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8日,东南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环境医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进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Q1,中国科学院1区Top,IF: 13.4)发表题为“Delivery vehicles containing bioactive substances used to alleviate food allergy: Categories, influence factor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的综述性论文。
成果介绍 食物过敏是由某些食物成分引发的异常免疫反应,已成为具有严重影响的公共健康问题。递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用于食物过敏治疗的活性成分免受不利环境条件的破坏,因此在缓解食物过敏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多种人工构建的递送载体在食物过敏缓解中的应用,包括聚合物类递送载体(如纳米粒子、微粒、水凝胶、胶束、缀合物和树枝状聚合物)、脂质类递送载体(如脂质体、乳液、固体脂质纳米粒子、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和立方相粒子)以及无机类递送载体(金、银、铜、氧化锌纳米粒子和介孔碳粒子),还包括来源于动物、植物或益生菌的天然递送载体(即胞外囊泡)。此外,本文还总结了由单一载体组合而成的复合型双元递送系统。文中还详细阐述了影响递送载体治疗效果的多种因素,包括粒径、表面电荷、给药剂量、干燥方式、表面修饰、载体类型及所递送的生物活性物质等。本文可为基于递送系统的食物过敏治疗策略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