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CIPRA项目各项研究进展显著》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李越
  • 发布时间:2005-12-16
  • 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中国综合性艾滋病研究项目(CIPRA)项目,在卫生部、中国CDC以及协作单位和现场各级领导支持下,在NIH项目官员及国外专家的指导帮助下,经过全体研究人员三年半的共同努力,在2005年取得了显著进展。
  • 原文来源:http://www.chinaids.org.cn/zhq/ShowContent.asp?lm=011&sn=3464
相关报告
  • 《2005年中国艾滋病药物研究进展》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李越
    • 发布时间:2006-10-17
    • 根据《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我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65万,其中艾溺病人约7.5万,2005年新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6-8万人。我国艾滋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入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我国公司、研究机构能研发出有效的、廉价的抗艾滋病药。该文章主要包括八个方面: 1、抗艾滋病药物重组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vMIP)进入临床试验 2、第一个中草药抗抗艾滋病药物在泰国获准上市 3、抗艾滋病新药“欣爱斯”将进入临床试验 4、抗艾滋病化合物GB3获国家专利 5、抗艾滋病药物F-苷肽I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 6、第四代抗艾滋病药物西夫韦肽进入临床试验 7、中药治疗艾滋病药物“复方三黄散胶囊”进入临床试验 8、抗艾滋病新药二咖啡酰奎尼酸(IBE-5)研发成功
  • 《2019年中国首个核电项目将在福建开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2-26
    • 2月22日,就福建漳州核电厂1、2号机组建设情况,福建漳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公告,征求意见。这意味着2019年我国首个核电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公告显示,福建漳州核电厂的规划容量按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考虑,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本期工程为福建漳州核电厂1、2号机组,采用“华龙一号”自主化三代核电技术。其中,1号机组计划于2019年6月30日核岛浇注第一罐混凝土,将于2024年6月投入商业运行,2号机组将在2025年4月投入商业运行。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漳州核电站开始建设,说明“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日趋成熟,我国核电发展进入稳步发展期。   2011年,中国暂停了核电审批项目,并对现有核电站进行了全面审查。2012年,中国开工建设了4台新的核电项目。2013年,开工建设3台机组。2014年没有任何项目开建。2015年,中国上马了6台核电机组,其中4台为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华龙一号”。自此以后的3年,中国再没有开建新的核电机组。   “未来,随着我国电力生产由过剩向供需平衡转变,核电发展的空间将会更大”。林伯强表示。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实现6.85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5%,增速提高1.9个百分点,创近七年以来新高。不仅如此,目前,我国全国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4590万千瓦,在建机组1218万千瓦,距离实现2020年全国在运核电规划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规模3000万千瓦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因此,2019年初,国家正式核准4台百万级千瓦的“华龙一号”机组,其中两台位于广东惠州,两台位于福建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