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近日召开全省防范和打击人为干扰空气质量监测站监测数据》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发布时间:2017-08-29
  • 河北省近日召开全省防范和打击人为干扰空气质量监测站监测数据专项行动视频会议,会议提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行动,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河北省环保厅要求,要对全省空气质量监测站进行全面彻底排查,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干扰监测数据非法违法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要抓紧建立并严格落实空气质量监测站监督管理责任制,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常态化开展暗查暗访、随机抽查、突击检查,采取最规范的科学方法、最严格的质控手段、最严厉的惩戒措施,确保全省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客观公正。   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省各设区市、县(市、区)年度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考核采取“一票否决”制,对于因干扰监测数据而受到环境保护部约谈或通报的设区市,本年度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考核结果直接确定为不合格;对于因此类行为被河北省环保厅约谈或通报的县(市、区)(含定州、辛集市),本年度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考核结果也将确定为不合格。   据了解,专项行动期间,河北省环保厅将抽调专人组成检查组,加强工作督导和检查力度,对工作消极、进展缓慢的单位和人员,启动问责程序,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相关报告
  • 《浙江乐清已建成 7个空气监测站 将实现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全覆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9-22
    • 9月15日16时许,天气阴,21℃,在乐清经济开发区纬11路的空气自动监测站正如往常一样运行着,空气通过屋顶上3个空气采样头进入监测仪器,底下设备间内运维员王伟正在进行日常维护。 “这些仪器会24小时不间断监测,并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实时上传数据到大数据平台,无需要人工操作,只需要定期做好日常的设备维护即可。”王伟打开手机向记者做了一下示范,原来手机里天气预报这项服务中的空气质量数据就是从空气自动监测站生成并上传到大数据平台获取的。 乐清经济开发区空气自动监测站正式投入运营已有一个多月,该空气自动监测站主要监测项目为PM10、PM2.5、SO2、NOx、O3和CO等6项,能够自动采样、分析、上传数据。 据悉,目前全市已建有大荆、雁荡、虹桥、乐成、柳市常规空气站和北白象PM2.5空气站、开发区空气自动监测站,今年尚有乐清工业园区、乐清湾港区空气自动监测站在建设中。 空气自动监测站是空气质量的一个晴雨表,9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建成后,乐清已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不仅有利于污染防治,改善乐清市空气环境质量,更提升了全市监测预报预警和环境保护工作信息化水平,为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准数据保障。
  • 《河北省空气质量实现十年来历史最好水平 》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2-17
    • 从12月15日召开的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京津冀三地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河北省空气质量实现十年来历史最好水平。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副处长侯冬利介绍,今年1至11月,河北省PM 2.5 平均浓度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3%;优良天数比率72.8%,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6天,为京津冀的蓝天白云做出了应有贡献。 深入开展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退后十”行动。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深入开展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扬尘面源污染治理、产业集群升级改造、柴油货车污染治理、重污染天气消除等一系列攻坚行动,截至目前,河北省所有设区市均在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十”之外,全省空气质量实现2013年以来历史最好水平。 强力推进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行动。立足加快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打造世界一流钢铁企业和产业集群,创新实施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面“创A”行动,强化顶层设计、组织推动、质量保障和政策激励,印发专项行动方案,成立“创A”工作专班,发布14项“创A”最优技术指南,截至目前环保A级钢铁企业累计已达17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以钢铁“创A”为引领,启动焦化、水泥、陶瓷、玻璃、火电、垃圾发电等重点行业创A工作,截至目前已有15家重点企业“创A”,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新动能,生态环境部对河北省“创A”改革做法给予肯定。 深化拓展生态环境监管“白名单”制度。坚持“应纳尽纳、动态调整”和“宽进严管、帮扶为主”原则,会同省相关部门,对河北省重点工程项目、优质制造企业、战略新兴企业、重点出口企业等开展重点帮扶,引导企业不断增强自主减排动力和环境管理水平,今年以来,河北省共有5500余家企业(项目)纳入“白名单”管理,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予以优先保障,越来越多企业和项目享受到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