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移动储能电站11日在海南铁路跨海列车上线使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12
  • 广铁集团近日在7月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首批先进的移动储能电站正式在海南铁路跨海列车上投入使用。这一创新举措在全国尚属首例。

    跨海列车,以其独特的运行方式,成为了连接海南岛与内陆的重要交通工具。然而,列车在乘船过海的过程中,由于渡轮甲板长度的限制,整个列车无法直接装船,需要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解编-推入-拉出-解编-推入”作业流程,将列车分解成若干组再由渡轮运送。这一过程中,由于多个环节无法带电作业,车厢内的供电会出现中断,导致车厢内温度急剧上升,给旅客带来极大的不适。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广铁集团与多家高校、科研单位以及电池企业展开深入合作,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改进,终于成功研制出了采用电池活化技术、具备三级消防系统的移动储能电站。这一创新设备不仅解决了旅客列车过海编组作业供电的难点,更在关键时刻为旅客带来了清凉与舒适。

    据悉,首批投入使用的移动储能电站共有6台,分别布设在琼州海峡两岸的铁路南港和北港。这些设备的设计容量高达645kWh,输出功率达400kW,堪称为跨海列车安装的“巨型充电宝”。在列车解编作业期间,这些储能电站能够持续为列车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确保列车空调正常运行,从而将车厢内的温度由过去的最高40℃降至现在的26℃左右,极大地改善了旅客的乘车体验。

    在今年3月,我国首个高压移动式储能电站在河北成功投入使用。这一创新性的储能电站,凭借其灵活移动和随地使用的特性,显著提升了其利用效率。与传统的储能电站相比,它无需依赖配套的变压器进行升压,从而达到了接入电力系统的电压要求,同时摆脱了安装位置固定的限制。项目团队通过采用模块级联的方式将电池组直接升压接入高压交流系统,使得这一储能电站能够随地“动”起来。

    据相关介绍,这座移动式储能电站具备6兆瓦的功率和7.2兆瓦时的容量,其额定电压直接达到了10千伏。若按照每天一充一放的测算,该电站每年可发电262.8万度,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98.75吨。这一成果相当于满足用电高峰时11万居民用户一天所需的电能。

