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用光伏行业高成本、低收益等难点尚未解》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5-29
  • 与数年前上一波热潮不同,户用光伏行业现已从高补贴走向平价上网时代。如何避免金融杠杆盲目加码、小散企业卷款跑路等乱象再次发生,实现多方共赢,仍需政府定好位、金融机构把控好风险,企业对新商业模式探索也必不可少。

    高成本低收益等难点尚未解决

    从屋顶光伏自身情况看,屋顶光伏整县推进还存在屋面利用率低、户用光伏运营年限受限、电站运维难度大、成本高、收益率低等难点难以解决,还没有形成一个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模式。

    一些企业资金、技术实力不足,内部缺乏规范和管理,为抢占市场过度或虚假宣传,提供的光伏产品质量不过关、设备安装不规范、后期运维服务跟不上,存在巨大安全隐患,侵害群众利益。甚至还有些企业无资质,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2021年12月21日,河北省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户用光伏和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问题排查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在户用光伏和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中,“侵害农民利益的情况”“假借光伏开发名义进行欺诈”等情况,将被列入排查的主要问题清单。

    一位资深民企分布式光伏负责人介绍,以前光伏领域已经探索出了成熟的模式,包括全款模式、贷款模式或者是租屋顶的模式,但整县推进试点后,以前的模式就被推翻了。大家都在盯着这块蛋糕,民企也只能抱着央企的大腿来过日子,为央企做市场开发和安装业务。目前,不管是央企租居民的屋顶,还是居民租央企的设备,两个模式大同小异,都是居民出屋顶央国企出设备,然后共同出资来建设,共享发电收益。

    业内人士介绍,分布式光伏的利润已经很透明了,2017年、2018年左右的全款模式,毛利大概在6%—7%的水平,后来转到光伏贷之后,综合毛利在10%左右。现在和央国企合作,最后毛利能达到10%就不错了,但还需要刨去多项成本,公关费用也比较高。

    分布式光伏圈地运动背后,企业能获得的收益并不高,因此并非所有能源央国企都愿意参与其中。一位不愿具名的央企光伏业务负责人表示:“现在分布式光伏都不愿意接,我们院也不愿意去做了,这块推动不了,屋顶属于各个单位,协议很难谈,而且确实可能没有啥利润。”

    租屋顶、融资租赁模式快速推广

    据了解,正泰电器旗下的正泰安能、中来股份旗下的中来民生开始探索全新模式,采取租用老百姓屋顶的方式自建电站,不再让老百姓贷款,意图从源头降低老百姓的风险。2019~2021年这三年间,租屋顶模式,因为无贷款、收益固定而受到老百姓欢迎,开始在市场上快速推广开来。

    这种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于,用户不一定会主动承担对电站保管和维护的责任。一些农户甚至直接在光伏板上进行晾晒,导致光伏热斑效应,组件转化率下降或组件损毁的风险就转嫁给了企业,增加了企业运维的难度与成本。

    一些新进入行业的企业,开始采用融资租赁的模式。相对于租屋顶模式,融资租赁的模式能调动户主积极性、爱护自家屋顶,利于企业运维,而运维好电站反过来又能保障老百姓的收益。

    河北省光伏新能源商会秘书长马献立表示,分布式光伏尤其是户用光伏是民生工程,投资开发过程中各环节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必须放在重要位置予以重视。针对辨识能力弱、专业知识欠缺、抗风险能力差的农户群体,一位从事新能源业务的资深律师认为,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要加强日常宣传,特别是对常见的欺诈方式和诸如“光伏贷”等风险较大的开发模式予以警示和提醒。

