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导致太平洋沿岸经济体的农业贸易面临挑战,赤道国家的这种不确定性最大》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 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7-09-27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今日警告,预计全球变暖尤其对靠近赤道的国家,从稻米到鱼类等所有物品的未来产量,将会产生重大影响。从地理学角度看,与高纬度地区经历的经济影响相比,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的负面影响可能导致热带气候国家的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的产量降低。渔业也可能受到水温变化的影响。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国越南的农业部长会议听取了亚洲许多重点农业地区在植物和动物生产力下降之后,已过了关键气候阈值的风险。例如,粮农组织(FAO)和其他组织的研究发现,亚洲有部分地区已经接近水稻的热应力极限。特定气候变量的变化也很重要。例如,夜间气温的增加已被发现对水稻产量有显着的负面影响。根据全球研究界的调查结果,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预计随着人为导致的气候变化的预期影响,今后这些趋势将会进一步恶化。在越南,粮农组织(FAO)一直在与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合作,评估大米集约系统的减排潜力和畜牧业管理的提高,作为对国家适应缓解行动的贡献和越南农业的优先事项。亚太经合组织部长们听取了两个融资领域需要更多的资源。首先,加大支持以提高农民的生产力,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并通过例如农业研究来减少与生产有关的排放。为了取得成功,第二个领域需要通过适当的机构和政策来建设能力和筹集资金。如果气候基金用于建立气候智能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扶持环境,同时确保公共农业投资也是气候敏感的,同时利用私人融资,气候基金可能成为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的重要催化剂.APEC,作为太平洋沿岸经济体的组织,由于其成员包括世界上最大和最富有的几个经济体以及一些最小和最贫穷的经济体,因此具有广泛政治承诺的主导作用。许多最出色的研究机构都有一些最聪明的人物。因此,亚太经合组织(APEC)可以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榜样。

相关报告
  • 《FAO呼吁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梁丽
    • 发布时间:2017-11-28
    •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越南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经济体农业部长会议中发出警告,全球变暖将给水稻、鱼类及其他农产品产量带来负面影响。地理上来看,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热带气候国家,尤其是赤道附近国家的水稻、小麦、玉米、豆类产量有所降低。同时亚洲的许多重要农业地区已经快要越过关键气候临界值,一旦越过,亚洲国家的动植物生产力将走向衰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nation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预计,这些气候变化的未来趋势还将随着人为影响而持续恶化。 FAO助理总干事、亚太区域代表昆德哈维•卡迪瑞桑(Kundhavi Kadiresan)指出,APEC是太平洋沿岸经济体的组织,成员既包括世界上规模最大财富最多的经济体,也包括几个最小最穷的经济体,许多成员国国家配备了最好的研究机构和最优秀的科学家,因此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应当发挥主导作用。目前许多APEC经济体国家已经认识到气候灾害对农业带来的威胁,政策制定者们拟在农业、渔业、土地和水资源管理方面加大投资,采取更好的社会保障措施对贸易模式做出改变。 长期以来,FAO与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进行合作,通过国家适当减缓行动(Nationally Appropriate Mitigation Actions)助力越南的农业发展重点。最近,FAO与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 GEF)合作,实施了透明度能力建设倡议(Capacity Building Initiative for Transparency)框架内的发展方案,方案沿用FAO在其全球计划:减缓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Mitigati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in Agriculture)中开发出的地理空间和测量工具,辅助柬埔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蒙古等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提高农业生产力。 FAO在APEC部长会议中指出,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未来一方面需要在减少生产排放、提高农民生产力方面加大研究和投资,另一方面需要在适应、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筹集民间资本,出台保障措施,建设气候友好型农业发展环境。 (编译 梁丽)
  • 《发展适应性农业以应对气候变化,提升2050年作物产量》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徐倩
    • 发布时间:2017-11-28
    • 未来全球气温的继续上升,将对农业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如果不能采取应对措施,农作物将会减产。但对于西非国家的高粱种植者来说,采取新的措施尤为困难,因为该地区种子资源匮乏、土壤贫瘠、干旱频发、降雨量难以预测。最新研究表明,种植更多的耐热型高粱品种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收益。 此研究成果《评估西非谷物体系的气候适应措施和不确定性》(Assessing climate adaptation options and uncertainties for cereal systems in West Africa)一文刊登在期刊《农业和林业气象学》(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上,由洛克菲勒基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国际发展部(NERC/DFID)非洲未来气候研究计划以及法国斯坦福跨学科研究中心提供资金支持。 研究人员在不同气候条件中模拟农民可采用的适应性措施,并衡量其有效性,最终得出5个对种植高粱的西非农民可能更为可行的方案。 研究团队统计了过去30年(1961-1990年)的降雨和气温数据,并对未来(2031-2060年)气候做出了8种不同预测。斯坦福大学的大卫·勒贝尔(David Lobell),曾经在不同的历史、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绘制了一个新的农作物产量表,研究人员根据该表格计算出了5种管理方案对产量的影响。结论表明: 1.推迟耕种,或选择更安全的种植时间无助于产量的提高; 2.增加播种密度并多施肥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但与气候是否变化无关; 3.改变高粱种植所需的受热时间会使作物减产; 4.在干旱时期用收集的雨水进行灌溉仅能小幅改善作物产量,而且与气候是否变化无关; 5.未来随着气温不断上升,种植在花期更加耐热的高粱品种会大大提高作物产量。 8种气候条件下,分别应用5项适应措施和不采取措施情况下,作物产量会发生变化,研究人员运用可靠的农作物模型对每项措施下的作物产量进行量化,从而确定每项措施的效果,这种全新的方法在衡量各种措施的潜在影响时非常有价值。此研究还为西非地区的高粱种植提供了许多详细数据,也为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投资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接下来的挑战可能是帮助西非农民获得新的耐热品种。目前惯例是农民从每年收获的谷物中保留一部分作为种子,年复一年种植相同的品种。研究人员建议政府资助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建立一个向这些发展中国家提供耐热高粱品种的渠道。 (编译 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