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台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正在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18
  • 深冬的甘肃河西走廊,世界首台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正在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这是一项新能源领域正在推进的试点技术,在100多米深的地下建设的硐室有差不多5层楼高,要承受相当于高压锅100倍的压力。整个项目建成后预计可以满足近3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36246.shtml
相关报告
  • 《世界首台大罐式陕西铜川350MW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正式开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1-03
    • 1月2日,陕西省铜川市2025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中国能建陕西铜川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现场举行。中国能建数科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宋玉文参加并致辞,铜川市委副书记、市长郝光耀出席并宣布项目正式开工。中国能建陕西铜川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是陕西省首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中国能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总投资约24亿元,储能容量达1400兆瓦时,储能6小时,释能4小时,计划年运行天数达330天,年最大发电量约9.24亿度。项目采用的透平机、压缩机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在实施的单机容量最大、参数最高的多目标宽工况核心设备,标志着中国能建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再攀新高峰。 宋玉文表示,世界首台大罐式350兆瓦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是全球首例在石灰岩地层建设储气库,打破了常规选址局限,拓展了储气库选择范围,对压缩空气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转型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战略意义。项目建成后,能够直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就业,实现工矿废弃地零排放、零污染、绿色园林式再利用的零碳发展,为铜川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新活力、新动能、新支撑。 宋玉文强调,中国能建数科集团将以项目正式开工为新起点,秉持“全自主化、全产业链、全国产化、全开放式”的合作理念,携手产业链各方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发挥“研投建营数”一体化优势和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经验,打造标杆工程、示范工程,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发展,助力铜川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高地。 陕西省铜川市委市政府领导,耀州区委区政府领导,中国能建数科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等相关单位,中央、省市媒体记者等,共计300余人参加开工仪式。
  • 《世界首台(套)660兆瓦人工硐室型压气储能工程落子敦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5-08
    • 5月8日,世界首台(套)甘肃酒泉敦煌660兆瓦人工硐室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项目顺利在敦煌通过可研评审,标志着我国压气储能行业正向单机功率600兆瓦级跃升。 该项目采用了“中国能建压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开创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储气空间“三项世界之最”,单机功率一举提升至600兆瓦级,是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单机容量的又一大突破;储能规模最大2640兆瓦时,一次发电264万度,相当于18万敦煌城市居民一周的用电量;人工硐室储气空间最大近50万立方米,可一次性储存2万吨空气,持续支撑660兆瓦满负荷运行。 据了解,该项目坐落于敦煌市西南方向,直线距离约45千米处,占地约405.6亩,动态投资超46亿元,储能时长8小时,释能时长4小时,投产后可带动传统装备、配套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压气储能产业发展进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下一步,中国能建计划以甘肃敦煌66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集群为核心,配套大规模风光资源开发,打造绿色电站示范基地。该基地将有效平滑出力,减少对电网的冲击;大幅减少弃风弃光,提升新能源利用率;有效提供转动惯量,具备黑启动能力;全程不依赖传统化石能源,实现真正绿色电能供应,助力甘肃省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