方米》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9-27
  • 截至2019年9月底,元坝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150亿立方米,外输商品气125亿立方米,生产硫磺116万吨,持续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输送优质清洁能源,为进一步推动天然气大发展,保障能源供应做出重要贡献。目前,元坝气田日产原料气1100万立方米,相当于每天能满足1000多万户居民用气需求。

    元坝气田气藏是我国首个超深高含硫生物礁气田,也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气田之一,具有“一超、三高、五复杂”特点,高效开发面临诸多难题。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强管理,稳生产,保安全,开展技术攻关,统筹地质、采气、集输“三大领域”,形成系列高产稳产关键技术,使原料气产能达40亿立方米/年,净化气产能达到34亿立方米/年,成为“川气东送”持续发展的核心阵地,对促进中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和沿江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近年来,西南石油局不断加强气藏科学开采研究,持续深化气藏认识,突出“整体开发、均衡开采”,实施气井“四精管理”,精心呵护高产井、精细管理异常井、精致调控产水井、精准挖潜低效井,分类定级,一井一策,夯实元坝气田持续高产稳产基础。深入分析气藏储量动用情况和调整潜力,挖潜未动用天然气富集区,增加经济可采储量,弥补产量自然递减,延长稳产期。

    元坝气田是国内首个实现“集中监控、片区巡检”的高酸性气田,智能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元坝气田已基本实现核心设备国产化、自主化,国产化率高达85%。在总结、借鉴同类气田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形成“调试、投运、配套、防治、监测、自控”于一体的高含硫气田开发运行系列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全、环保风险,节约费用超过3000万元;创新形成高含硫气田水安全固硫输送技术、高含硫气田水绿色高效除硫及含硫污泥减量技术,建成国内第一个高含硫气田水资源化处理站,产出水15项指标均达到回用水指标要求自用,实现气田水零排放,减少从生态源头取水17.9万立方米/年,为建设绿色环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报告
  • 《中国石化元坝气田天然气销量超150亿方》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7-16
    • 7月14日,记者从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埋藏最深的生物礁大气田——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元坝气田累计外输商品天然气超150亿立方米,已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 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元坝气田 ‍ 元坝气田位于四川省广元、南充市境内,于2016年底全面投产,具备年产40亿立方米原料气、34亿立方米净化气、30万吨硫磺生产能力。元坝气田的成功开发建设,对保障“川气东送”沿线六省两市70多个城市清洁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国内天然气供应能力,缓解国内天然气供需矛盾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该气田的成功开发还巩固了中国石化在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开发建设上的领先地位,获评国家优质工程奖。 在生产运行中,西南石油局通过精细化管理持续保持生产井的稳产高产,通过安全生产智能化管控系统以及国内第一座酸性气田水资源化利用处理站,保障了气田安全环保运行。 目前,西南石油局正抓紧推进元坝气田净化厂一套净化装置的检维修工作,其余三套净化装置满负荷运行,日外输商品天然气700万立方米左右,相当于每天能满足1400多万户居民用气需求。
  • 《青海油田尖北新区累计产气1.2亿立方米》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3-12
    • 3月7日,青海油田尖北新区经过近两年试采评价,已累计生产天然气1.2亿立方米, 标志着柴达木盆地在新区新领域天然气风险勘探获得重大突破。 近几年,青海油田始终咬定天然气勘探发现不松手,立足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寻找有品位、可开采的天然气接替资源。尖北新区作为青海油田天然气评价上产的主战场,肩负着“快速评价、增储上产”的艰巨任务。该基岩气藏埋藏深、断层落实程度低、裂缝与溶蚀孔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对此,科研人员充分借鉴东坪气田开发经验,确定基岩底水气藏的开发模式,形成了以“直井+水平井”的立体开发井网,实现了厚层块状基岩气藏快速评价和有效动用,落实勘探面积18.87平方千米,实现了增储上产的目标。 2018年青海油田在尖北新建天然气产能2.27亿立方米,产能到位率122.5%,整体建产效果凸显,平均单井产量达到配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