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在物联网支持和可穿戴设计领域初露头角》

  • 来源专题:宽带移动通信
  • 编译者: wangrk
  • 发布时间:2015-12-22
  • 过去一年中,经销商康拉德在物联网、可穿戴与控制系统设计领域内新增10万产品,其中包含了许多插板层次的产品。

    一直以来,康拉德都在从事一项尝试,在其运转的国家内,为自己的运营活动创建一个连贯的身份认证。例如,在其拥有一系列店铺网络的国家(德国、奥地利)中,它正努力向专业客户(相对于零售)提升自己作为broadline经销商的形象;或者通过出席其他公司出盘(例如英国Rapid)来增加自己在领域内的知名度。某公司发言人评价道康拉德与他们的目标市场已有重叠,一些专业客户可能通过其网站下订单,但是仍然在商店购买进化之外的临时需求,而这个新兴的“造物者”团体却左右开弓。

    前段时间康拉德公司创造了康拉德商业供应链的独立ID,在工业群体的买家中提升了知名度。公司认为供应链如今已经取得一定成就并将继续发展,未来会回归到康拉德电子这唯一的标识中。

    在近期添加到其领域的产品中,占据总目录70万的产品品种是一个能定义物联网产品、可穿戴设备与控制系统设计的数字。例如:“Controllino”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如上图)是基于Arduino平台的约定;三个弹性PLC是为各种各样的自动化任务而设计。该经销商就是在利用Controllino(奥地利制造商SG-TRONIC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向这些PLC提供消息,以便多种自动化应用使用,包括温度管理、高级灯光与媒体控制。

    该目录的另一新亮点是Seeed Studio Linkit One,一个服务于可穿戴和物联网领域,基于ARM的开发平台,它在一卡内提供MCU、蓝牙、蜂窝式调制解调器、WiFi、GPS和音频支持。康拉德表明将会加入更多Seed Studio宣传板,更直接地声明该控制功能是自己范围内的C- Control模块。

    过去一年,康拉德见证了其产品组合成长为远超70万的排列项目,包括26万主动、被动以及机电元件,5千余开发工具包、2万5千试验与测量装置、5万种电线电缆与超过15万的工具设备。

    这个全渠道的经销商在范围扩展的同时,又提供了一个更强大的产品组合,从国际主要品牌,如mikroElektronika、飞兆半导体、泰科电子、瑞萨欧洲,德州仪器以及伍尔特电子公司。与这些同步销售的还有3万5千款自有品牌产品,与康拉德科技中枢(CTC)共同设计,包括VOLTCRAFT、TOOLCRAFT与C-控制线的高质量电力设备与自动化工具。Renkforce,另一个内部品牌,提供高端万能型3D打印设备,包括RF1000——一款可选打印头适配器铣削和雕刻的入门级3D打印机。

    该公司在巴伐利亚的新配送中心是全自动的,并且合并了ESD处理工艺(已得到TUV德国莱茵认证(DIN EN 61340-5-1))与一个大型静电保护区(EPA),以保证在整个供应链中,即使是最敏感的电子元件和模块也能得到安全处理。

