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工厂新进展!正泰新能江苏盐城制造基地光伏屋顶并网》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20
  • 1月7日,正泰新能五大智能制造基地之一——盐城制造基地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这是正泰新能继海宁总部后,第二家配备光伏屋顶的智能制造基地。预计在25年全生命周期内,电站将累计产生约2.8亿度清洁电力,是正泰新能打造系列绿色工厂的全新进展。

    正泰新能盐城制造基地

    盐城制造基地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于2021年2月正式投产,是正泰新能继浙江海宁、甘肃酒泉、泰国等制造基地后,第四个顺利建成投产的智能制造基地。

    作为正泰新能第二家配备屋顶光伏的制造基地,盐城基地借鉴并沿用了海宁总部“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光伏停车棚”的绿色园区模式。合计26,590块ASTRO高效光伏组件,被安装在园区内的电池车间、组件车间、综合仓库等建筑物上,安装面积约80,000平方米,总装机容量约11MW。

    并网后,电站预计每年产生1,118万度清洁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000吨,减排二氧化碳11,000吨,环境效益显著。不仅如此,项目还升级配置了由正泰自行研发的自动水清洗系统及智能清洗机器人,实现光伏电站智能化的同时,有效提高发电量收益。

    正泰新能盐城制造基地光伏停车棚

    根据不同使用场景,此次园区屋顶光伏电站采用BAPV、BIPV等形式安装。园区里的机动停车棚、非机动停车棚区域,还打造了光伏绿色停车位,发电的同时实现遮阳、为新能源车充电等服务,最大限度提高绿色清洁电力使用效率。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园区内的综合仓库屋面,首次采用了正泰自主研发的泰集雀羽工商业建筑光电屋面系统,实现了光伏发电与工商业屋顶建材的完美融合。通过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形式,不仅有效增加了综合仓库屋顶20%的光伏安装容量,还兼顾外观,使光伏组件与整个建筑完美契合,达到了美观、安全、防水等建筑功能的要求。

    盐城制造基地屋顶光伏组件安装现场

    绿色工厂是正泰新能一直在实践和探索的低碳减排策略,是正泰新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中的重要一环。自海宁基地最早实现屋顶光伏发电后,新建或已建基地都在稳步推进园区的绿色建设。

    除了屋顶光伏电站、光伏停车棚的实际落地,此次盐城基地还完善和加强了整个工厂的清洁生产体系,优先使用环保原辅料、安装笑气尾气处理装置、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使用等节能减排措施,都已从制度层面落实到具体行动和考核中,共同助力更绿色、更低碳制造工厂的达成。

    从绿色产品到绿色工厂,再到绿色供应链,正泰新能一直着力于碳排放和能耗目标的持续降低。未来,清洁生产体系的认证、覆盖所有制造基地的ISO14064体系认证,以及最终期待达成的零碳工厂,都在稳步规划当中。此次盐城制造基地屋顶光伏的并网是正泰新能绿色征途中的坚实一步,在积累绿色工厂新经验的同时,将为未来开启更多绿色低碳的可能。

    关于正泰新能

    正泰新能是正泰集团旗下专注于光伏电池组件的智能制造企业,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06年,是国内最早进入光伏领域的民营企业之一,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正泰新能以“汇聚光能,助力零碳,畅享绿色新生活”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光伏组件供应商。公司专注于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与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持续推出ASTRO系列高效组件产品,能满足大型地面电站、工商业分布式电站、户用电站等全场景使用需求。

