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东河塘油藏吸气吐油“逆生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3-12
  • 截至3月1日,塔里木油田东河1石炭系油藏在吸气3.1亿立方米后,油藏体能充沛,增油27.3万吨,借助13口井注气的“气势”,原油日产水平逆势而上,由346吨增加到449吨。

    东河1石炭系油藏于1990年投入开发,历经28年开采,已整体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双高”阶段,面临油层能量下降、储采比低、含水上升加快、产量递减大、稳产压力重等一系列开发瓶颈。受油藏超深、高温、高压、高盐等苛刻地质条件制约,储层改造、超高压注水等常规提高采收率措施显得捉襟见肘。

    摸透习性,精准施策。科研人员结合东河砂岩油藏埋藏深、地层温度高、矿化度高等特点,认为注气驱油在高温高盐油藏具有很好的效果。

    针对油气藏描述像倒扣的盆子,提出了在高部位“盆底”注气,在中下部位“盆沿”采油,从而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开发试验思路,经过多次技术讨论,最终确立了注气混相+辅助重力驱模式,注入气形成人工气顶,注气前缘向下稳定驱替,与原油多次接触混相,实现混相驱提高微观驱油效率,重力驱提高注气波及体积,从而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先侦查、后试验、再推广。2016年,国产电驱50兆帕注气压缩机的投运,为加大注气规模提供了动力保障。在注气试验中,科研人员对油藏地质特征、注气效果评价、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再评价和再认识。利用1口注气“侦察井”摸清“地情”,1口采油井“临床”试验,1口试验井应用光纤监测注气动向,加快开展注天然气混相驱开发。

    注气“活络筋骨”老井“逆袭生长”。目前,注气受效井已达13口,油藏年自然递减率由15.4%下降到2.0%,已呈现“两升两降”的生产特征,即产油量上升、动液面上升,含水率下降、递减下降,开发形势逐渐变好,7口油井由自喷转机采再转自喷“逆生长”。其中,东河1-H2井、东河1-10H井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吨油井,东河1-10H井从日产2吨油一跃成为东河塘油田的产量“冠军”

    源于东河,推进塔中,准备轮南,评价哈得。作为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首次在深层海相碎屑岩油藏开展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攻关,注气辅助重力驱开发试验相当于投石问路,为高效开发超深、高温、高压碎屑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攻关提供借鉴,已在塔中、轮南和哈得等油田开始逐步推广,将成为老油田提升采收率,实现效益开发,重焕“青春活力”的秘密武器。

相关报告
  • 《塔里木油田东河油气开发部火炬自动点火装置上岗》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14
    • 4月7日,随着塔里木油田东河油气开发部热普转油站感应自动点火装置的上岗,已燃烧多年的火炬就此熄火,日回收天然气900立方米,实现节能减排和提质增效多赢。 热普转油站是一座大型油气转油站,设计日处理天然气50万立方米,有主火炬1台、伴烧式“长明灯”2只,以便装置尾气、伴生气或在全厂紧急放空时,天然气能被点燃,确保厂区装置和人员安全。 热普转油站自2015年投产至今,伴烧式“长明灯”已累计消耗天然气近200万立方米。如何让既重要又浪费天然气的“长明灯”下岗,成为这个作业区管理人员的攻坚方向。 热普采油作业区经过多方调研,与相关技术人员深入沟通,最终决定采用感应自动点火装置。装上该装置,当放空管线内有气流通过时,流量开关检测到气体流量,便可自动启动点火程序将火炬点燃,在消除天然气进入大气中带来爆燃安全风险的同时,达到消灭“长明灯”、减少天然气浪费的目的。 技术选定后,热普采油作业区组织工艺与设备工程师反复论证、试验,确定可行后,经过工艺变更程序,最终在火炬燃气管线上安装流量感应自动点火装置,就此熄灭了转运站2只“长明灯”。 “火炬感应自动点火装置的成功应用,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及碳排量。下一步,作业区将在其他转油站采用相同点火装置,彻底让‘长明灯’在这里退出历史舞台。”东河油气开发部经理王光辉介绍说。
  • 《塔里木油田三地“云会诊”救活百吨井》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3-18
    • 3月10日,塔里木哈拉哈塘油田热普8-5井历经三地“云会诊”康复后,生产保持平稳,日产油119吨,不含水,累计生产原油1900吨。  哈拉哈塘碳酸盐岩油藏是我国目前埋藏最深的碳酸盐岩油藏,常出现异物上返的“慢性病”,主要是沥青和泥沙等混合物堵塞井口,导致关井及复杂作业,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及时率。面对稠油中异物上返频发的问题,现场操作人员摸索出了“听、看、摸、测、查”五步法,对异物上返进行预警。  热普8-5井是哈拉哈塘油田热普区块上产的“壮劳力”,正常生产时,日产油80吨。1月5日,热普8-5井因异物上返堵塞井筒,产量急剧下降,现场操作人员采取急救措施后,未见起色。2月1日开始,因疫情而分隔在湖北荆州、华北油田、库尔勒石油基地三地的13名地质、油藏、工程、操作技术骨干通过视频连线,展开“云会诊”,为躺井把脉问诊,抢时间,开良方。  大家集思广益,经过“头脑风暴”后,达成共识。这口井未起压的根源在于井筒附近有一部分注入水,抑制了地层能量的释放,最终敲定了连续油管气举的复产措施。2月24日,现场操作人员开始对这口井进行气举。气举初期,井口不出油,反而冒水,也无压力。  就在现场人员认为气举无效之时,后方智囊团在远程研判和分析后,指导该井继续气举,直至举深3000米以深。这口井属于裂缝沟通洞穴型储层,初期气举出的水,主要来源于近井地带未分异的注入水,连续将这部分水排出、连通远端油洞后即可复产。这口井地层压力在50兆帕以上,一旦原油进入井筒,即满足自喷条件。2月25日,热普8-5井压力稳步回升,出液也逐步变大,最终成功复产。  目前,塔里木油田围绕异常井诊断和潜力井复产的“云会诊”仍在延续,有3口井已制定复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