相关报告
  •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陕鼓方案”崭露头角》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6-08
    • 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一大攻坚战;在美丽中国建设实践中,绿色循环节能环保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美丽如画的陕鼓临潼工业园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日前透露,该公司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充分发挥54年能源基因优势,以智慧绿色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创造智慧绿色能源。 据了解,陕鼓不仅是一家两次荣获“中国工业大奖”的行业排头兵企业,也是一家拥有“国际十大节能技术和十大节能实践奖”等数百项荣誉,以及节能环保高端技术装备和智慧绿色系统解决方案的“国家级绿色工厂”。多年来,陕鼓通过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进行能量回收及输出的装机总功率为22.9GW,相当于年减排二氧化碳1.49亿吨,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与城市和谐共生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坚守“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理念。 广西北海是有着亚热带滨海风情的宜居城市,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唯一的沿海区域。近年来,北海铁山港(临港)工业区的“工业港城”展现出绿色发展的新活力,宽阔的进港大道径直奔向大海,塔罐林立的现代化石化产业园内,一个个新型能源材料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其中,全球首创的硝酸加压浸出工艺有效解决了新能源动力电池及高端不锈钢行业的新型材料瓶颈问题。 据了解,全球首创的硝酸加压产业化冶炼工艺正是陕鼓针对有色冶炼创新的核心技术路线。2021年2月28日,陕鼓与北海顺应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签订了褐铁型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浸出新技术绿色示范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 “应用这一创新技术,颠覆了传统工艺资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了新材料行业绿色、环保、低碳、高效。陕鼓营销专家刘斌介绍。该项目预计产能为3万金吨镍、3000金吨钴,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产能计划为1万金吨镍,3000金吨钴,将助力新能源动力电池及高端不锈钢行业领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同时实现新能源材料企业与城市和谐共生。 陕鼓丽水合成革产业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样板工程 广西北海并不是陕鼓发力绿色循环低碳的唯一项目。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誉的丽水是浙江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其中丽水经济开发区是全国第二大合成革产业基地。 据了解,合成革产业是属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也是丽水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合成革生产离不开有机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传统的DMF生产回收工艺能耗高、污染大、回收率低,且具有毒性,DMF废水的综合治理成为区域内企业生存发展的痛点和顽疾,严重影响合成革产业绿色发展。丽水并没有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锚定的就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赢。 “为守护一方绿水青山,陕鼓为丽水开发区量身定制了‘合成革分布式能源互联岛方案’,并投资建成‘全球首个合成革含DMF废水集中回收与处置项目’,实现了丽水合成革园区DMF废水‘集中回收、多能互补、三废零排’。”陕鼓综合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浙江陕鼓能源总经理张建峰告诉介绍。 据了解,该项目包括一期建设和二期改造项目。项目正式投运以来,运行稳定,处理能力、排放指标、产品质量、安全可靠性均达到设计要求,COD、总氮、氨氮分别降至200mg/L、35mg/L、10mg/L以内。同时,二期改造项目DMF回收率较前又提高了2%,纯度又提高了1%,综合能耗下降了52.54%,区域合成革亩均GDP增加了近10倍,具有显著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志伟认为,陕鼓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用户提供带有情感的系统解决方案和系统服务,有效改善了合成革产业废水处理回收和环保治理问题,促进了合成革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了丽水这座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引领着中国合成革产业“低碳、绿色、高产、高效、高质量”发展。 