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炼钢》

  • 来源专题:绿色冶金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4-07-05
  • 钢铁是地球上最有用的材料之一。作为现代生活的支柱,它被用于摩天大楼、汽车、飞机、桥梁等。不幸的是,炼钢是一个非常肮脏的过程。它最常见的生产方式是开采铁矿石,在高炉中通过添加煤将其还原,然后使用氧气炉燃烧掉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这就是为什么钢铁生产占全球人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至9%左右,使其成为地球上最肮脏的行业之一。现在,波士顿金属公司正在寻求使用一种称为熔融氧化物电解(MOE)的电化学工艺来清理炼钢业,该工艺消除了炼钢中的许多步骤,并释放出氧气作为其唯一的副产品。该公司由麻省理工学院名誉教授唐纳德·萨多韦(Donald Sadoway),安托万·阿拉诺尔(Antoine Allanore)教授和詹姆斯·尤尔科(James Yurko)博士(01年)创立,已经在其巴西子公司Boston Metal do Brasil使用MOE从采矿废料中回收高价值金属。这项工作正在帮助Boston Metal的团队在商业规模上部署其技术,并与采矿运营商建立关键的合作伙伴关系。它还在其位于马萨诸塞州沃本的总部建造了一个原型MOE反应堆,用于生产绿色钢铁。尽管它的名字叫波士顿金属公司,但它有着全球性的野心。迄今为止,该公司已从欧洲、亚洲、美洲和中东的组织筹集了超过 3.7 亿美元,其领导人希望迅速扩大规模,以改变世界各个角落的钢铁生产。“全世界都认识到,我们需要迅速采取行动,这将通过这样的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这些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现有技术,”波士顿金属首席科学家和前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Guillaume Lambotte说。“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每个人都面临着迅速采取行动的压力。”


  • 原文来源:https://dmse.mit.edu/news/making-steel-with-electricity/
相关报告
  • 《超越炼钢》

    • 来源专题:一带一路冶金门户
    • 编译者:吴崇浩
    • 发布时间:2020-01-07
    • 除了炼钢。发布于2019年12月2日来源:马尼拉标准-现任政府的'建设!建造!“建设”计划推动了菲律宾基础设施行业的显著增长,同时也推动了对高质量和高性价比钢材的需求。这给钢铁工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对该国主要钢铁制造商之一的梅尔特斯钢铁公司(Melters Steel Corp.)来说,增长不仅仅是为了能够利用日益增长的需求和资本。。。
  • 《全绿电炼钢!中国能建助力打造国内首个近零碳炼钢示范工厂》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9-12
    • 9月9日 中国能建江苏院EPC总承包的 国家低碳冶金技术攻关试点项目 靖江特殊钢有限公司 风光储绿色低碳能源介质供给项目 成功并网 助力打造国内首个近零碳炼钢示范工厂 为钢铁行业的智能化和绿色低碳转型 提供了有效路径 项目是近零碳电炉短流程炼钢项目(首个国家级示范项目)的配套源网荷储一体化工程,位于江苏泰州靖江市靖江特殊钢有限公司厂区内,由35兆瓦分布式光伏系统、16.8兆瓦陆上风电系统、120兆瓦/240兆瓦时构网型储能系统组成,并配置一套源网荷储能碳管理平台。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例钢铁行业多场景风光储一体化微网示范项目,预计每年可提供0.75亿千瓦时的绿电,降低碳排放6.24万吨。项目通过风、光、储协同耦合电炉负荷的方式,提供覆盖全流程的能源解决方案,助力靖江塑造绿色低碳发展新名片。 多场景光伏:盘活厂区闲置资源 打造绿色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示范 项目利用厂区地面、路面、屋面、水面等闲置资源,建成水面光伏、立面光伏、屋顶BIPV光伏、廊道光伏、光伏车棚及钙钛矿电池光伏示范区。 智慧用能模式:构建柔性调控体系 攻克炼钢负荷与新能源耦合难题 项目构建电炉柔性负荷调控体系,形成“新能源优先—储能调节—电网补充”的智慧用能模式。通过负荷可调技术与构网型储能稳定电网及快速响应能力,攻克了冲击性炼钢负荷和波动性强的新能源耦合难题;通过让能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最优匹配,提升能源协同效率和碳减排水平,使炼钢高效稳定生产与绿色低碳目标并行。 碳调度决策创新:碳排放纳入调度核心 实现多维度数据可视化管控 项目将碳排放纳入调度决策,系统实时计算各类能源碳排放,并跟踪各环节碳排放情况,根据生产计划和能源供给制定低碳运行策略,力争实现零碳炼钢的突破。 配套的能碳管理平台还可集中统计和展示钢厂总碳排放、碳排放强度、新能源消纳情况、实时负荷、综合用电成本、吨钢能耗等关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