  • 原文来源:https://solar.in-en.com/html/solar-2417275.shtml
相关报告
  • 《全国面积最大柔性屋顶光伏电站并网》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2-04
    • 1月12日,在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推动下,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孚能科技”)历时2年分5期建设的全国面积最大柔性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项目累计利用当地企业21万平方米的厂房柔性屋顶资源,总并网容量达3.1万千瓦。截至1月31日,该项目累计发电105.8万千瓦时,自发自用于企业日常生产。 近年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持续推进,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新能源制造企业产品生产过程需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炭、天然气等一次能源使用率。因此,从事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孚能科技结合企业空旷的厂房屋顶,寻求信誉佳、资质优的合作商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 早在2019年,孚能科技作为镇江规模最大的招商企业落户镇江新区。2020年3月,孚能科技产能工程中心高级总监谷明主动联系国网镇江新区供电服务中心主任孙新跃,探讨利用企业6栋厂房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 孙新跃带队实地查勘,发现企业厂房屋顶属柔性屋顶。“屋顶采用柔性防水材料,耐候、耐压性能良好,但无法直接架设光伏设备。安装时,需要在屋顶上打洞,将光伏设备连接到屋顶横梁上。这不仅会对屋顶产生结构性破坏,影响防水效果,且施工成本高昂。”孙新跃说。 如何破解?孙新跃当机立断,向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镇江分公司上报。 “针对光伏安装过程中施工难题,我们召集了多家施工单位洽谈,由于利润微薄且施工复杂,无施工单位愿意承接。作为央企,供电部门全力响应国家减排号召,借助企业厂房屋顶建设光伏义不容辞,我们随即向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有限公司汇报。”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镇江分公司负责人王鑫介绍。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由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和镇江大照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镇江宜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经过研创设计出了专用于柔性屋顶的底座和夹具,在不破坏屋面材质的前提下,采用热焊接工艺、专用铝合金支架,使屋顶光伏搭建变得简便、高效。 2020年5月,镇江宜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与孚能科技签署合同,负责孚能科技屋顶柔性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施工建设。 据悉,光伏发电分为分布式和集中式2种,前者属自发自用、余电并网模式,而后者直接并入电网。孚能科技属于分布式发电。“孚能科技一天用电量约70万千瓦时。柔性屋顶光伏电站投运后,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一天发电量可满足企业约10%的用电量,极大降低了企业用能成本。”谷明说。 据统计,孚能科技柔性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年均发电2767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5901吨、节约标准煤9131吨,助力走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 《华为智能光伏助力信承瑞打造绿色低碳工厂》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1-16
    • 当前,在能耗“双控”与江苏实行市场化电价改革的政策背景下,江苏很多企业纷纷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华为智能光伏联合信承瑞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承瑞”)建设了一期8MWh储能电站、1.6MW光伏电站的光储项目,也助力其成为江苏第一个实现“光储一体化”的民营企业。   作为分布式光伏领域典型的优、光、储全产品光伏项目,该项目自2020年3月光伏并网以来,节省电费456万元。储能自去年3月并网以来,累计收益290万元,峰谷套利月均收益16万元/月,实现安全用电与投资双收益。   园区内样板点:华为&信承瑞8MWh储能电站 信承瑞作为国内最大的高速铁路接触网及电缆制造商,对设备连续性生产要求高,为了保证给关键连续性生产设备提供稳定安全的供电,华为智能光伏助力信承瑞打造的储能电站项目进行了传统电站的智能化改造,配置智能组件控制器,采用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打造一体化行业绿电解决方案。 信承瑞选用的华为行业绿电解决方案2.0,能够实现无缝并离网切换,有效避免停电损失;支持离网连续故障穿越,更优电能质量;智能组串式储能具备电芯级AI内短路检测、电池包级主动安全关断、电池簇级过流保护和故障隔离、系统级消防智能联动保护等四重安全防护,直流拉弧0.5秒内快速识别,紧急情况下触发0V快速关断,实现储能系统的主动预警,主动安全。此外,能源数字化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原核AI匹配,提高绿电消纳2%,提升预警分析,需量优化,降低基本电费10%,计算点位数量大于2%。 项目应用了基于平台的智慧能源综合管理服务,将发电曲线与用能曲线精准匹配,实现“源网荷储用”一体化协同,通过能源数字化、精准预测、数字孪生、最优经济调度、辅助交易决策等数字化手段,在助力企业降碳的同时,节能降本增效,提升用能安全。同时基于平台的经济收益分析,实现储能全景数字化综合管理,基于平台的光、储、用一体化智能调度,助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保障储能稳定运行,持续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此次华为智能光伏与信承瑞合作共建的储能电站,将用于满足企业生产和日常运营需要。“光伏+储能”的模式不仅能够帮助解决信承瑞在产业快速发展之下厂区稳定可靠用电的需求,并可以积极应对能源转型危机带来的压力和不确定因素;从经济性来讲,“削峰填谷”的精细化能源管理还可以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助力打造绿色低碳工厂。 信承瑞技术有限公司 信承瑞是轨道交通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运维服务商,新能源新材料连接系统解决方案引领者和探路者,总部位于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工厂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是集团研发、生产轨道交通接触网线材、中高压电力电缆及电缆附件、新能源材料和动力连接、检测设备以及各类电气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的主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