打造工业园区绿生态 在秦岭支脉的秀美骊山脚下,陕鼓工业园区就像一个装备制造与自然生态完美结合的森林公园,奔涌着绿色循环低碳的勃勃生机。 工业废气、废水、废热都是头号环境杀手,陕鼓将装备制造的生产厂区变成森林公园,离不开公司数年潜心打造的能源综合高效利用神器“能源互联岛”技术和智慧绿色方案。 陕鼓能源互联岛全球运营中心外景 在陕鼓投资建设的能源互联岛全球运营中心外,一个标有“为人类文明创造智慧绿色能源”的大烟囱格外醒目。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有着时代印记的标志物,这里的数字化能源管控平台的“陕鼓综合能源九连供”系统早就取代了燃煤锅炉,将能源梯级利用,“吃干榨净”,进而实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绿色发展。 引用“海绵城市”理念,通过陕鼓能源互联岛全球运营中心进一步降低了区域内的水污染,削减了区域内雨水峰值流量,同时涵养水资源,促进了区域内水循环,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化利用。目前,陕鼓能源互联岛中水利用率100%;每年可节约自来水8.85万m³,新水节水率52.75%。同时,公司布局的9处雨水过滤净化和收集回用系统,可以给园区用来冲厕、洗车、绿化,资源在这里得到最大化利用。据了解,这是陕鼓在智慧绿色转型实践中,打造全球透平行业万元产值耗能最低、排放最少的智能制造基地的创新利器。 近年来,陕鼓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绿色低碳发展主题,战略聚焦分布式能源,构建了以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为圆心,设备、工程、服务、运营、供应链、智能化、金融等七大增值服务,为客户找产品。特别是陕鼓瞄定工业领域低碳环保、节能减排、能效提升需求,在创新“能源互联岛”技术和智慧绿色的系统解决方案基础上,用“5+3”的能效指标分析法和陕鼓“1+7”的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帮助工业领域客户实现系统综合能效指标的优化提升,实现了低碳节能减排。 秀美的陕鼓 陕鼓总包的金鼎钢铁水处理中心项目,为用户提供全厂废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的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及系统服务,实现了生产污水“零”排放; 陕鼓在中国第一个汽车行业能源互联岛项目中,以陕鼓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规划建设了燃气锅炉站、污水处理站、智慧空压站、地源热泵站、各级配电室、厂房动力管道等能源供应一体化系统,使园区达到了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良好效果,也将使园区内单车能耗降低5%; 在榆神工业园,陕鼓为用户量身打造的“光热+空气源热泵+储能+微风发电+智能管控”的多能融合和能源综合利用系统解决方案,将区域内空气源热泵、太阳能光热、微风发电等能源科学规划,助力打造榆林国家级能源示范区,实现能源绿色转型,共建工业园区的绿色生态…… 共建区域好生态 新形势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 作为时代企业,陕鼓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发展始终,深入贯彻落实“陕鼓人与环境和谐公约”,深度融入企业发展规划、经营决策和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公司通过清洁生产、治污减霾、绿色管控等一系列举措,用实际行动尊重环境、保护环境、回馈环境。全体陕鼓人积极主动参与,做推动绿色生态发展践行者、做实践陕鼓绿色增长推动者、做打造和谐生态家园守护者。 “陕鼓投资建设的生态园和景观湖惠及了周边,让咱当地群众和居民有了休闲、观赏的好去处,提升了我们居住在这里的幸福感。”陕鼓临潼工业园区周边村民表示。其实,这里也是陕鼓能源互联岛和污水厂处理的中水集中处理再利用的又一个项目,通过项目实施不仅提高了废水的利用率,也改变了周围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实现了污水的零排放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每年节约水资源费约15万元。据悉,该项工程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环保工程”。 晨光映照的陕鼓生态园景观湖 映日荷花,白鹤驻足。在陕鼓生态园和景观湖周围,陕鼓投资种植的乔木有2600余棵,灌木23.2万株,植草4.5万平方米,并安置了健身休闲器材和儿童游乐器材,给人以清新,回归自然的美好感觉,增强当地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与此同时,陕鼓持续加大投资加装改造生产加工环节中的热处理、锻压、打磨等除烟除尘设备和消除噪音装置,效果显著。倡导陕鼓人绿色办公、绿色生活,养成珍惜利用资源,勤俭节约良好习惯。 在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的新征程中,陕鼓将持续深化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用陕鼓人实实在在的绿色发展实践成效和持续创新的“陕鼓方案”,打造行业和区域绿色循环节能环保好生态,携手共建美丽和谐生态家园。(秦选红)
  • 《DNA'折纸'在纳米机器的新兴领域崭露头角》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9-20
