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增强薄膜太阳能电池与正形纳米结构》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18-08-29
  • 光与光子纳米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薄膜太阳能电池(TFSC)的光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一种周期性纳米结构保形TFSCs的策略。采用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自组装方法,制备了不同直径的单分子SiO2球形阵列。采用等离子体刻蚀工艺调整结构参数。显然,远场光捕获特性在光学性能上得到了识别。在沉积后的a-Si:H吸收层中实现了共形结构。通过有限差分时域模拟,确定了光子增强导引共振,在理论和实验上均提高了吸收系数。近场光学性能使500?TFSC应用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有前途的选择。为了充分利用光子增强性能的优势,我们制作了一个具有正形纳米结构的a-Si:H太阳能电池作为第一个演示。在整个波长范围内都有增强的吸收。因此,基于排列SiO2纳米球的适形纳米结构的光子增强a- si:H太阳能电池产生了宽带光管理的提升,与参考的平面AZO和纹理AZO相比,整体外部量子效率分别提高了20%和2.7%。这些结果为具有高效宽带光管理的低成本光子增强纳米光电器件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平台。

    ——文章发布于2018年10月

相关报告
  • 《通过优化的后表面反射器增强在玻璃上的激光结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的光捕获》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7-08-16
    • 该研究通过优化的后表面反射器(BSR)在玻璃顶板上的液相结晶硅(LPC Si)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增强了光俘获(LT)。在SiOx缓冲层上的LPC Si膜(没有抗反射效应)中,发现白色涂料BSR增加了长波长的光吸收,具有23.6mA / cm 2的潜在短路电流密度(Jsc)(15.7%增强,与平面参考膜相比)。 Ag等离子体激元纳米粒子(NPs)反射体的表面覆盖率为47.9%,平均直径为196.3 nm,显示出与白色涂料几乎相似的吸收强度,但具有较低的电势Jsc(23.3 mA / cm2或14.2%增强)。在LPC Si太阳能电池中,平均开路电压(Voc)和伪填充因子(pFF)不会因Si表面上Ag NPs的存在而恶化。当组合Ag NPs,白色涂料和抗反射箔时,实现了高达23.3mA / cm 2(与平面参考电池相比增强18.9%)的Jsc。
  • 《通过优化的后表面反射器增强在玻璃上的激光结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的光捕获》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7-06-24
    • 该研究通过优化的后表面反射器(BSR)在玻璃顶板上的液相结晶硅(LPC Si)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增强了光俘获(LT)。在SiOx缓冲层上的LPC Si膜(没有抗反射效应)中,发现白色涂料BSR增加了长波长的光吸收,具有23.6mA / cm 2的潜在短路电流密度(Jsc)(15.7%增强,与平面参考膜相比)。 Ag等离子体激元纳米粒子(NPs)反射体的表面覆盖率为47.9%,平均直径为196.3 nm,显示出与白色涂料几乎相似的吸收强度,但具有较低的电势Jsc(23.3 mA / cm2或14.2%增强)。在LPC Si太阳能电池中,平均开路电压(Voc)和伪填充因子(pFF)不会因Si表面上Ag NPs的存在而恶化。当组合Ag NPs,白色涂料和抗反射箔时,实现了高达23.3mA / cm 2(与平面参考电池相比增强18.9%)的J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