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发布《2018天然气分析及预测报告》 》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8-07-20
  •   英媒称,国际能源署(IEA)26日表示,2019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进口国,因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以及削减煤炭能源的使用,液化天然气(LNG)进口增加。据路透社6月26日报道,IEA在2018年天然气年度报告中称,从2017-2023年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将增长近60%,达到3760亿立方米,其中LNG进口从2017年的510亿立方米增加至2023年的933亿立方米。 报告称,到2023年,全球的LNG进口量将从2017年的391bcm(十亿立方米)增加至505 bcm,增幅为114 bcm,其中包括中国的增长42 bcm。全球LNG出口将增长30%,美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LNG供应国,而美国去年的LNG出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要得益于页岩油气革命,改变了美国的能源市场。报道称,IEA的报告突显出中国和美国对于全球能源市场的巨大影响。

相关报告
  • 《美国能源信息署下调2017年天然气现货价格预测》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7-11-13
    •         美国能源信息署下调2017年天然气现货价格预测. 发布时间: 2017-02-21 14:51:4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取消收藏 收藏 美国能源信息署下调了 2017 年 天然气  (Henry Hub)现货价格预测。在其最新的短期能源展望中,该机构说,2017年天然气   (Henry Hub)价格平均将在每百万英热单位3.43美元左右,2018年为每百万英热单位3.70美元。这与EIA一月的短期预测价格相比分别下降12美分和3美分。 在一月,平均Henry Hub天然气现货价格比去年十二月份下跌了29美分,下降到每百万英热单位3.30美元的水平。该机构表示,一月气温温和,是自2006年以来最高的,这有助于降低价格。2017年,美国干天然气产量预计平均为每天737亿立方英尺,较2016年增加了每天13亿立方英尺的产量。美国能源信息署说,这一增长逆转了2016年的产量下降,这是自2005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该机构还预计,2018年的天然气产量在2017年水平的基础上每天继续增加41亿立方英尺。
  • 《国际能源署发布首份海上能源展望报告》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6-01
    • 5月初,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旗下首份《海洋能源展望》报告 指出,浩瀚的海洋蕴含着巨大能源资源,一方面海洋能源是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石油和天然气有四分之一是在海上生产的,主要集中在中东、欧洲北海、巴西、墨西哥湾和里海。尽管自2000年以来海上石油产量一直保持相对稳定,但同期海上天然气产量增长了50%以上;另一方面,海洋还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来源,如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欧洲北海地区发展迅猛。由上可知,海洋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报告从能源市场、政策、技术和环境多个因素综合分析了海洋能的发展前景,主要内容如下: 1、海洋能源强势崛起 无论是新政策情景还是可持续发展情景,到2040年全球海洋能源开发项目预计均将大幅增加。新政策情景显示,到2040年海上石油产量预计会从当前的2700万桶/日小幅增长至2740万桶/日,但海上天然气产量将大幅增长至17万亿立方米,届时其在全球天然气总产量中的占比将超过30%。在专属政策扶持下,海上风力发电量到2040年预计增加10倍以上,即从当前的45 TWh增长至583 TWh。在可持续发展情景中,由于受到气候和可再生能源政策影响,海上石油产量预计小幅下降,海上天然气产量则小幅增长,相反海上风电将获得快速发展,到2040年全球海上风力发电量将增长至1217 TWh,届时其在全球发电量中的占比将提高数十倍,从当前的0.2%提升至4%。到2040年,新政策情景中全球海洋能源累计投资将达到5.9万亿美元,同期可持续发展情景中全球海洋能源累计投资将达到4.6万亿美元。由上可知,海洋能源正逐步发展成为全球能源系统中极为重要的能源资源。 图1 不同情景中2016-2040年全球海上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变化态势(单位:百万桶油当量) 2、海洋能源成本逐步下滑 近年来,受到页岩气革命带来的能源低价影响,众多海上油气开发商通过技术、运营模式等多方面创新实现了海上油气项目成本的下降。在2014年以前,挪威近海和美国墨西哥湾的海上石油盈亏成本价格要达到60-80美元/桶,然而现在的价格已经下探至25-40美元/桶。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了海上风电领域,随着技术进步(更先进的涡轮机、转子、更大尺寸更轻量化叶片等)、运维成本的下降,海上风电平准化成本(LCOE)已从2010年的200美元/MWh下降到了187美元/MWh。新政策情景显示,到2025年海上风电的LCOE预计将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上再降三分之一,到2040年预计下降超过一半。 图2 2010-2040年海上风电LCOE变化态势(单位:美元/MWh) 3、海上能源项目将迎来一波退役挑战 海上能源开发活动不仅限于新建项目的投资,还涉及到旧能源开发平台设施退役问题(如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寿命到期),而这将成为未来海上能源开发面临的重大挑战。报告预计从现在到2040年,将有2500-3000个海上能源项目平台设施将要退役,因为它们将逐步达到其使用寿命期限。此外,正在退役的项目平台设施类型也将发生变化:迄今为止大部分海上项目设施平台是位于海洋浅水域的钢铁架构平台,但随着深海能源开发,未来还需要拆除深层水域中更复杂的平台结构。以欧洲北海为例,到2050年该地区将有500个海上平台和大约5000个钻井,以及为数众多的海底管道将逐步退役,初步估算处理上述平台基础设施退役的费用将达到1000亿美元。通常情况下,直接拆除海上平台相关基础设施是最大限度减少环境和安全风险的最佳途径,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对设施平台重复使用或回收他用,这样有助于减少退役处理成本。例如,墨西哥湾有超过500个平台已经转化为永久人造礁石,成为人造的海洋生物栖息地。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处理方案并非适用于所有平台设施。 图3 不同地区在 2000-2016、2017-2030、2031-2040三个时间段内平均每年退役的海上能源开发平台数量 4、海上风电产业不断壮大 得益于专属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供应链的完善,海上风电逐渐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个重要的选择。与陆上风电相比,其在规模和高度方面的限制更少,因此近年来海上风电投资大幅增加。商用风力涡轮机的高度已经从2010年刚刚超过100米(3 MW)增加到2016年超过200米(8 MW),目前还在开发260米高的12 MW风力涡轮机。此外,风机装置也从浅水区逐步移向深水区,从而获得更加优质的风力资源。这些性能的改善有助于降低海上风力发电成本,从而提升海上风电的价格竞争力。2017-2040年,新政策情景中全球海上风电累计投资将达到5300亿美元,而在可持续发展情景中累计投资额更是高达近万亿美元。在此期间,欧洲仍将是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投资市场,累计投资金额将达到3300亿美元(无论何种情景);中国则是第二大风电投资市场,新政策情景中累计投资将达到1100亿美元,可持续发展情景则增长至2600亿美元。 图4 不同地区在不同情景下海上风电投资变化态势(单位:十亿美元) 报告最后总结道,海上风电产业不断成熟完善,使其与海上油气行业具备了潜在的协同效应;通过整合海上风电和油气行业,有助于降低成本、改善环境和提升基础设施利用率,从而提升收益。海上风电和油气行业之间的协同耦合关系主要体现三个方面: •海洋油气开发的相关部分知识、工具、供应链服务和设施平台可以拓展延用到海上风电项目领域。 •可以利用海上风电为靠近风电场的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开发生产平台供电,从而减少生产平台发电机对柴油或燃气消耗,以减少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在现有海上油气平台基础设施达到其运营寿命时,可以寻找新的用途以进行重新再利用,如运营寿命到期的平台可改造成海上风电场维护基地,利用风电进行电解水制氢气或氨,或利用碳捕集技术将二氧化碳注入到废弃油田中进行存储。