    • 就像蒸汽机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微晶体管引发了数字时代一样,由DNA制成的纳米级设备正在开启生物医学研究和材料科学的新纪元。 “科学”杂志在埃默里大学化学教授Khalid Salaita和Wallace H. Coulter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生Aaron Blanchard的“透视”文章中描述了DNA机械装置的新兴用途。乔治亚理工学院和埃默里分校。 这篇文章预示着一个新的领域,布兰查德称之为“DNA机械技术”,以设计生成,传递和感知纳米级机械力的DNA机器。 Salaita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科学家一直擅长制造比人的头发还要小数百倍的微型设备。制造功能性的纳米设备要比其小数千倍,这更具挑战性。但是,使用DNA作为组成部分,可以构建极其复杂的纳米器件,因为DNA部件是自组装的。“ DNA或脱氧核糖核酸以编码和存储遗传信息的形式由四个化学碱基组成: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 DNA碱基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可以相互配对 - A与T和C与G配合.DNA的合成链可以与来自噬菌体的天然DNA链结合。通过移动链上的字母序列,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创建不同形状的方式将DNA链结合在一起。 DNA链的刚度也可以很容易地调整,因此它们可以像一块干意大利面条一样保持笔直,或像弯曲的意大利面一样弯曲和卷曲。 使用DNA作为建筑材料的想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生物化学家Nadrian Seeman开创了DNA纳米技术。该领域使用链DNA制造纳米级的功能性设备。制作这些精确的三维结构的能力始于一种新奇的绰号DNA折纸,产生了诸如世界的微观地图之类的物体,以及最近有史以来最小的井字游戏。 DNA板。 对新奇物体的研究继续为DNA的机械性质提供新的见解。这些见解推动了制造能够产生,传递和感应机械力的DNA机器的能力。 “如果你将机械设备的这三个主要组件放在一起,你就会开始获得锤子,齿轮和轮子,你可以开始制造纳米机器,”Salaita说。 “DNA机械技术扩大了涉及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机会。它就像发现一个新的大陆并开辟新的领域来探索。” 这种装置的潜在用途包括纳米胶囊形式的药物递送装置,当它们到达目标位置时打开,纳米计算机和纳米机器人在纳米级装配线上工作。 基因组学工业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诊断的DNA自组装的使用进一步推动了DNA机械技术的发展,使得DNA合成成本低廉且易于获得。 “可能任何人都可以梦想纳米机器的设计并使其成为现实,”Salaita说。 他以创建一把纳米剪刀为例。他说:“您知道您需要两个刚性杆,并且它们需要通过枢轴机构链接。” “通过修补一些开源软件,您可以创建此设计,然后转到计算机上并下达订单以自定义合成您的设计。您将在试管中收到订单。您只需将试管中的内容放入解决方案中,让您的设备自组装,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它是否按照您认为的方式工作。” Salaita的实验室是全球仅有的100个从事DNA机械技术前沿研究的实验室之一。他和布兰查德(Blanchard)开发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基于DNA的合成马达,最近在《纳米快报》上对此进行了报道。 Salaita研究的重点是绘制和测量细胞的推拉方式,以了解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的机械力的更多信息。 Salaita开发了首批用于细胞的DNA测力计,提供了一个分子在活细胞整个表面上施加到另一个分子的机械力的第一张详细视图。绘制此类力图可能有助于诊断和治疗与细胞力学有关的疾病。例如,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移动方式不同,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差异是疾病的原因还是结果。 2016年,Salaita使用这些DNA测力计为T细胞(免疫系统的安全卫士)的机械力提供了第一个直接证据。他的实验室展示了T细胞如何使用一种机械的“握手”或拖船来测试它们遇到的细胞是敌还是友。这些机械拖船对于T细胞是否发起免疫反应至关重要。 Salaita解释说:“您的血液包含数百万种不同类型的T细胞,并且每个T细胞都经过进化以检测某种病原体或外来物质。” “ T细胞使用这些机械拖船不断采样整个身体的细胞。它们结合并拉动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如果结合牢固,则表明T细胞已发现异物。” Salaita的实验室基于最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的论文中的这一发现。 Emory化学研究生马荣(Rong Ma)领导的工作完善了DNA测力计的灵敏度。他们不仅能够以轻微的力量检测到这些机械拖船,而且几乎是回形针重量的十亿分之一,它们还可以捕捉到眨眼间短暂拖曳的证据。 该研究对免疫系统所涉及的机械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见解。萨拉塔说:“我们发现,除了进化以检测某些外来物质外,T细胞还将对外国特工施加非常短暂的机械拖船。”拖船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源物质与T细胞受体的匹配程度。 该结果提供了一种预测T细胞免疫应答强度的工具。 Salaita说:“我们希望该工具最终可以用于微调个别癌症患者的免疫疗法。” “它可能潜在地帮助改造T细胞来治疗特定的癌细胞。” ——文章发布于2019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