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与四所高校推进先进核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

  • 来源专题:一流高校动态监测服务
  • 编译者: 刘建华
  • 发布时间:2018-08-30
  • 7月28日至8月15日,中核集团分别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四大高校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协同推进我国先进核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

    据介绍,中核集团发挥完整的核工业产业链和创新链优势,坚持“小核心、大协作”,通过在资源、市场上的互利共赢,整合国内核领域创新资源,使重点涉核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资源力量,能够更好地服务和促进我国核工业军民融合的一体化体系和能力建设。下一步,中核集团还将继续与国内核科技领域重点科研院所进行深度合作,取长补短,强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及上下游的协同配合,逐步建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学研用和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我国核工业发展。

相关报告
  • 《DOE资助1800万美元推进先进核能技术研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3-01
    • 11月13日,美国能源部(DOE)宣布投入1800万美元用于支持先进核能技术研发 ,旨在整合联邦政府研究机构、大学与相关企业研究力量,加速新型反应堆系统概念设计和先进核能技术的研究突破,推进美国核电产业发展,提高核电技术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性。本次资金将通过四种途径进行资助,包括:(1)核能首堆示范预备项目(FOAK),针对存在重大技术和许可证审批风险且到21世纪20年代中后期可能部署的核电厂,进行先进反应堆设计开发和先进技术升级;(2)早期先进反应堆开发项目,提出最能促进先进反应堆设计和技术发展以及商业化的概念和想法;(3)监管支持资助,为解决设计监管问题、监管审查许可证审批的专题报告或论文,以及为了获得先进反应堆设计和能力的认证和许可批准的其他工作提供直接支持。(4)“加速核能创新门户”(GAIN)资金援助。具体内容参见表1。 表1 先进核能技术研发项目具体内容 资助途径 项目描述 资助金额/ 万美元 核能首堆示范预备项目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被动安全系统性能集成/单独效果测试程序(第一阶段):开发一套可配置测试平台以测试SMR被动安全系统性能,加速SMR-160及其他SMR的商业化和获取美国核监管委员会(NRC)及国际监管机构许可 162 先进反应堆开发项目 •核设施电缆老化验收标准:制定机械、电气、热和化学状态监测测试验收标准用于电缆老化验收 •Exelon公司沸水反应堆(BWR)建模分析,以预测特征值和热限制:通过反应堆建模工具Virtual Environment for Reactor Applications(VERA)进一步了解Exelon公司的15个BWR堆芯行为,改进BWR堆芯性能(包括反应性和热裕量)预测以降低循环产能和燃料成本 •模块化室内电子束焊接:通过模块化室内电子束焊生产大型厚截面组件 •风险维护自动化平台:开发和运行风险维护自动化试点平台,显著降低核电站运营核维护成本 1430 监管支持资助 美国陆地能源公司-美国核监管委员会(TEUSA-USNRC)一体化熔盐反应堆(IMSR)的预审核 50 GAIN •用于铅基快堆的氧化铝成型奥氏体不锈钢的开发和测试:以解决铅基快堆的关键问题(高温下液体铅的腐蚀性);优化氧化铝成型奥氏体不锈钢用于铅基快堆关键部件材料,如燃料棒包层、热交换器、反应堆内部构件和反应堆容器,ORNL将进行液体铅测试 •评估Elysium公司熔盐快堆的燃料循环技术可行性,主要涉及闭式燃料循环和消除轻水堆废料的相关创新概念研究,包括50年以上无需净化或在不去除锕系元素情况下进行在线净化 •在核试验台上评估NexDefense公司现有核网络安全软件,为商业应用做准备 •在沸水堆和小规模压水堆燃料设计中采用浓缩钆,评估其等离子体分离工艺相关技术和设计改进,以用于钆-157商业浓缩的等离子体分离工艺设备 •进行混合能源系统设计和分析,用核电热电联产取代现有田纳西州金斯波特的电力设施 215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战略政策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0-04-09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5G网络加快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5G网络建设、应用推广、技术发展和安全保障,充分发挥5G新型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5G网络建设部署 (一)加快5G网络建设进度。基础电信企业要进一步优化设备采购、查勘设计、工程建设等工作流程,抢抓工期,最大程度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支持基础电信企业以5G独立组网(SA)为目标,控制非独立组网(NSA)建设规模,加快推进主要城市的网络建设,并向有条件的重点县镇逐步延伸覆盖。 (二)加大基站站址资源支持。鼓励地方政府将5G网络建设所需站址等配套设施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严格落实;在新建、改扩建公共交通、公共场所、园区、建筑物等工程时,统筹考虑5G站址部署需求;加快开放共享电力、交通、公安、市政、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和社会站址资源。对于支持力度大的地区,基础电信企业要加大投资,优先开展5G建设。 (三)加强电力和频率保障。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加强与电力企业对接,对具备条件的基站和机房等配套设施加快由转供电改直供电;积极开展网络绿色化改造,加快先进节能技术应用推广。调整700MHz频段频率使用规划,加快实施700MHz频段5G频率使用许可;适时发布部分5G毫米波频段频率使用规划,开展5G行业(含工业互联网)专用频率规划研究,适时实施技术试验频率许可。进一步做好中频段5G基站与卫星地球站等其他无线电台(站)的干扰协调工作。 (四)推进网络共享和异网漫游。进一步深化铁塔、室内分布系统、杆路、管道及配套设施共建共享。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整合优势资源,开展5G网络共享和异网漫游,加快形成热点地区多网并存、边远地区一网托底的网络格局,打造资源集约、运行高效的5G网络。 二、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 (五)培育新型消费模式。