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携手华为深化5G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合作》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12-11
  • 12月8日,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表示,在前期共同建成全国首座5G煤矿的基础上,将与华为公司进一步深化合作,在推进5G技术应用、新材料产业发展等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加强合作交流。

    我国首个煤矿井下5G网络在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投入使用。

    双方就引入华阳集团煤矿专家、充实华为公司用5G赋能煤矿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力量,探索基于5G的人工智能煤机装备制造,建立数据中心等内容达成合作意向,愿意共同为5G技术赋能千行百业贡献力量。双方还将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和合作,打造更多应用场景,积极构建产业新生态,并在新能源蓄能特别是光伏领域、绿色节能建筑建材等方面探索更多合作方式。

    在前期合作中,华阳集团、华为公司、中国移动共同探索5G网络在煤矿通信、管理、生产、销售、安全、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落地,率先在新元公司建成全国首座5G煤矿,创造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接下来,三方还将进一步拓展5G技术在煤矿领域的应用,力推煤矿监测监控手段更加丰富、安全生产更加可靠,使得效率效益得到稳步提升。

相关报告
  • 《杭州总投资64亿!5G新材料项目等落地了》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3-10
    • 萧山区瓜沥镇在“强信心、强投入、强发展”动员大会上公布了10大类60项重点工作、35项政府投资项目和35项企业技改项目。其中政府总投资约6亿元;企业技改总投资约58亿元。 在此基础上,瓜沥镇大力实施“双招双引”行动,储备了一批项目,涵盖了区域合作、临空经济、未来社区、智能科技、新制造业等领域。 一起来看看其中15个代表项目 1、七彩未来社区ABC区块项目。瓜沥镇与之江文旅产业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未来社区核心单元,预计总投资45亿元。主要包括中新数字创新产业园、人才公寓、社区商业、未来教育、健康医疗等配套设施,提升瓜沥城市能级。 2、瓜沥—安昌区域战略合作项目。瓜沥镇与安昌街道建立项目建设、文化交流、社会治理等全方位的合作,跨域推动发展。今年将推动安昌路北延通车、大和山园区合作开发、钱滨线支路连接成虎路工程、大山西道路联通八柯线等项目。 3、机场战略合作项目。瓜沥镇与萧山国际机场将在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密切联系,全力推动融入发展。开通瓜沥至机场BRT公交专线,建立瓜沥与机场的直连通道。 4、交投集团战略合作项目。瓜沥镇与区交投集团将在区域交通配套设施、四好农村路建设、未来社区道路提升等方面深入合作,依托交投优势,为城市交通再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5、涂鸦智能战略合作项目。瓜沥镇与世界排名前列的语音AI交互平台--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对家装、卫浴、电气等行业进行赋能升级。并与辖区内企业共同参与“七彩未来社区”相关场景的智能化提升,打造全景智控产城融合新样板。 6、培慕科技能源领域产业数字化项目。该项目是萧山区“5213” 计划领航类项目,目前已入驻瓜沥镇启迪钱江智汇港。项目团队由国家“相关人才计划”特聘专家领衔,项目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外多家重点能源企业的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7、瓜沥镇智慧电务企业管理平台合作项目。瓜沥镇与国家电网萧山区供电公司合作开发智慧电务企业管理平台,对全镇企业定制能源优化方案,全面提升生产效能;利用智慧用电大数据,为政府能源政策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研判提供服务。 8、新丝路五星级酒店项目。该项目位于瓜沥镇新区,由新丝路房产与雷迪森旅业集团合作开发,拟打造萧山东片首家五星级酒店,预计投资约9亿元,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将作为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的高端服务配套,计划于亚运会前开业。 9、新川5G新材料项目。该项目落户瓜沥镇坎山片,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亚微米球形镍粉、铜粉等新材料,产品为5G产业核心零部件的关键原材料。该项目落地投产后,将打破日本在该技术领域上的垄断。达产后产值达1.2亿元。 10、光大熙麦萧山国际智造领航园项目。瓜沥镇与光大控股旗下光大熙麦开展战略合作,拟选址200亩,预计总投资50亿元,建设临空高端智造产业园。主要引入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体系。 11、“不二家”高端休闲食品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亿元,引进全套日本烘焙线、巧克力制品线,产品主要供国内高端市场。 12、盛裕精纺特种纱线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亿元,引进新型转杯纺和涡流纺纱生产线,专业生产特种纱线,项目将提高产品的技术性和高附加值性。 13、宏扬纺织科技差别化纱线项目。计划总投资约7000万元,引进日本村田最新型涡流纺等设备,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7000吨差别化纱线产能。 14、通绿机械智能化生产线项目。计划总投资约5000万元,引进保持架毛坯成型自动生产线等设备,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60万套智能化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能力。 15、瑞丰汉艺高速电脑提花生产线项目。计划总投资约6550万元,引进先进的高速电脑提花织机等设备,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2000万米的纺织面料生产能力。 .
