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仿生超级3D相机》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 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2-11-25
  • 据新浪科技8月16日消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仿生3D相机系统,可模仿苍蝇的多视图视觉和蝙蝠的自然声呐感应,从而产生多维成像,还可扫描盲点。该相机使用一种全新的计算成像框架“CLIP”和光检测和测距技术(LiDAR),首次通过简单的光学器件和少量传感器获得宽而深的全景视图,并能破译隐藏在角落或其他物品后面的物体大小和形状。该技术可集成到自动驾驶汽车或医学成像工具中,其传感能力远超当今最先进水平。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期刊。
  • 原文来源: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2-08-16/doc-imizmscv6365315.shtml?finpagefr=p_114
相关报告
  •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扩展大脑类器官研究和测试的脑电图电极帽》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2-11-25
    • 据HUB官网8月18日消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为微型大脑开发出微型脑电图电极帽。微型大脑指实验室培养的模拟大脑结构和功能的人类细胞球,有助于解释脑疾病发展过程。由于传统的类器官检测设备是扁平的,研究人员只能检查其表面的有限细胞。受用于检测脑肿瘤的电极点状颅骨帽的启发,该团队利用带有导电聚合物涂层的金属电极的自折叠聚合物小叶,为大脑类器官创建了微型脑电图帽,可包裹大脑类器官的整个球形,从整个表面进行3D记录,还可以在药物测试期间检测神经元的自发电通信。该工具扩展了科学家对大脑类器官的研究和测试,可更好地理解神经紊乱以及潜在危险化学物质影响大脑的方式。
  •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开发出柔性机器人,可实现体内3D生物打印》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3-03-19
    • 据中国科学院3月1日消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微型柔性软体机器人手臂,可将生物材料直接3D打印到人体器官上。该概念验证设备名为F3DB,有一个可在外部控制的旋转头和与之相连的蛇形机械臂,能够在猪肾脏表面3D打印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材料。未来有望通过微创方法,将该设备送入人体内难以触及的区域,将生物材料直接输送到目标组织或器官中,以加速疾病治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