鼓励基础电信企业通过套餐升级优惠、信用购机等举措,促进5G终端消费,加快用户向5G迁移。推广5G+VR/AR、赛事直播、游戏娱乐、虚拟购物等应用,促进新型信息消费。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广电传媒企业和内容提供商等加强协作,丰富教育、传媒、娱乐等领域的4K/8K、VR/AR等新型多媒体内容源。 (六)推动“5G+医疗健康”创新发展。开展5G智慧医疗系统建设,搭建5G智慧医疗示范网和医疗平台,加快5G在疫情预警、院前急救、远程诊疗、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等方面的应用推广。进一步优化和推广5G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优秀应用,推广远程体检、问诊、医疗辅助等服务,促进医疗资源共享。 (七)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打造5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垂直领域“5G+工业互联网”的先导应用,内网建设改造覆盖10个重点行业;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标杆网络、样板工程,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业应用场景。突破一批面向工业互联网特定需求的5G关键技术,显著提升“5G+工业互联网”产业基础支撑能力,促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 (八)促进“5G+车联网”协同发展。推动将车联网纳入国家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促进LTE-V2X规模部署。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丰富应用场景,探索完善商业模式。结合5G商用部署,引导重点地区提前规划,加强跨部门协同,推动5G、LTE-V2X纳入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建设的重要通信标准和协议。开展5G-V2X标准研制及研发验证。 (九)构建5G应用生态系统。通过5G应用产业方阵等平台,汇聚应用需求、研发、集成、资本等各方,畅通5G应用推广关键环节。组织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突出应用落地实施,培育5G应用创新企业。推动5G物联网发展。以创新中心、联合研发基地、孵化平台、示范园区等为载体,推动5G在各行业各领域的融合应用创新。 三、持续加大5G技术研发力度 (十)加强5G技术和标准研发。组织开展5G行业虚拟专网研究和试点,打通标准、技术、应用、部署等关键环节。加速5G应用模组研发,支撑工业生产、可穿戴设备等泛终端规模应用。持续支持5G核心芯片、关键元器件、基础软件、仪器仪表等重点领域的研发、工程化攻关及产业化,奠定产业发展基础。 (十一)组织开展5G测试验证。基础电信企业进一步优化5GSA设备采购测试流程,根据建设计划明确测试时间表,促进相关设备加快成熟。持续开展5G增强技术研发试验,组织芯片和系统开展更广泛的互操作测试,加速技术和产业成熟。结合国家频率规划进度安排,组织开展毫米波设备和性能测试,为5G毫米波技术商用做好储备。 (十二)提升5G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支持领先企业利用5G融合新技术,打造并提供行业云服务、能力开放平台、应用开发环境等共性平台,鼓励建设相关开源社区、开源技术基地,促进开放式应用创新。加快5G检测认证平台建设,面向5G系统、终端、服务、安全等各环节提升测试、检验、认证等服务能力,降低企业研发及应用成本。 四、着力构建5G安全保障体系 (十三)加强5G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加快构建5G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加强5G核心系统、网络切片、移动边缘计算平台等新对象的网络安全防护,建立风险动态评估、关键设备检测认证等制度和机制。研究典型应用场景下的安全防护指南和标准。试点开展5G安全监测手段建设,完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威胁治理、事件处置、追踪溯源的安全防护体系。 (十四)强化5G网络数据安全保护。围绕5G各类典型技术和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典型应用场景,健全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与标准规范。建立5G典型场景数据安全风险动态评估评测机制,强化评估结果运用。合理划分网络运营商、行业服务提供商等各方数据安全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责任,明确5G环境下数据安全基线要求,加强监督执法。推动数据安全合规性评估认证,构建完善技术保障体系,切实提升5G数据安全保护水平。 (十五)培育5G网络安全产业生态。加强5G网络安全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强化安全服务供给。大力推进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建设和试点示范,加快培育5G安全产业链关键环节领军企业,促进产业上下游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关键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一体化保障能力。积极创新5G安全治理模式,推动建设多主体参与、多部门联动、多行业协同的安全治理机制。 五、加强组织实施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制度,做好各项要素保障,把加快5G发展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强与地方住建、交通、电力、医疗、教育等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合力推进5G建设发展各项工作。 (十七)加强责任落实。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无线电管理机构、通信管理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及时细化各项支持政策和举措,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各基础电信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做好5G研发、试验、建设、应用、安全等各项工作,全力推进5G建设发展。 (十八)加强总结交流。各单位要定期梳理经验做法,及时发现问题不足,不断调整优化工作举措,相关情况及时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开展各地5G建设发展情况评估,适时发布相关推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