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玻双面光伏组件在降雪天气时的运行情况分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20
  • 在经历了2017 年之前的快速发展后,随着补贴缺口及消纳能力等制约因素的出现,中国光伏发电产业逐步由过去粗放型增长、追求规模扩大开始向精细化发展、追求质量转变。为探索光伏发电新技术、新应用在实际生产中的运用情况,在转变中占得先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河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分公司将关注点放在新型的双玻双面光伏组件上。在其战石沟光伏电站的二期项目建设中,选择将其中的1 MW 装机容量采用了新型的双玻双面光伏组件。本文以该光伏电站的运行数据为基础,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验证了在实际生产中降雪时和降雪后新型双玻双面光伏组件的运行情况。

    1 实验情况简介

    1.1 光伏电站概况

    战石沟光伏电站位于张家口市沽源县黄盖淖镇的西南侧,其地理位置为41°32′0.38′′N、115°17′42.8′′E。电站的地面高程约为1417 m,场地现状为草场平地,地表植被覆盖率高。

    该电站的二期项目建设了25 个光伏方阵,总容量约为25 MW。其中,24 个光伏方阵采用传统的峰值功率为355 Wp 的单晶硅单面光伏组件( 下文简称“单面光伏组件”),共计73728 块,每个方阵均由3072 块光伏组件构成,每个方阵的总容量为1.09056 MW;其余的1 个光伏方阵采用峰值功率为350 Wp 的新型单晶硅双玻双面光伏组件( 下文简称“双玻双面光伏组件”),共3072 块,该方阵的总容量为1.07520 MW。该电站二期项目总共25 个光伏方阵,沿用一期编号,即25 个方阵的编号为51# 方阵至75# 方阵。双玻双面光伏组件全部位于战石沟光伏电站二期项目的52# 方阵,由103# 和104# 逆变器将其发出的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再输送至站内。

    1.2 实验方式

    本次实验采用对照实验的方式。将安装了双玻双面光伏组件的52# 方阵的103# 和104# 逆变器作为实验组,将安装了单面光伏组件的57# 方阵的113# 逆变器和64# 方阵的127# 逆变器作为对照组。实验期间,103# 和104# 逆变器退出站内有功控制系统(AGC) 的控制,由其进行自由发电。

    1.3 实验数据记录

    本次实验主要记录双玻双面光伏组件及单面光伏组件在降雪天气时及降雪后第2天的发电量,并对比相同情况下,2 种光伏组件发电量的差别。

    1.4 实验时间

    本次实验的时间段为2018 年10 月~2019 年4 月,数据采集期间共有11 次降雪记录。

    2 实验数据分析

    在实验时间段内,降雪天气时双玻双面光伏组件和单面光伏组件的发电量情况如表1 所示。从表1 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降雪日,双玻双面光伏组件的平均日总发电量为0.3528 万kWh,单面光伏组件的平均日总发电量为0.2266万kWh,双玻双面光伏组件的平均日总发电量相比单面光伏组件的平均日总发电量平均增加了0.1263 万kWh,增幅为55.74%。

    在所有降雪日的发电量数据中,2018 年11月4 日,双玻双面光伏组件的单日发电量比单面光伏组件的单日发电量的增加量最多,为0.867万kWh,且增幅最大,达270.09%;而在2019年4 月24 日,双玻双面光伏组件的单日发电量比单面光伏组件的单日发电量的增加量最少,仅增加了0.0102 万kWh,增幅为20.99%;在2019年3 月29 日,双玻双面光伏组件的单日发电量比单面光伏组件的单日发电量的增幅最小,仅为2.78%,而该日发电量增加了0.0141 万kWh。由此可以看出,在降雪天气时,相较于传统的单面光伏组件,双玻双面光伏组件具有更强的发电能力。

    为明确降雪天气对双玻双面光伏组件发电量的影响,对降雪后第2 天的双玻双面光伏组件和单面光伏组件的发电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比较,具体数据如表2 所示。

    从表2 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降雪后第2 天,双玻双面光伏组件的平均日总发电量仍有增加,其比单面光伏组件的平均日总发电量平均增加了0.0597 万kWh,增幅为11.34%。

    在所有降雪后第2 天的发电量数据中,2019年2 月15 日,双玻双面光伏组件的单日发电量比单面光伏组件单日发电量的增加量最多,为0.1211 万kWh,增幅为24.15%;在2019 年1 月2 日,双玻双面光伏组件的单日发电量比单面光伏组件单日发电量的增幅最大,为28.22%,该日发电量增加了0.1099 万kWh;2019 年4 月25日,双玻双面光伏组件的单日发电量比单面光伏组件的单日发电量的增加量最少,仅增加了0.0253 万kWh,增幅为4.04%;2019 年4 月10 日,双玻双面光伏组件的单日发电量比单面光伏组件的单日发电量的增幅最小,仅为3.65%,而该日发电量增加了0.0259 万kWh。