    正是因为此前,有这样的移动储能电站,才为后续广铁集团将其用于列车使用提供了必要条件。

    这一创新举措的实施,不仅体现了广铁集团对旅客舒适度的重视,也彰显了我国在铁路服务领域的创新实力。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33510.shtml
相关报告
  • 《首批移动储能电站在海南铁路跨海列车上线使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15
    • 7月11日上午,首批移动储能电站在海南铁路跨海列车上线使用,这在全国尚属首例。该移动储能电站的使用,将很好地解决列车在跨海渡轮停电作业时车厢内温度过高的难题,让旅客乘车体验更舒适。 跨海列车最大特点就是列车乘船过海。旅客在车厢内,随着列车渡过琼州海峡。进出岛的列车受限于渡轮甲板长度,不能整个列车直接装船。需要先在两岸对列车进行分解编组作业,在两台牵引机车的作用下,通过“解编——推入——拉出——解编——推入”作业流程将列车分解成四组,由机车头依次推放至渡轮火车甲板停放,由渡轮运送过海。到了对岸码头后,再将火车进行编组,接着进行陆地行驶。 在此解编过程中多个环节无法带电作业,车厢将有半个多小时无法通电,用不上空调,车厢内变得十分闷热。铁路部门先后尝试在车厢内放置巨型冰块、从湛江往车厢送带电池的风扇、调车机加挂发电车、用直供电机车头代替现有的调车机等,皆因码头调车作业比较复杂,操作起来难度太大,而未能实行或者长期坚持。伴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蓬勃发展,移动式储能电站应运而生,很好地解决了传统供电方式无法解决的难题。 为切实解决旅客实际困难,广铁集团经反复调研论证,确定采用先进、实用、稳妥的新能源技术研发解决此难题。通过与高校、科研单位、电池企业合作,成功研制出了采用电池活化技术、具备三级消防系统的移动储能电站,解决了旅客列车过海编组作业供电难点,消除了旅客乘车过海闷热的痛点,切实提升了旅客乘坐舒适性。 据广铁集团机务部介绍,首批投入使用的移动储能电站共有6台,分别储备在琼州海峡两岸的铁路南北港。使用初期先满足出岛过海列车以及白天进岛列车编组作业供电。后续将进一步推广至更多进出岛列车上。 该设备设计容量645kWh,输出功率达400kW,相当于为跨海列车安装了一个“大型充电宝”,让列车在没有机车或站内供电设备等传统电源供电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维持列车空调运行,让跨海列车在解编作业时车厢温度由过去最高40℃降至现在的26℃左右,大大缓解了车厢温度过高的状况。 该设备通过清新脱俗的水彩画艺术风格涂装,以蓝天大海为背景,衬托天涯海角、尖峰岭、蜈支洲岛等海南著名旅游景点元素,让旅客感受海南风光,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出通道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 《国际能源网-储能日报·速览【11月11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1-11
    • 今日储能热点 法规政策 1、浙江温州《瓯海区用户侧新型储能项目报备验收并网“一件事”办理流程(试行)》印发 11月10日,浙江温州瓯海区人民政府印发瓯海区用户侧新型储能项目报备验收并网“一件事”办理流程(试行)》,文件明确:项目业主(项目法人)对储能项目安全负主体责任,将储能项目安全纳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对储能项目安全运行、管理、维护作出安全承诺,承担因自身原因造成向电网倒送电及其他事故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 2、配置4小时以上储能!上海杭州湾800MW海上风电竞配方案公布 11月10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杭州湾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方案》,本方案竞争配置项目包括金山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三期项目、奉贤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奉贤海上风电场四期项目,合计80万千瓦,且明确要求配套建设电化学等储能装置。 具有为上海电网提供常态化调峰能力200万千瓦及以上企业,预留储能配置比例不低于10%装机规模、时长4小时以上;常态化调峰能力100万千瓦及以上企业,预留储能配置比例不低于15%装机规模、时长4小时以上;其他企业预留储能配置比例不低于20%装机规模、时长4小时以上。 行业要闻 1、西藏水风光储能源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11月10日,西藏自治区水风光储能源技术创新中心第一届理事会一次会议顺利召开。大会举行了创新中心揭牌仪式,组建成立了由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8位国家勘测设计大师、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将坚持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行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并聘任张宗亮院士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据了解,西藏自治区水风光储能源技术创新中心2021年12月经西藏自治区政府批准建设,致力于研究高原高海拔条件下水风光储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 2、2400MW!湖北省两大抽水蓄能项目开工 11月10日,三峡集团所属湖北能源长阳清江抽水蓄能项目和湖北远安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开工。 长阳清江抽水蓄能项目总投资88.69亿元、设计装机120万千瓦。项目建成后,将承担湖北电力系统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储能和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预计年发电量12.3亿千瓦时。 湖北远安抽水蓄能电站主要由上水库、输水系统、厂房发电系统、下水库等建筑物组成,计划安装4台单机容量30万千瓦的单级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 企业动态 1、宁德时代与大发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推进CTP及BMS等先进电池技术落地 近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大发工业株式会社宣布签订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推进CTP(高效成组)及BMS(电池管理系统)等先进电池技术的落地应用。 2、跨界!萃华珠宝拟6.12亿元收购思特瑞锂业51%股权 布局新能源锂电行业 11月10日,萃华珠宝公告,拟6.12亿元收购思特瑞锂业51%股权。在以黄金珠宝饰品为主营业务的同时,计划布局新能源锂电行业,大力发展锂盐产品相关业务。 四川思特瑞锂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金3000万元,项目一期投资1.2亿元,主要生产电池级氢氧化锂、电池级碳酸锂等锂系产品。 国际头条 1、Neoen公司储能业务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7倍 据外媒报道,法国独立电力生产商Neoen公司日前表示,该公司在2022年前三个季度的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6%。 该公司表示,从今年1月到9月,其太阳能发电业务的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风力发电业务的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0%,储能业务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7倍。 2、美国加州60MWh长时储能项目获得3100万美元赠款资助 据外媒报道,美国加州计划为一个结合钒液流电池和锌电池混合部署的长时储能项目提供3100万美元资助,这是该州3.8亿美元一揽子计划中的第一笔赠款。 这笔资金将提供给微电网开发商Indian Energy公司,用于部署一个60MWh长时电池储能项目。该项目将在遇到电力中断的情况下为位于南加州的原住民Kumeyaay部落的Viejas度假村提供备用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