相关报告
  • 《户用光伏持续火爆》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31
    • 核心阅读 户用光伏正在成为影响光伏新增装机规模的重要变量,2020年国内户用光伏装机规模达到了10.1GW,占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规模的近七成。尽管补贴下调,业内预计,今年全年新增装机规模将不少于10GW。 近年来,户用光伏市场规模呈现翻倍式增长。2020年国内户用光伏装机规模达到了10.1GW,占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规模的近七成,超过了前4年户用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总和,月均装机规模超900MW,业内预计,今年全年新增装机规模不少于10GW。 户用光伏逐渐成为影响光伏新增装机规模的重要变量。有业内专家预测,今年国内户用光伏市场将维持稳定增长态势,全年新增装机规模不少于10GW。随着二季度的来临,户用光伏市场也迎来了传统安装旺季,或再迎爆发。 补贴下调难阻火热态势 “调结构”成为现阶段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目标之一。近两年来,集中式光伏和分布式光伏的装机占比逐渐趋于平衡,其中户用光伏“功不可没”。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户用光伏装机规模达到了10.1GW,占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规模的近七成,超过了前4年户用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总和,2020年月均装机规模超900MW。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表示,户用光伏市场规模呈现翻倍式增长,是充分享受国家补贴红利的结果。 而在光伏补贴逐年退坡的大背景下,今年户用光伏市场还能维持“稳中有增”的发展态势吗?根据国家能源局3月初发布的《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意见征求稿)》,户用光伏仍将享受补贴,但尚未公布具体额度。 有业内专家预测,今年户用光伏的补贴标准可能不超过0.03元/千瓦时,较2020年的0.08元降幅过半,但在有补贴的情况下,预计今年户用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不少于10GW,至少去年持平。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指出,即使不考虑补贴,以今年的预期投资水平初步测算,国内大部分省份户用光伏项目的静态回收期在8—10年。在电站全额上网的模式下,全国约一半省份的户用光伏项目在无补贴的条件下具备经济性,如果电站自发自用和全额上网的比例在2:8,则将有更多的省份户用光伏项目具备经济性。换言之,自发自用的比例越高,屋顶光伏的收益越可观。 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方面,补贴红利促进了户用光伏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光伏行业的逐渐成熟,光伏发电成本不断下降,民众接受度持续提高,户用光伏市场空间加速扩大,而“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更是让户用光伏市场不断升温。 “今年全球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分布式。”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佘海峰向记者表示,“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将逐渐向以新能源为主的新的电力系统转型,而户用光伏是新能源发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山东省太阳能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晓斌持有相同的看法。他表示,“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并不能只依靠集中式光伏电站,户用光伏以最直接的方式让老百姓感受到新能源发电的益处。 中国光伏行业副秘书长刘译阳直接指出,在“十四五”期间,户用光伏将成为促使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增长的重要一环,希望通过户用光伏带动我国城乡绿色发展,助力“30·60”双碳目标的完成。 越来越多的省份明确表示将鼓励、支持户用光伏的发展。以山东为例,作为户用光伏装机大省,当地政府、金融机构、电网公司等相关单位对产业接受度高,沟通紧密、顺畅,形成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供应链价格飞升、补贴政策尚未明确的情况下,仅1、2月,山东户用光伏累计安装量就已超1万套。 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分布式战略管理总监牛燕燕告诉记者:“目前,山东户用光伏市场发展前景乐观,装机水平较高。同时,河北、河南、安徽、江西等省份需求也不断显现,有望成为新的户用光伏装机大省。” 重塑户用光伏价值链条 2020年以来,我国光伏市场交易已经开始从传统的集中式电站向分布式光伏电站资产转向,产业逐步从“政策驱动”迈向“需求驱动”。刘译阳指出,这对光伏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户用光伏要从拼速度、拼价格走向拼品牌、拼质量、拼维护的阶段。” 记者发现,各大光伏企业相继加大了分布式光伏投资力度。不管是组件企业、逆变器企业还是后期运维企业,都推出了针对户用光伏的定制化产品。 “标准化产品打天下的时代过去了,产业需要对户用光伏价值链进行重塑,而这正是我们在做的事情。”佘海峰说。 3月16日,隆基股份推出了Hi-Mo 4m 66版型光伏组件。这一产品为分布式光伏项目量身打造,与原有的60版型、72版型更好的呼应,力图打造高效率、高发电、高可靠的分布式组件产品矩阵。 “隆基Hi-MO 4m系列组件的推出让用户的安装模式有了更多的选择,该套产品可以满足更多屋顶的‘满铺’需求,用户可根据屋顶的实际情况灵活调配,真正实现定制化服务。”牛燕燕表示。 据透露,为了持续激发户用光伏市场潜能,隆基股份还拟加强和经销商的合作,根据不同经销商的需求,为其打造个性化生产线,持续探寻产业纵深。 在业内专家看来,未来光伏企业和经销商的联系将愈发紧密。张晓斌称,在无补贴时代,中小型经销商必然会依托于较大的系统品牌企业,借助其供应链价格把控能力、融资能力、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能力和后期运维能力力保平稳发展。平价上网将会成为行业洗牌的重要机会。
  • 《今年光伏获补贴30亿元 户用光伏项目被明确单独管理》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5-07