    由此可见,即使是在降雪后的次日,与传统的单面光伏组件相比,双玻双面光伏组件在发电能力上仍具有较大优势。

    由于实验采用的双玻双面光伏组件与传统的单面光伏组件规格不同,1 个传统的单面光伏方阵总容量为1.09056 MW;1 个新型双玻双面光伏方阵总容量为1.07520 MW,为保证数据的合理可靠性,将实验组的日总发电量换算成日总可利用小时数后,再次进行比较。换算后的值如表3 所示。

    从表3 可以看出,降雪天,双玻双面光伏组件的可利用小时数比单面光伏组件的可利用小时数的平均增幅为57.92%,降雪后第2 天的平均增幅为12.92%,降雪日及降雪后第2 天的总平均增幅为27.39%;其中最大增幅为275.38%,最小增幅为4.24%。这些数据进一步体现了双玻双面光伏组件相比于传统的单面光伏组件在发电能力方面的优势。

    3 原因分析及结论

    从上文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降雪日及降雪后第2 天,双玻双面光伏组件的发电能力都优于传统的单面光伏组件,分析原因为以下2 点。

    1) 降雪时及降雪后,光伏组件上会有不同程度的覆雪情况发生。由于双玻双面光伏组件背面可通过漫反射实现光电转换从而继续发电,因此在双玻双面光伏组件正面被积雪覆盖后,其可以通过背部进行光电转换;且在转换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又会使组件正面紧贴组件处的积雪快速融化,形成水层,减少了积雪与组件间的摩擦力,在重力作用下可使组件表面的积雪滑落,减少组件正面被积雪覆盖的面积和被覆盖的时间,使组件正面更快速的暴露在阳光下。通过观察后发现,降雪后,双玻双面光伏组件仅用约1~3 h 即可将自身组件正面的积雪清理干净。

    而降雪后,传统的单面光伏组件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大约需要半天至数天才能将自身组件正面的积雪清理干净。

    因此,与单面光伏组件相比,采用双玻双面光伏组件除发电量有所提升,还可有效减轻光伏电站每年的除雪压力,并减少除雪方面的费用支出。

    2) 由于雪天过后地表被积雪覆盖,地表反射阳光的能力增强,即背景反射率增大,使双玻双面光伏组件背面的发电能力增强。而传统的单面光伏组件却无法利用这一部分能量。

    4 结论

    本文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对战石沟光伏电站二期项目中采用的双玻双面光伏组件及单面光伏组件在降雪日及降雪后第2 天的发电量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1) 相较于传统的单面光伏组件,双玻双面光伏组件在降雪后具有更强的发电能力。与单面光伏组件相比,在降雪日,双玻双面光伏组件的平均日总发电量的增幅为55.74%;即使是在降雪后的第2 天,双玻双面光伏组件的平均日总发电量的增幅仍能达到11.34%。若按可利用小时数计算,在降雪日,双玻双面光伏组件的平均增幅为57.92%,降雪后第2 天的平均增幅为12.92%,总平均增幅为27.39%。

    2) 采用双玻双面光伏组件后,可有效减轻光伏电站每年的除雪压力,并可减少电站在除雪方面的费用支出。

    3) 由于地表积雪使地表反射阳光的能力增强,因此相较于降雪前,在降雪后双玻双面光伏组件的发电能力可得到提升,直到积雪消散。综上所述,相比于传统的单面光伏组件,双玻双面光伏组件在冬季降雪丰富、积雪时间较长的地区有更大的运行优势。