  • 《5G将至!智能手机材料迎变革 散热问题“烫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2-29
    • 5G 将至! 国外手机巨头正在“摩拳擦掌”:摩托罗拉今年8月发布了全球首款5G手机Moto Z3,暂时领先市场,三星则联手美国运营商Verizon,宣布将于2019年年初正式推出5G手机;另一家韩国巨头LG将在2019年MWC展会中发布旗下5G手机…… Moto Z3 来源:摩托罗拉官网 国内厂家也在争分夺秒。华为、小米、OPPO、vivo、一加等手机厂商皆已公布了各自的5G样机产品,并计划于2019年上市相关产品。 作为全球最大的处理器芯片供应商之一,高通则在本月公布了支持5G的骁龙 855,为2019年上市的众多5G手机打下一针“强心剂”。 “5G时代的到来,无线充电、屏幕革新、智能识别、多摄像头将是大势所趋,会大幅度影响到手机上游材料产业,市场格局将随之发生变化。”易麟投资管理合伙人卞怡菁女士在“2018中国新材料行业发展大会”的手机材料论坛上的演讲指出:随着5G时代的到来,手机材料也需要随着产品功能要求提高而面临更高的挑战与性能要求。“功能性材料,如散热材料、EMC、防水材料等都将进入新一轮的产业技术更新与更替,易麟作为聚焦新材料投资的专业机构会加大对下一代手机应用材料项目的研究与投资力度。” 高速传输背后 散热将成巨大挑战 智能手机正变得越来越轻薄,器件排布紧密,有效散热成了保障手机正常运行的关键。 某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手机散热仍以传导为主,大量的热最后会被传导到后背壳。但后背壳上能“送”走的热量极少,基本依靠空气对流散热。在重度使用条件下,如果后背壳无法有效主动散热,手机工作温度将持续升高。达到一定温度后,CPU就会通过自动降频来保护手机。 “手机运行速度因此变慢,而这显然与消费者对手机高速运行的需求是相矛盾的。另外,持续的高温也将对CPU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他补充表示道。 众所周知的是,5G时代的数据传输量将大增,这将使得智能手机的过热风险持续提升。全球手机厂商为此头痛不已。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先生曾表示:“仅从芯片耗电量看,5G是4G的2.5倍。”这意味着导热、散热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导热、散热材料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北京中科纳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徐文涛在会上介绍称,导热界面材料可以填补两种材料接合或接触时产生的细微空隙或孔洞,降低界面热阻,提高器件的散热性能。目前主要的导热界面材料包括高导热石墨烯膜、印刷式导热垫片、导热凝胶、导热硅胶片、导热绝缘胶、导热石墨片、导热相变材料、导热硅脂等。 据BCC Research预测,2020年全球界面导热材料将达到11亿美元规模,复合增长率超7%。而属于新兴行业的石墨散热材料,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市场规模已达近百亿元人民币。 卞怡菁女士在探讨散热材料与导热方案时谈到,石墨导热片拥有独特的晶粒取向,可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石墨薄片一般贴于电路板,发热时可传导至手机背板。“综合考虑材料性能和成本,石墨导热片和导热凝胶是比较好的两种导热散热方案。” 除了散热材料外,结构件也在为散热“殚精竭虑”。 不锈钢中框存在较大的散热问题,不锈钢的导热系数仅有14 /W·(m·k)。深圳依诺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珩则表示,未来第三代高导热铝合金的热导率目标可达200W/m·K以上,“高强铝合金是手机中框材料的首选。” 5G现存诸多难题 材料将助力破局 12月25日,华为董事长梁华表示,2019年上半年,华为将发布搭载5G芯片的5G智能手机,并将在2019年下半年实现规模商用。 据悉,华为目前已获得26个5G商用合同,与全球50多个商业伙伴签署合作协议,5G基站商用发货数量超1万个,全球数量最多,拥有1600多项核心专利,占了整个5G ESTI标准的19%,构筑了核心竞争优势。 据Gartner预测,随着5G手机在2019年的密集上市,到2021年市场中将有9%的智能手机支持5G网络,因此2021年以后5G手机年销量将突破亿部级别。 5G前景光明,市场潜力庞大,但普通消费者对于5G往往只有一个认知:更快的速度,他们关注的是5G时代的到来还需多久?业内人士表示,虽然5G的标准已经公布,但5G在短时间内还是难以取代4G。 在5G时代到来前,除了散热问题,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在工作时不能被外界电磁波干扰,也要避免其自身辐射干扰外界设备或危害人体,因此需要通过电磁屏蔽阻断电磁波传播路径,主要通过结构本体和屏蔽衬垫实现屏蔽功能。 伴随手机硬件的升级,电磁屏蔽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由此推动电磁屏蔽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和创新。根据BCC Research的预测,全球EMI/RFI屏蔽材料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60亿美元提高到2021年的78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近6%。 5G时代智能手机零部件升级推动电磁屏蔽与导热新需求 数据来源:互联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目前主流的电磁屏蔽材料包括电磁屏蔽银浆/镍碳浆、电磁屏蔽硅胶条、电磁屏蔽模压材料和FIP导电胶等。徐文涛在会上表示,硅橡胶中加入导电颗粒,通过模压成型制作成所需形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及电磁屏蔽性能,兼具防水、防尘、抗震等机械性能,起到局部屏蔽的效果。 5G时代材料变革 来源于中科纳通演讲资料 5G通讯的发展,还急需其它新材料的出现和应用,以此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预见的是,轻金属、液态金属、非晶合金、磁性薄膜材料、导热散热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等将迎来巨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