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超声诊断设备”与“一次性使用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获批上市》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2-12-16
  •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经审查,批准了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血管内超声诊断设备”和上海爱声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创新产品注册申请。两件产品配套使用,用于冠状动脉血管内病变的超声成像检查。
      该配套产品利用脉冲回波原理对血管进行超声扫描成像。设备主机和导管控制器向位于导管远端的超声换能器发出激励脉冲,同时通过导管鞘管内部的驱动轴带动换能器高速旋转,换能器发出超声波脉冲并接受血管组织反射的超声回波信号,经导管控制器放大、采集、预处理后传输至主机,实现血管图像的显示和处理。
      血管内超声诊断设备采用全数字信号传输、单阵元机械旋转式设计,导管控制器与成像主机之间实现了数字传输,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和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了成本,使图像噪声更小。
      一次性使用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在PMN-PT高频单晶复合材料换能器上,采用蒸镀方式制备无胶水层且厚度≤15μm的工艺设计和方法,实现了高性能高频换能器的生产国产化,提高了图像分辨率的同时优化了图像质量。
      该配套产品使用高频率、宽带宽、高灵敏度的超声波成像,能够实现冠脉血管的扫描成像和血管直径测量,帮助医生判断病变严重程度及性质,有助于提高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认识和指导介入治疗。
      该配套产品的上市有利于降低临床治疗费用和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推广,为PCI精准诊疗提供更好的诊断依据,制定更佳的治疗策略使患者受益。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该产品上市后监管,保护患者用械安全。

  • 原文来源:https://www.nmpa.gov.cn/yaowen/ypjgyw/20221215161734103.html
相关报告
  • 《血管内超声诊断仪和一次性使用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获批上市》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7-27
    •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经审查,批准了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血管内超声诊断仪”和“一次性使用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2个创新产品注册申请。   血管内超声诊断仪由成像主机(含推车、显示器、键盘、鼠标)和回撤马达组成。一次性使用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由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和配套附件组成,其中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由外鞘管和成像信号传输组件构成,附件包括延长管、注射器(3mL和10mL)和三通阀。血管内超声诊断仪和一次性使用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配合使用,适用于将进行冠脉血管内介入手术的患者对冠脉血管的超声检查。   血管内超声诊断仪和一次性使用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配合使用,利用超声脉冲回波原理对血管进行新型高速三维机械扫描成像。诊断仪发射电脉冲激励导管前端的超声换能器产生超声波,通过血管壁内侧反射后经超声换能器接收转换成电信号并传输给诊断仪,经过处理后以二维灰度图像方式显示在主机的显示器上,以反映血管内部结构特征,供医生进行临床诊断。   血管内超声诊断仪和一次性使用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配合使用中,利用导管技术将微型超声探头送入冠脉血管腔中,对血管结构进行超声成像,可识别斑块、夹层、血栓、支架和导丝等血管腔内组织和器械,并实施各种参数的定量测量,可为冠脉介入手术提供更精准的术前策略指导和术后效果评价,其采用了两种超声频率,具有有较高的回撤速度、较长的最大回撤距离和较快的旋转扫描速度。基于上述特点,该产品针对弥漫性病变,一次回撤即可完成扫描,可减少手术步骤和手术时间。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该产品上市后监管,保护患者用械安全。
  • 《一次性使用血管内成像导管获批上市》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1-03-11
    •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经审查,批准苏州阿格斯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创新产品“一次性使用血管内成像导管”注册申请。   该产品需配合光学干涉断层成像系统使用,用于在医疗机构中对需要进行腔内介入治疗患者的冠状动脉成像。成像导管适用于直径2.0到3.5mm的血管,不适用于左冠状动脉主干或以前做过旁路手术的目标血管。   该产品经过全光纤结构成像透镜设计、光传输链路优化设计和验证测试,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中完全去除“冲洗导管”这一步骤,以一种特定伪像的微弱增加为代价,避免了更多造影剂和导管腔杂质微粒被冲进患者血管内的风险,简化了医生PCI手术步骤,缩短病人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造影剂用量,减少病人痛苦,图像质量可达到同类产品的水平。   该产品的免冲洗设计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更方便医生使用并节省宝贵时间;在成像导管的开发上,降低了制作成本,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能够推动血管OCT技术的临床应用。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该产品上市后监管,保护患者用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