  • 原文来源:https://solar.in-en.com/html
相关报告
  • 《双面光伏组件关税得豁免 美国光伏产业格局重获调整》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7-26
    • 上个月,美国宣布对双面光伏组件豁免征收2018年2月实施的“201保护关税”,光伏贸易战出现意外转机。 这对于美国光伏项目开发商而言是一个福音,因为开发商们将拥有更多的产品选择,谈判时也更有话语权。 这对于光伏组件制造商而言,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制造商,也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些制造商可以转而生产双面光伏组件。 2019年6月1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宣布将对两面均可吸光的双面光伏组件以及少数其它几个重要程度较低的光伏产品豁免201关税。 201关税广泛适用于几乎所有进口的光伏产品。这一决定可能的受益方包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与泰国的光伏组件制造商。上述国家已建成组件年产能合计26.7GW,电池片22.3GW。相比之下,美国2020年的光伏装机量预期将为14.8GW。若这些地区的制造商们均选择生产双面组件,这些组件即可免征关税进入美国市场。 虽然2018年全球的双面组件安装量仅为3GW,但双面组件是制造业的一大主要趋势。豁免关税的决定将加快厂家从生产普通单面电池与组件转向生产双面组件。工厂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转换,不过实施起来并不困难。 由于目前上述地区的双面组件产量仍较低,且大部分美国光伏项目的设计采用的是现有光伏组件产品(包括First Solar公司的免税碲化镉薄膜光伏组件),因此,豁免关税的决定将不会对今年的美国市场造成太大影响。我们预计2020年东南亚能生产双面电池及组件的制造商能以36美分/瓦的组件价格销售至美国市场,获得30%的毛利率。 36美分/瓦的价格低于早先大多数对美国2020年组件价格的预期(40美分/瓦),但高于世界其它地区23美分/瓦的组件单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电池片和组件征收包括反倾销税与反补贴,201及301关税,使原产于中国的电池片和组件无法供应美国市场进而导致价格扭曲。双面组件的免税优势将一直保持到2022年2月,即201关税条款终止之时。 虽然双面组件生产成本较传统光伏组件高约1-2美分/W,但比起传统单面组件,采用双面组件能让电站级光伏发电项目发电量增加约10%,具体取决于地表情况。欲了解更多关于双面发电增益信息,可参见BNEF《双面光伏组件双面吸光特点分析》报告。 美国2020年大型地面电站项目新增装机量预期为8.2GW至11.1GW,我们预计其中大部分将采用双面组件。双面组件关税得以豁免后,加上薄膜光伏组件、从免税国家进口的组件,以及美国本地生产的组件,无关税的组件完全可以满足美国所有大型地面电站的组件需求。尽管双面组件的优势在屋顶光伏设计中可能大打折扣,但能避税,即使支付双面组件更高的溢价,对于屋顶系统来说也是值得的,我们预计明年美国屋顶系统的装机需求约为4.4GW至6GW。 一些美国光伏项目开发商已签订了2020年双面组件的供货合约并支付了定金。这一政策发布后有些开发商可能会试图向下压价,不过组件制造商在目前谈判中仍较有优势。而一些力争在2019年年底前交货、希望籍此锁定更高的投资税收抵免税率(Investment Tax Credit)的光伏项目开发商,则可能无法得偿所愿更改供应条款。 一组数据 36美分/瓦 预计2020年组件厂商在美国市场的双面组件价格 2个月 将单面PERC电池生产厂升级改造成生产双面光伏组件厂所需时间 1-2美分/瓦 双面光伏组件较单面组件生产的额外成本
  • 《优化住宅应用中双面光伏系统性能的新方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5-22
    • 由卡塔尔多哈科技大学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研究了住宅环境中双面光伏板的优化,重点是根据负载曲线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研究团队使用系统咨询模型 (SAM) 软件,首先比较了单面和双面系统,然后在不同的负载条件下对后者进行了优化。 科学家们表示:“通过比较零出口并网和净计量配置,这项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见解,有助于在实时回购条件下最大化光伏投资的净现值 (NPV)。与以往主要关注朝南配置的研究不同,本研究引入了一种混合双面光伏系统,该系统结合了朝南和东西朝向。这种创新方法根据实际住宅负载曲线优化了方位角和倾斜角,从而实现了全天三个不同的发电峰值。” 光伏系统模拟安装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屋顶上。该市日均水平辐射量 (GHI) 为 5.24 千瓦时/平方米/天,平均气温为 21.3 摄氏度,平均风速为 1.7 米/秒。住宅用户负荷为该市 70 户家庭的平均值。当地电力成本和不同系统组件的成本基于多个数据库。所有情况下,系统容量均为 5 千瓦。 模拟结果显示,双面光伏板比朝南安装的单面光伏板多产生10%的电能。此外,双面光伏板的净现值 (NPV) 提高了13.6%,平准化能源成本 (LCOE) 降低了4.5%,投资回收期也缩短了5%。 通过分析垂直双面系统的高度(范围为0米至2.5米),学者们发现,该系统应至少安装在地面以上2米处。他们还指出,安装在2米高度的双面光伏系统的净现值(NPV)比直接安装在屋顶上的双面光伏板高出7.6倍。 以巴基斯坦常见的零输出并网系统为例,优化后的朝南双面系统需要30°的倾斜角和190°的方位角,才能根据客户的负载曲线产生最高的净现值(NPV),即2,451美元。如果优化系统朝东,则需要垂直放置面板才能获得最佳效果,这会导致净现值增加9.7%,达到2,787美元。然而,与朝南系统相比,后者一年的发电量降低了18.5%。 研究人员解释说:“垂直东向双面光伏系统之所以经济效益更高,但发电量却更少,是因为其发电时间比单峰朝南的光伏板更长。第一年,朝东的系统可以完全满足3427小时的负荷,而朝南的系统只能满足3147小时的负荷,比朝东的系统低8.9%。” 最终分析包括将系统拆分成两个单元——一个2.5千瓦的朝南单元和一个2.5千瓦的朝东单元。结果表明,光伏电能输送至完全满足负荷所需的时间为每年4,226公顷,比朝南的双面光伏系统多1,079小时。该系统的净现值比朝南的双面光伏系统高出21.6%,后者成本为3,091美元,平准化电力成本为1.87美分/千瓦时。投资回收期仅为3.43年。他们发现。 研究人员在文章结尾处指出,为了实现实时回购净计量机制,双面光伏系统应垂直朝东放置,以便在其他光伏电站未达到峰值发电量时,在两个峰值时段提供电力供应。他们指出:“朝东的双面光伏系统每年比朝南的双面光伏系统多提供362小时的发电量。” 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能源报告》上,题为《基于负荷曲线优化住宅领域双面光伏板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这项研究由卡塔尔多哈理工大学和巴基斯坦拉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