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与道达尔能源完成首单液化天然气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3-30
  • 3月28日,我国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LNG)采购交易达成,标志着我国在油气贸易领域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探索迈出实质性一步。

    据了解,此单交易是中国海油与道达尔能源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达成的,LNG资源来自海合会国家阿联酋,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LNG成交量约6.5万吨。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进口原油超过5亿吨,进口天然气超过1亿吨,其中,LNG进口量为6344万吨。随着国际市场对人民币接受程度的提高,油气贸易双方尝试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条件日趋成熟。

    中国海油副总经理俞进表示,此次推动国际LNG采购以人民币结算,是中国海油对促进能源贸易全球化发展、打造LNG交易多元化生态的有益实践。中国海油将继续创新国际LNG贸易商务模式,助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良性互动。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陈国忠表示,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手中国海油开展国际LNG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利于促进国际国内市场对接,以及国内外两种资源高效循环。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郭旭表示,我国作为全球LNG市场的重要买家之一,交易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贸易参与主体日益增加。下一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加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油气交易生态体系,为国际国内油气资源的充分流通提供更便利的渠道。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由新华社、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华能、申能集团、北京燃气、中国燃气、港华燃气、新奥能源共同组建的油气交易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天然气双边交易量达到928.58亿立方米。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23094.shtml
相关报告
  • 《道达尔与中国海油加强液化天然气领域合作》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10-25
    • 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公司22日宣布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英国公会 "中国海油") 旗下的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液化天然气长期购销合同补充协议, 双方将提高液化天然气的年购销量并延长合同期限。根据道达尔公司发布的公报, 此次签署的补充协议是对双方在2008年签署的液化天然气购销协议的修订。据此, 由道达尔提供的液化天然气年供应量将由原来的100万吨增加至150万吨, 合同期由15年延长至20年。道达尔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及电力业务总裁菲利普·索凯说: "我们很高兴通过加强与中国海油的合作来扩大我们在中国液化天然气市场的份额。中国液化天然气市场在2018年上半年增长了50%, 并将在未来十年继续拉动液化天然气需求的增长。"据悉, 在收购法国昂吉集团的天然气业务之后, 道达尔在全球液化天然气供应格局中的地位上升, 在澳大利亚、卡塔尔、尼日利亚、俄罗斯等国拥有液化天然气资源, 相关项目的开发已成为该集团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中国海油、道达尔签液化天然气补充协议,年合同量增加50%》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10-18
    • 10月17日获悉,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海油气电集团)与道达尔气电贸易公司(TOTALGAS&POWERLIMITED,下称道达尔)在10月16日签署了液化天然气(LNG)长期购销合同补充协议。此次双方签署补充协议,根据当前国际LNG市场趋势调整了合同价格,同时将年合同量由原有每年100万吨增加至每年150万吨,将合同期由原来的15年延长至20年,进一步加深了双方在LNG领域的合作,巩固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法国油气巨头道达尔目前是全球第二大国际LNG资源组合供应商,在澳大利亚、卡塔尔、尼日利亚、俄罗斯等国都拥有LNG资源。中国海油气电集团是中国三大油气央企之一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统一经营和管理中国海油气电板块的业务,目前国内最大、世界第三大的LNG进口商,已建成投产9座LNG接收站,累计LNG进口量超过1.3亿吨。 中国海油方面表示,未来将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寻求可靠、灵活、有竞争力的多元化LNG供应。据澎湃新闻了解,中国海油气电集团目前的国际LNG资源来源遍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业务集中在澳大利亚、印尼、马来西亚、卡塔尔、尼日利亚等,已签订LNG长期合同2276万吨/年,现货来源遍及16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