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耕地保护实践经验与启示》

  • 来源专题:耕地保护与污染治理
  • 发布时间:2023-04-23
  • 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再耕地利用和保护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其在科学规划、法律保障、政府管理和市场运作方面存在一些共性。结合发达国家耕地保护经验,立足于当前我国国情,应毫不动摇坚守耕地红线,健全和创新耕地补偿机制,构建耕地动态监测机制,积极发挥耕地保护的多元主体作用,保护好、利用好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
相关报告
  • 《从“被动控线”向“主动护线”转变:新时期乡村规划下耕地保护途径分析》

    • 来源专题:耕地保护与污染治理
    • 发布时间:2023-05-12
    •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当前,地方耕地保护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乡村建设用地扩张侵占了大量耕地,乡村产业发展影响了优质耕地存量等。本文提出了乡村规划下耕地保护的理论框架,并结合地方具体实践经验,阐述了新时期将耕地保护由“被动”变为“主动”,从“约束性保护”向“激励性保护”转变的路径和意义。据此,有如下政策启示:一是推进乡村规划“应编尽编”,提供耕地保护方向指引;二是加强乡村规划主动管控,促进耕地新增与提质改造;三是以乡村规划促村民参与,提升耕地主体保护责任意识;四是建立健全“田长制”制度体系,以“田长制”促“田长治”;五是优化乡村规划“一张图”建议,提高耕地保护科技水平。
  • 《金晓斌等:面向耕地保护新形势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思考》

    • 来源专题:耕地保护与污染治理
    • 发布时间:2023-04-23
    • 当前中国耕地保护事业正经历从数量保护转向“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从就耕地论耕地保护转向资源综合、区域统筹、功能协同的系统保护,从资源供给端保护转向供需全链条保护的全面转型。土地整治作为实现耕地数量补充、质量提升、格局优化的重要手段,也面临全面转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新形势。耕地资源是乡村空间最基础、最重要、最具潜力的土地类型,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具有不可替代地位。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除继续发挥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建设传统优势以外,还能进一步通过全域规划优化耕地资源配置、通过产业导入促进耕地利用激活、通过生态修复改善耕地生态环境、通过文化建设保存特色耕作文明。因此,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推进耕地保护转型方面具有重要潜力,需要不断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总结,优化政策实施路径,细化政策落地方案,活化政策实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