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 工程 TALE 连接的脱氨酶以促进线粒体 DNA 中的精确腺嘌呤碱基编辑》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1-06
  • 2024年1月4日,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Cell发表题为Engineering TALE-linked deaminases to facilitate precision adenine base editing in mitochondrial DNA的文章。

    DddA 衍生的胞嘧啶碱基编辑器 (DdCBEs) 和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子 (TALE) 连接脱氨酶 (TALAD) 催化真核细胞中线粒体 DNA (mtDNA) 的靶向碱基编辑,这是一种可用于线粒体遗传疾病建模和开发新型治疗方式的方法。

    该研究报告说,A-to-G编辑TARIDEs,而不是C-to-T编辑DdCBEs在人类细胞中诱导数以万计的转录组范围的脱靶编辑。为了避免这些不需要的RNA编辑,研究人员设计了TadA8e中的底物结合位点,TALED中的脱氧腺嘌呤脱氨酶,并创建了具有微调脱氨酶活性的TALED变体。

    研究人员设计的TALED变体不仅减少了>99%的RNA脱靶编辑,而且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靶位点的脱靶mtDNA突变和旁观者编辑。与野生型版本不同,该研究的TALED变体没有细胞毒性,也不会引起小鼠胚胎的发育停滞。结果,该研究获得了具有致病性mtDNA突变的小鼠,与Leigh综合征有关,其心率降低。


相关报告
  • 《用CAS9腺苷脱氨酶融合扩展水稻和小麦的基础编辑》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zhangyi8606
    • 发布时间:2018-10-15
    • 植物中的核苷酸基编辑仅限于胞嘧啶到胸腺嘧啶的转化。在此,我们描述了一个新的植物腺嘌呤基本编辑器,其基于演化tRNA腺苷脱氨酶融合到镍酶CRISPR/Cas9,使得原生质体中A?T到G?C的转换频率高达7.5%,在再生水稻和小麦中为59.1%。通过引入功能增益点突变来直接产生耐除草剂的水稻植株,还成功地修饰了内源基因。有了这个新的腺嘌呤基本编辑系统,现在可以精确地编辑所有的碱基对,从而扩展了用于植物精确编辑的工具集。
  • 《Cell | 扩增编辑可实现从短序列到兆碱基和染色体规模的高效、精确 DNA 复制》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6-29
    • 2024年6月26日,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中南医院医学研究院、教育部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泰康生命医学中心殷昊教授课题组在Cell期刊发表题为Amplification editing enables efficient and precise duplication of DNA from short sequence to megabase and chromosomal scale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研发了一种名为Amplification Editing(AE)的方法,以可编程的方式精确高效地复制从小片段到包含特定染色体大部分区域的基因组序列,是一种高效精确的基因组结构编辑工具,将精准复制的范围从单个基因位点扩展到染色体层面。 首先,研究人员在11个细胞系的多个位点进行了验证。在AE复制长度和效率方面,当复制的DNA长度为20 bp至8 Kb时,AE可进行多次复制,形成串联重复序列。当复制长度为1 Mb时,AE的编辑效率最高达73.0%;复制长度为100 Mb(接近染色体的平均长度)时,效率达到3.4%。通过原位荧光杂交、核型分析、全基因组测序等实验,可以直接观察到染色体区域的复制。在AE编辑的精准度方面,连接处的二代测序和全长的三代测序数据显示,indels均低于1%。其次,研究人员利用AE精准修正了绿色荧光蛋白序列和实现miRNA的内源性过表达。同时,在髓性白血病细胞系K562中建立的α地中海贫血模型,并测试了AE的效果,实现了HBA基因的mRNA水平的提高和 α/γ-珠蛋白比例的上升。这些结果表明AE能够恢复基因表达、扩增miRNA并增加模型细胞系中的α-珠蛋白的表达。 接下来,AE在人源和鼠源干细胞的多个位点均实现了高效精准的短片段和Mb级别编辑,模拟了染色体微重复疾病的基因型,并使用全基因组测序验证了编辑的精准性。这表明AE能够精准构建超大片段复制相关的疾病模型。最后,该研究对AE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究。在被抑制细胞周期的RPE-1细胞中,AE的效率降低。在小鼠原代神经元中,AE只可实现短片段的复制。这说明AE在Mb级别的复制依赖于细胞周期。 综上所述,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名为“Amplification Editing(AE)”的基因组编辑工具,可实现从短片段到染色体长度的精准复制。该工具的开发可促进基因组疾病模型的建立,推动基因进化和癌症机制相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