    • 国家能源局接连发布了三份关于风电和光伏的意见和通知,其中包括《关于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项目建设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关于报送2019年度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名单的通知》(下简称:《通知》)、《关于征求对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下简称:《意见函》)。   有业内人士表示,《征求意见稿》、《通知》和《意见函》的接连发布,是对去年发布的一系列平价上网、竞价、以及补贴取消等新能源政策的补充说明,更加强调了,目前,我国发展新能源的决心。   4月25日前报送第一批名单   从《征求意见稿》的内容来看,明确了今年第一批平价上网项目报送的时点,并规定平价项目优先保障消纳。在业内看来,这有望成为二季度国内光伏装机的重要驱动力。   今年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正式拉开中国新能源走向平价上网的序幕。此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则明确提出优先建设平价上网项目,严格落实项目的电力送出和消纳条件。   同时,《征求意见稿》要求梳理已核准(备案)未并网存量项目,鼓励各类在建或核准(备案)后未实质性开工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自愿转为平价上网项目。而在第一批平价上网项目名单确定前,各地暂不组织需国家补贴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的竞争配置工作。   此外,《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协同落实支持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政策措施,包括各地要落实降低土地相关成本有关政策要求,电网企业则要做好电力送出和消纳落实工作等。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具备建设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条件的地区应于4月25日前报送2019年度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名单。确不具备建设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条件的地区也应在5月31日前报送需国家补贴项目竞争配置的办法及工作方案。   有行业内分析师表示,这份文件明确了平价上网项目申报的时点和申报顺序,意味着光伏平价项目将在二季度释放,需求有望超预期。   由于平价项目在4月25日申报后即可开工建设,竞价项目则预期到三季度才启动,意味着前者或将在二季度错峰建设,有望驱动国内光伏装机超预期。考虑到平价项目收益率稳定,现金流优化,且不占指标,与有补贴项目并行,其将成为行业增量。而项目电价20年不变、优先消纳等规定,也将激发具备平价条件的地区运营商建设意愿,令申报规模或超预期,上述行业内分析师如是称。   积极推进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   在4月10日发布了《征求意见稿》后,4月12日,能源局有发布了《通知》,按照《通知》中的内容显示,为推动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项目建设,各方协同将有关支持政策落实到位,请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19〕19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报送2019年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名单。   而报送名单的具体要求为,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按照《通知》要求,在组织电网企业论证并落实拟新建平价上网项目电力送出和消纳条件基础上,先行确定一批2019年度可开工建设的平价上网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含低价上网项目、分布式市场化交易项目,以下同),于4月25日前向能源局报送第一批项目名单。后续经论证具备建设条件的平价上网项目可以继续报送。   同时,鼓励存量项目自愿转为平价上网项目。鼓励2018年及以前年度已核准(备案)或已配置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自愿转为平价上网项目。对项目单位承诺自愿转为平价上网项目和2019年度新建平价上网项目,电网企业应优先落实电力送出和消纳方案。   另外,积极推进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请有关省(区、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复核2018年向我局报送的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方案。按照《通知》有关要求和支持政策,其中的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均不再享受国家电量补贴,执行相应的输配电价和政策性交叉补贴减免等支持政策。请有关省(区、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报送2019年第一批平价上网项目时予以确认,其他事项仍按关于该试点工作的两个通知(发改能源〔2017〕1901号、发改办能源〔2017〕2150号)执行。各地区可继续研究提出后续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方案报送能源局。   《通知》中还重点强调了,严格落实平价上网项目的建设条件。项目使用土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在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范围,征收耕地占用税的在合理范围。有关地方政府部门没有以资源出让、企业援建和捐赠等名义变相向项目单位收费,没有强制要求项目直接出让股份或收益用于应由政府承担的各项事务,没有强制要求采购本地设备作为捆绑条件;有关省级电网企业或地方电网企业已论证确认拟建平价上网项目具备电力送出和消纳条件,负责投资建设项目升压站之外的配套电网工程。可按单个项目或本批次项目整体出具意见。  确认今年光伏补贴30亿元   而据《意见函》的内容显示,明确今年光伏风电要采取竞争方式配置需国家补贴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根据文件附件内容显示:今年光伏补贴总额30亿元,明确对户用光伏项目进行单独管理。30亿元中的7.5亿元用于户用光伏(折合350万千瓦)、补贴竞价项目按22.5亿元补贴。   同时《意见函》要求,优先建设平价上网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按照有关通知要求,研究论证本地区建设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的条件,在组织电网企业论证并落实拟新建平价上网项目的电力送出和消纳条件基础上,优先推进平价上网项目建设。经充分论证不具备建设平价上网项目条件的省(区、市),综合考虑相关规划、电力送出和消纳条件确定合理的需国家补贴项目的总规模,分别按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竞争配置要求通过规范竞争方式选择需纳入国家补贴范围的项目。   《意见函》还提出,严格落实电力送出和消纳条件,优先保障平价上网项目的电力送出和消纳。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的配置、核准和建设均应符合风电投资监测预警和光伏发电市场环境监测评价有关要求。   新建光伏项目补贴竞价规定也在文件中得到明确。《意见函》要求,规范进行项目竞争方式配置。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应在优先建设平价上网项目基础上,采取竞争方式配置需国家补贴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竞争配置办法应严格落实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上网电价作为重要竞争条件,优先建设补贴强度低、退坡力度大的项目。各派出机构加强对各省(区、市)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竞争配置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